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全国巾帼文明岗”绽放最美芳华

发布日期: 2025-03-10 来源: 绵阳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全国妇联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四川省梓潼两弹城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讲解组、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子管教大队双双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近日,记者走近这两个群体,探访其不为人知的动人事迹和精神密码。

绵阳梓潼两弹城,有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20人女性讲解团队,她们心怀崇敬与敬畏之心,用热爱和专业的态度,为每一位到访者讲述那些“惊天动地事”,让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芒薪火相传。

梓潼两弹城讲解组:

打捞时代温度,深情续写“惊天动地事”

惊蛰过后,春日暖阳洒在绵阳梓潼县长卿山麓,庄严肃穆的两弹城迎来新一天。这里,有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20人女性讲解团队,她们用热爱与专业,为每一位到访者开启两弹历史的大门。

早上9点,讲解员杨梓婷来到邓稼先旧居前,轻轻擦拭着邓稼先铜像。每位讲解员在讲解前都会到此,表达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敬意。

讲解员时英凤带领游客走进院部旧址区,在两弹历程馆,玻璃展柜里泛黄的手稿被一束暖光点亮。“这是王淦昌1962年用过的计算尺。”时英凤轻抚展台,仿佛触摸到60多年前的温度。为还原“九次计算”的紧张与艰难,团队查阅了大量档案馆资料,从尘封的会议记录中梳理出科学家们连续演算81小时的细节。

在四川两弹城博物馆陈列展厅,26岁的讲解员袁慧敏正声情并茂地讲解:“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封手稿,是王淦昌写给他警卫员的信,信中多次提到要让子女多读书……”她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

袁慧敏指着“小手术”三个被反复涂改的字迹介绍:“这是邓稼先手术前最后一次修改的核试验报告。当年邓稼先隐瞒直肠癌晚期病情,在病床上仍逐字推敲报告细节,最终将‘大手术’改为‘小手术’,只为让同事安心。”

讲解员田玉姣的办公电脑里,保存着团队自2017年起拜访60余位当年在此工作的老同志、专家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亲历者后整理出的20万余字口述资料,挖掘出200余个如“隐姓埋名28年”“放弃苏联优渥条件归国”等鲜活故事。王淦昌警卫员任银乐的口述——“当年王院长连把好椅子都没有,我偷偷把棉被钉在木椅上,想让他坐得舒服些”,已成为两弹城讲解中最令人动容的片段之一。

荣誉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寒冬时节,讲解员们在景区一站就是数小时,即便手指冻僵仍坚持比划手势;盛夏时分,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她们的笑容却从未消失。

当被问及支撑自己的力量源泉时,有着12年讲解经验的田玉姣望向邓稼先铜像前的花束说:“每次讲解到‘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话时,都能从游客的眼神里看到薪火相传的光芒。”

红色文化工作室领衔人李婷表示:“我们不仅是讲述者,更是精神的播种者。”讲解组不仅在两弹城讲解,还走进高校、军营、机关、乡村小学等地,传播“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历程和“两弹一星”精神。

她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情景宣讲剧《英雄·丰碑》走进清华、哈工大、中科大等知名高校,微剧《唤我凌云壮志》《隐形的丰碑》《榜样》等也广受好评。此外,讲解组积极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已累计培养300余名青少年传承者。(记者 刘晓东 张瀚巍)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