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内要闻

“绵阳造”人形机器人“闯关”人工智能主赛道

发布日期: 2025-03-11 来源: 绵阳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绵阳本土企业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兴通讯推出的海外版“Tina”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

展会现场,“Tina”不仅能够与参观者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还能主动邀约拍照、赠送礼物等,动作流畅自如,凭借其高度智能化和交互能力,迅速成为展会上一大焦点。

“‘Tina’有71个自由度,接近实际人体三分之一的自由度,是全球自由度最高的人形机器人之一,它集成了多模态大模型的边缘算力,能够实时交互、多语种识别,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园区巡检,比如智慧小区、智慧安防、展厅导览等需要更多交互的场景中。”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颜进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自由度越高,能够完成的动作越复杂,对通信的要求也越高。中兴通讯在5G、边缘算力、大模型方面具有行业独特优势。公司通过与中兴通讯合作,以人形机器人高度灵活的本体,结合中兴的大模型,深度开发海内外客户,提前锁定相关市场。

“在展会现场,我们已经收到了不少意向订单。”颜进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部署至家庭、养老院等陪伴场景当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绵阳企业,天链机器人以其核心创新力,迅速成长为目前全球自由度最高的人形机器人企业,2024年实现9台人形机器人整机交付。“接下来,我们将发布国内版‘Tina’人形机器人,进一步拓展行业运用,并不断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取2025年取得更大突破。”颜进说。

作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承载地之一,近年来,绵阳立足优势、抢抓机遇,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特别是将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主要赛道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成落地,已基本形成涵盖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2024年,绵阳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入选四川省产业新赛道。

在上游领域,绵阳拥有天链机器人、富临精工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天链机器人精密谐波减速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富临精工电驱动关节实现量产供应;在中游领域,兵装58所在灵巧手、仿生腿足、肘部关节研制领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天链机器人自研的人形机器人自由度、负重深蹲和协作机器人抓重比三项指标均居全球第一;在下游领域,去年以来,绵阳已累计发布6批次5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乐聚“夸父MY”人形机器人用于交通劝导,兵装58所“D11”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生产线。

下一步,绵阳将如何持续发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大小脑模型、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国产化水平。其次,夯实平台支撑,推动兵装58所、天链机器人等企业打造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通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转移扩散、首次商用等创新链条各环节。再次,拓展应用场景,推进“1+N”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建设,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此外,优化产业生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投专项基金,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将绵阳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记者 谢艳 宋德平)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