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活动
“盲道铺设挺清晰的,附近也设有无障碍设施提醒。”“以前无障碍卫生间没有纳入设计,现在好多了……”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为进一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近日,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组成员应市残联邀请,参加了一场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活动。
“是否应该取消凯德广场两边的阻路栏杆,方便轮椅、婴儿车等通行?”“厕所的洗手台是否能够设计得更加低位,符合无障碍设施规范?”“人民公园的导览图可不可以设置得更加清晰,增加听障人士的辅助服务?”从绵州酒店到人民公园、凯德广场及沿线街区的体验过程中,督导组成员切身感受每一处细节,提出的改进建议被相关部门代表一一记录。
在人民公园无障碍卫生间,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秘书刘峰熟练地拿出卷尺测量卫生间大小、坐便器周围的扶手长度。对于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来说,空间、扶手可以给他们提供回旋空间与支撑需求。“73厘米的回旋空间,小于《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规定的1。5米。”刘峰一边测量,一边将结果告诉督导组成员。同时,刘峰还发现坐便器旁边的扶手有些短,需要适当加长。
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组组长周建国自小在绵阳生活,当天,他带着卷尺、测距仪、坡度仪等踏勘常用工具,每到一处都格外细心地感受、测量。
为了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周建国在市残联的支持下组建了由市残联各专门协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伍,为盲道被占用、无障碍设施设计不规范等问题提供一个反馈渠道。他表示,绵阳这些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你看新益大厦这里,从外到内都铺设了完整的盲道,非常明显,无障碍设施通道也比以前多了。”
周建国提及的新益大厦也是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所在地,来这里办理业务是残疾人朋友出行的刚需,人流量也较大。一个多月前,周建国了解到该栋楼门口盲道缺失、标识不清,便积极想方设法建言献策。如今,一条直通大厦门口的盲道铺设开来,路段面貌也焕然一新。
近年来,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出行越来越方便:街道普遍铺设了盲道、公园内设有无障碍卫生间、酒店设计了无障碍车位……尽管仍有改进的情况,但对残疾人群体的暖心关爱已经在许多细微之处得到体现。
对于普通人而言,出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残疾人而言,这可能会是一场“探险”。“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进一步营造无障碍环境建设氛围,把绵阳建设成为有爱无障的示范城市。”周建国说。
(记者 彭紫薇 杨沐琪)
相关信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