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来仙海调研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5月2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肖率调研组,来仙海调研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仙海区党工委书记卿官亮出席会议,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彤玫主持会议。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文彦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听取了仙海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调研组就仙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作了专题辅导。
调研组指出,仙海作为四川省首家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绵阳市唯一一个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业的园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山、水、湖、泊、林等众多优势资源,且地处中国科技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从沉抗水库发展成为现在的面貌,仙海区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中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为绵阳乃至西南地区旅游度假、悠闲观光提供了“半小时目的地”,取得的工作成绩应当给予肯定。
但同时,仙海也要清醒认识创建差距,不断提升短板和弱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紧扣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主题做好一系列工作,省、市文旅部门将提供全力支持,助力仙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调研组要求,要注重统筹规划和策划方面提升。规划和策划要立足当下、把握未来,立足高质量发展深挖时代背景,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消费档次变化、度假产品变化等方面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从立体规划、空间规划、环境规划、业态规划、营销规划等方面分不同章节、不同发展方向,加大对业态布局方面的思考力度,围绕游客“为什么来”“来了能干什么”做好文章,改变以往农家乐、大众旅游消费等形式单一、落后的面貌,实现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动静分区、有层次感。
要注重环境提升。充分利用好水环境、林地环境,根据仙海独有的林地清静、空气清新、湖面辽阔、海湾岛屿秀丽等特点,借助农业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运用林相结构调整、培植花海景观等方式,尽可能打造大地景观、展现四季色彩,让游客感受到仙海文旅产业整体美感,体现仙海视觉冲击力、心灵冲击力和回味记忆亲和力。要注重业态提升。要围绕住宿、会议会展、康养医美、夜经济等业态的规模、效益和档次方面寻求突破。要引入绵阳本土及全国有情怀、有名望、有审美的企业家发展中高端民宿;要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部门筹备建立会议会展中心,争取民政部门更多扶持建立老年公寓等民生项目,做好空间规划布局和全产业链发展;要丰富文旅项目,激发商业街区、非遗展示、文艺汇演、休闲养生等夜间经济消费市场活力,做好亲子游和研学游深度融合,补齐旅游业态短板。要注重服务提升。要在景区服务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导视系统,围绕道路交通、景区景点、民宿酒店等方面做好相应服务,不断完善和提升各类标识标牌,串联不同方面、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游客导览图,让游客借助导览图、无须依靠电子导航系统即能游览整个景区。要在酒店服务品质和档次上下功夫,借助外出学习考察和开展各类培训等方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标准化服务、亲切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和智能化服务。要注重效益提升。要找准方向、把握重点、突出主题,做好“水文化”,充分利用平台公司专营权,扩充和建立游泳池、水上训练中心、水上体验展馆等亲水项目,与有关校地建立跳水、划水等赛事培训基地,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合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形成全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品牌提升。通过挖掘仙海独有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元素内涵,打造独一无二的实物标志物和文化标志物,并运用标志物不断扩大仙海文化IP和品牌宣传力影响力,形成可记忆、可复制、可带走的立体式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品牌效应。要注重赛事活动影响力提升。要通过各个度假酒店的宣传单、吧台公告、入住公示栏等现有宣传方式,及时向游客传达相关赛事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加强酒店与酒店之间的联络,让游客多渠道掌握赛事活动资讯,扩大赛事活动宣传和推广面。
卿官亮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调研组一行莅临仙海调研创建工作表示欢迎,向调研组悉心细心、用心用情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表示感谢。
他指出,调研组提出的七个方面意见建议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注重细节,既启迪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又划定了方向、作出了指导,对仙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抓什么”“怎么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全区上下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力争在调研组及省市相关单位的关心、关怀和帮助、指导下,早日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壮大全省文旅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更多仙海力量。
省文旅厅、市文旅局有关领导及仙海区综合办、文旅中心、宣传中心、经合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区宣传中心 文旅中心 编辑/冯缤 审核/李铮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