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造半小时健康服务圈

发布日期:2020-11-18 09:35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    】 打印

四川省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受地理环境条件制约,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薄弱,保障难度大。两项改革中,平武县撤并了5个乡镇、86个建制村,建制村平均面积达到30.27平方公里,增加了53%。为了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越改越强”,该县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半小时健康服务圈”,有效解决“看病难”问题,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健全管理体制,破解“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构建管理共同体

围绕做到“既要管好、更要放活”,成立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委员会,由县委直接领导,负责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全县各级公办医疗机构组建“平武县医院集团”,鼓励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加入医院集团。各医疗卫生单位明确功能定位,打造水晶镇、江油关镇、平通羌族乡、豆叩羌族乡4个片区医疗分中心,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建立“一委三会”管理模式,形成党委领导、理事会负责、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参与、监事会监督的治理体系。成立医院集团党委,隶属县卫生健康局党委管理,统一管理医院集团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保障和先锋引领作用。“三重一大”及涉及民生等重要事项,通过医院集团党委集体研究,报县医管委同意后实施。医院集团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主体责任,以党建工作统领医院集团建设方向。成立医院集团理事会,负责制定医院集团章程,规范内部管理,组织“三重一大”事项的实施。理事长实行公开竞聘或由医管委任命。职工代表大会定期听取工作报告,评议、监督医院集团管理团队履职情况。组建由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审计局、县卫生健康局、社会人士代表等为成员的医院集团监事会,负责监督医院集团运行、财务及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同时,制定医管委、主管部门、医院集团“三方权责清单”,建立绩效监测指标体系,套上责任“紧箍咒”,实现了权力、责任、义务相互对应和有机统一。

二、实行六个统一,破解“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形成发展共同体。

医院集团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自主设置日常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医院集团内所属医疗机构实行管理“六统一”,即:统一行政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采购、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落实医院集团运营、管理自主权,有效破解了县、乡、村各级医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甚至“互挖墙脚”等问题,让医院真正把精力集中到服务好患者上来。医院集团内财务实行单独设账、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医院集团内各医疗机构药品、耗材、设备、办公用品等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让以前只有县级医院可以使用的药品和服务下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014年以来,总计投入2362.5 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7个,新建村卫生室61个,改扩建村卫生室18个。医院集团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信息系统、人员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用药目录、特色专科建设等方面统一筹划和实施,让宝贵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医院集团内编制在核定的总量内统筹使用,落实“定岗、定编、不定人”的用人新机制,医院集团内人员编制属性不变,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合理柔性流动。改变过去条件好的医院变成“抽水机”,抽取边缘地区、下级卫生机构优秀人才的情况,缓解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目前共计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37名;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对89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已全部赴贫困农村卫生室上岗。医院集团内各医疗机构实行统一考核,建立符合“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医院集团内部实行统一的绩效分配办法,以岗位为基础,绩效为核心,打破医院、层级和身份界限,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全科医生及基层医务人员倾斜,激励医务人员下沉基层,服务基层。2014年以来,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140人。

三、促进资源协调,破解“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问题,打造服务共同体。

改革前,由于监测设备、特效药品和专业人员不足,群众对服务水平不信任,不愿就近就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面临“小病医不到、大病医不了、急病跟着跑”的尴尬。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该县建立医院集团内开放共享的县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中心,县域内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实现机构、人员、技术协同互动,病历、检查、资料资源共享,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满足老百姓就医需求,县级医疗机构与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服务,目前,远程会诊人次同期增长71.64%,基本实现贫困群众就近享受城市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上级医院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在基层实施治疗,处方自由流动,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协同联动。目前改革后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较改革前同期增长5.05%。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诊疗量增长3.72%,床位使用率达103.02%。保留涉改撤并乡镇卫生院法人资格,作为并入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分院进行管理,中心卫生院定期派专业医疗队伍到分院座诊,统一安排公共卫生服务,打破了医生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的“制度藩篱”,改革后涉改撤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8.7%;饮用水检测率达100%,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64支,实现撤并前后的行政村全覆盖,群众可随时通过电话获得寻医问药、双向转诊预约、上门随访治疗等健康服务。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总额付费、打包管理、结余归己、超支不补”的医保支付方式制度,促使医疗机构从重治疗向保健康转变,最大程度发挥医保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文/胡顺涛 编辑:胡丽)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