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踏访三台抗战遗迹 追寻民族抗战记忆

发布日期:2021-09-26 10:37文章来源: 绵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近日,记者走进三台县,探访刘营抗战藏机洞、三台杜甫草堂公园内当年东北大学师生修建的人防工程遗址、永和古堰,重温抗日战争那一段交织着血与火、屈辱与抗争、沉沦与奋进的激情岁月。


牛头山防空洞

牛头山防空洞  庇护内迁的东北大学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三台牛头山杜甫草堂公园,然后上到石梯中段,折向左,就看到了镶嵌在牛头山坳里由当时国立东北大学组织修建的防空洞。在洞口,有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前拍照,有的老人坐在旁边的亭子里,哼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前两年,这里建成了三台县革命历史展览馆,其中的抗战遗址牛头山防空洞,在躲避日机轰炸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提起牛头山防空洞,就得说说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1938年3月,东北大学的师生从川陕公路经绵阳转道潼绵路,举校迁来三台,借得杜甫草堂一部分及县属三台中学一角(原军阀田颂尧军部旧址),于当年4月份全面复课。

东北大学于1923年创建于沈阳,九一八事变后,师生避难,在北平复课。1937年3月在西安建立东北大学工学院,5月改称国立东北大学。1938年春,敌机窜扰,潼关戒严,东北大学只好内迁四川三台。直到1946年秋,东北大学才迁回沈阳。期间,东北大学广大师生通过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使三台成了抗日救国的前沿阵地,不少学生应征加入远征军出川抗日。在三台人民的眼里,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在流亡中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压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

1938年夏初,由东北大学教授选址三台县城牛头山腰,修建防空洞。3个月后,牛头山防空洞建成,洞室长约700米、宽约3米,高约2米,可一次性容纳上千人,洞内还有指挥作战室、贮藏室等。当时,三台是川西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和抗战粮棉后方基地,成为日军企图摧毁中国军民抗战意志和抗战后方基地的打击目标。

1940年7月10日上午11时,三台拉响了空袭警报,日军27架轰炸机空袭三台。东北大学的1000余名师生员工、家属以及部分县城居民,在日寇空袭前,就进了牛头山防空洞,幸免于难。事后统计,日机此次共向三台县城投掷91枚炸弹、4枚燃烧弹,致264死伤,炸毁建筑物500余所。1941年,日军又轰炸三台,炸毁房屋200多间,死难同胞99人。

日机的狂轰乱炸没有吓倒三台人民,反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1943年11月,四川省军管区到三台征募青年远征军,千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军,他们在印度兰伽基地被打造成美械装备铁军,为会师芒芝、打通中缅公路,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刘营藏机洞

刘营藏机洞  三台抗战的历史见证

来到刘营镇机坪村一组,穿过粮田、堰塘、竹林,一个圆形的飞机防空洞映入眼帘,这就是有名的刘营藏机洞。

“藏机洞深约20米,当时飞机小,又是单螺旋桨,于是将防空洞设计成一大一小两个半圆形的石窟组合。”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说,抗战时刘营有一个飞机场,但历经70多年变迁,飞机场已被庄稼地取而代之,只有飞机防空洞仍保存相对完好。在村民指引下,12个依山而建的飞机防空洞映入眼帘。

据三台文管所和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37年,国民政府在刘营镇石鼓坝(今机坪村)建起一座长1200米、宽320米,总面积37.4万平方米的飞机场,用于抗战。机场竣工后,又将机场编为53号飞机加油站,并在观音寺设置无线电台、指挥飞机起降,把石鼓坝的叶家祠、文家祠改为汽油库。不久,日本飞机深入西南各地狂轰乱炸,中国飞机也开始从刘营机场频频起降,最多的一天机场停机7架。

据地方档案记载:1939年,中国军队的一架轻型轰炸机在降落时,不幸被树梢挂伤机翼,坠毁在机场北边的罗家梁子上。1940年和1941年,日本曾两次轰炸三台县城,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中国于1941年开始在刘营机场以西的石桠山脚下修建飞机防空洞。由北而南,依山开凿10个石洞,每个洞间距约30米。石洞呈半圆形,由内外两个同心半圆形石窟组合而成,外窟半径约10米,略大于当时的单螺旋桨军用飞机机翼长度,内窟半径约4米,略大于机头发动机总成的规格。石洞建成后,使用桐油煮过的弧形木梁支撑加固。修筑飞机防空洞的工程艰巨,缓慢,多次因故停止,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也只有部分防空洞竣工。

因为防空洞是三台抗战的历史见证,故将当地村名更名为机坪村。据村民讲,20世纪60年代,村民还在防空洞里开过社员大会,洞内冬暖夏凉。


有“中华抗战第一堰”美誉的永和堰

永和堰  “中华抗战第一堰”

时值初秋,清澈的涪江水顺着三台县永和堰缓缓流淌,滋养着灌区的万亩麦冬。麦冬4月栽种,次年4月收获,整整一年都需要这条堰沟的水灌溉。

永和堰由永成堰和郑泽堰两段组成。永成堰建成于清乾隆26年(公元1761年),但上了年纪的村民,嘴上总爱挂着郑泽堰。原来,这段堰是当年三台县长郑献徵组织2万余百姓修成的,让旱田变成了可以种水稻的抗战粮仓,百姓就称该堰为“郑泽堰”。70多年后,郑献徵侨居法国的小女儿郑碧贤回国,争取到水利部专项资金,为永和堰修建了防洪闸。父女俩跨越70多年在同一地兴修水利,背后是一份不变的爱国爱民情怀,成为一段佳话。由此,永和堰也被誉为“中华抗战第一堰”。

为支持抗战,1938年春,在东北大学水利建筑专家和抗战开明绅士黄万里(黄炎培之子)、霍新吾等的支持下,三台县改造、续建了长达46.5公里的永和堰。郑献徵为此“卖掉家产地产,捐资大洋近四万元补足修建水利的费用”,新建的“桃李太三坝引水工程”成为20世纪40年代涪江以东7个乡5万多亩良田和5万多人的生产、生活水源。1940年郑献徵离任时,该堰的防洪闸因资金困难尚未修建。

1951年,三台县人民政府以“永远和谐用水”为名,将郑泽堰更名为永和堰。

2006年,已成为作家的郑碧贤回国寻访父亲足迹,翻阅当年父亲的日记,才知道父亲生前特别遗憾的是没能给郑泽堰修一个防洪闸。郑碧贤在当地走访,发现永和堰经历多年风雨,进水口损坏,已处于半荒废状态。于是她找到老舍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舒乙,表示“郑泽堰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还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人物,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古代和抗日战争文物……”

2009年冬,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总投资4600万元的永和堰总干渠整治和涪江进水口防洪闸工程开工。2010年5月,工程完工。在此后的两次洪灾中,防洪闸工程保护了近20万群众和10余万亩土地。

2010年7月,省水利厅批复,同意将三台永和堰水利抗战文化园纳入该堰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最终确立以灵兴镇木鱼村永和堰引水渠黄万里教授设计修建的高家桥大渡槽为起点,再沿坡向上延伸建一座水利抗战纪念园,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目前,该工程大部分完工。 

(记者 田明霞 文/图)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踏访三台抗战遗迹 追寻民族抗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