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我市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和隐患整治专项行动
农村公路“勾画”乡村振兴好“途”景

发布日期:2023-11-15 11:56文章来源: 绵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日前,216省道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至青片乡灾毁修复整治工程顺利竣工,一条平整、宽敞的沥青路在大山间蜿蜒,迎来送往过往车辆和村民。刚打算下田务农的张大叔扛着锄头,走在沥青路上,眼里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条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厚,这几年依托便利的交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农村公路越伸越远、越织越密,非一日之功。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修好一段路,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致富的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2023年度乡村振兴八大专项行动的启动,我市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双车道改造和隐患路段排查整治,全面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

据介绍,锚定年度建成998公里农村公路目标,截至今年9月,已累计开工农村公路1185公里,已累计建成农村公路928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3%,超节点目标任务18个百分点。

一路通、百业兴。随着农村公路愈发完善,涪城区杨家镇鲜家坝村村民的蔬菜销量也提升了不少。“路修好了,车子进得来、出得去,我们家的蔬菜比往年好卖了很多。”近日,鲜家坝村一块豇豆田地里,村民陈坤挺熟练地施肥,“以前路面破损,路窄不好错车,骑摩托车拉得又少,菜贩都不愿意来收。我们自己把菜弄出去,费时又费力。现在路修好了,来收的菜贩越来越多。”说到这儿,陈坤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陈坤挺主要种植油菜和水稻,他算了一笔账,油菜批发价平均比过去多收入1元/斤左右,水稻批发价平均比过去多收入0.5元/斤左右。如果自己运出去零售,价格更喜人。

全市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完善,有效促进了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流通。实践充分表明,修好农村公路,实现山乡公路美,流动的乡村活力会持续迸发——

形成涪城、游仙、安州、三台市域核心区“科技工业”+“乡村振兴”综合大环线,江油、梓潼“农产农旅”区域环线,平武、北川“康养文旅”特色产业带,三台、盐亭农产特色产业带,构筑“两环两带”路产融合新局面,将农村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转变为发展优势,促进科技产业、生态文旅、农村经济“三大板块”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农村公路不仅要建好,还要护好。地质复杂、地震频发、气候极端、晴通雨阻是平武交通的真实写照,近1500公里的山区农村公路养护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平武县加大地质洪涝灾害抢通保通资金的筹措,充分调动各级力量和资金修复整治损毁农村公路。同时,采取专群结合的养护方式,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体系,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专业化、常态化。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宛如一条条舞动的彩带,串线成珠、联网成片、纵横交错,把平武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方风貌连缀在一起,美不胜收。

“我们以农村公路畅通和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整治完工77处,完成333公里村道安防工程建设;完成28座病危桥梁整治,全面完工425公里通村双车道公路改造提升任务。”该负责人表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正在绵阳的田间地头逐渐成型,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和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把“四好农村路”越修越宽广,传递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记者 李灵越)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