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绵阳文明村镇建设“塑形铸魂”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08-05 09:20文章来源: 绵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我们镇的每一个村子都环境整洁、绿化到位,村民们跳舞、看书、下棋,人人笑逐颜开,家家生活美满。”说起自己的家乡安州区桑枣镇,村民贾刚很自豪。

作为全国文明镇,一走进桑枣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绿树环绕、景致如画的田园画卷。近年来,桑枣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文化底蕴浓厚、旅游业蓬勃发展等实际,深化“十里文化圈”影响,培育文明新风尚,文明乡风传遍桑枣每个角落。

这也是绵阳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的一个“绝招”:狠抓文化惠民,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力度与温度并存。“每年市上都要统筹安排‘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节日生活。”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进一步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

游仙区新桥镇同福村则以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文明新风尚。近年来,同福村在游仙区率先开展了“公民道德银行”建设,倡导村民将公德装在心中,将道德存入“银行”。在一本本特殊的“存折”上,记者看到上面详细地记载着村民所得的积分:参与河道清理志愿活动记3分、为村修建道路筹资1000元积15分、未尽赡养义务扣30分……

“我们村的起源离不开‘善’文化。唐朝年间,有一名进士在此弘善积德,此后便有了同福村,从此‘善’文化在村里代代流传。”同福村党总支书记陈杰介绍,同福村以“善孝传家、万代同福”为发展理念,以“兴家风、树社风”为主题,开展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尤其是制定了村民认可的村规民约,有力地破除了陈规陋习,让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培育文明乡风,提振“精气神”。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持之以恒“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通过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以“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庭院”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为抓手,促使全市各个“文明细胞”兼容共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了基础。

文明村镇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文明村镇22个、省级文明村镇29个。比如,全国文明镇涪城区吴家镇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丰富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各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高辖区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积极打造产业优质、环境清洁、群众幸福、实干廉洁“四好吴家”。

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绵阳,在全市城乡、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我市以县域为整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

“我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建立专业队伍,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实现中心、所、站每年有计划、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并突出主题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文明实践所166个、文明实践站2069个,实现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目标。

(记者 郭若雪)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绵阳文明村镇建设“塑形铸魂”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