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477/2011-00019 主题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绵阳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1-07-25
文号: 关键词: 公告

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07-25 11:52文章来源: 统计局
字体:【    】 打印
    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2010年 2月 3 日
  国务院决定,200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 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绵阳市的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地震灾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办法》精神和国务院、四川省人民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逐级落实了普查人员、经费、责任、措施,广泛开展了宣传动员,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普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经济普查主要工作任务。

  2009年5月12~16日,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质量专项抽查验收组对我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验收。抽查组认为绵阳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范围准确、全面,普查数据客观、真实,质量较高。普查数据顺利通过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的抽查验收。

  绵阳市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规定,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25日—27日,对9个县市区的经济普查工作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抽查验收,抽查结果表明全市各县市区的经济普查工作质量、资料质量和数据质量普遍较高,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均达到《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规定标准,全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要求,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绵阳市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绵阳市统计局将陆续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公报。现将我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1.基本单位总量。2008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18639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4189个,增长28.99 %;产业活动单位24636个,增加6149个,增长33.26%(详见表1)。
表1绵阳市单位数与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数量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18639 100.00
企业法人   9430     50.59
机关、事业法人   3892     20.88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5317     28.53
二、产业活动单位  24636 100.00
其中:第二产业   4655     18.90
      第三产业  19894     80.75
三、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 116373 100.00
其中:第二产业  11413      9.81
      第三产业 104960     90.19


  2.企业法人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构成。2008年末,企业法人单位9430个,比2004年增加3613个,增长62.11%。其中,国有企业288个,增加10个,增长3.6%;集体企业339个,减少199个,下降58.7%;股份合作企业136个,增加34个,增长33.33%;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1583个,增加468个,增长41.97%;私营企业6705个,增加3091个,增长85.53%;其他内资企业303个,增加190个,增长68.1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个,增加16个,增长45.45%;外商投资企业49个,增加3个,增长6.5%(详见表2)。

  

  
表2  绵阳市企业法人单位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情况
  单位数(个) 比  重(%)
合  计 9430 100.00
内资企业 9354  99.19
国有企业  288   3.05
集体企业  339   3.59
股份合作企业  136   1.44
联营企业   37   0.39
有限责任公司 1148  12.17
股份有限公司  398   4.22
私营企业 6705  71.10
其他企业  303   3.2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7   0.29
外商投资企业   49   0.52


   3.单位地区分布。全市法人单位数名列全市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三台、江油,合计占全市的56.61%。拥有产业活动单位数名列全市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三台、江油,合计占全市的60.26%。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数名列全市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三台、江油,合计占全市的60.96%(详见表3)。
表3  绵阳市单位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县市区分布情况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有证照的

  个体经营户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合计   18639 100.00          24636 100.00 116373 100.00
涪城 4432 23.78 6379 25.89 27490  23.62
游仙 1904 10.22 2100  8.52  9540   8.20
三台 3117 16.72 4875 19.79 22965  19.73
盐亭 1599  8.58 2075  8.42 11577   9.95
安县 1448  7.77 1523  6.18 10275   8.83
梓潼 1473  7.90 2173  8.82  8787   7.55
北川  632  3.39  808  3.28  1958   1.68
平武 1032  5.54 1111  4.51  3291   2.83
江油 3002 16.11 3592 14.58 20490  17.61


  4.产业活动单位行业分布。全市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3613个,占14.67%;批发和零售业3655个,占14.84%;教育1288个,占5.2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700个,占31.26%。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65.98%(详见表4)。
表4  绵阳市产业活动单位行业分布情况
  单 位 数 比   重
(个) (%)
合        计   24636 100.00
农、林、牧、渔业 *       87  0.35
采矿业      229  0.93
制造业     3613 14.6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57  1.45
建筑业     456  1.8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8  1.6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84  3.18
批发和零售业    3655 14.84
住宿和餐饮业     700  2.84
金融业    1114  4.52
房地产业     702  2.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94  2.8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31  1.7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06  1.6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37  0.96
教育    1288  5.2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416  5.7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9  1.4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700 31.26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5.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81万户, 占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总数的49.96%;交通运输业1.75万户,占15.08%;住宿和餐饮业1.08万户,占9.2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2万户,占9.64%;工业0.86万户,占7.43%。5个行业合计占全市总量的91.35%(详见表5)。

  
表5  绵阳市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情况
  单 位 数 比   重
(个) (%)
合   计 116373 100.00
    工业*       8645    7.43
    建筑业       2768    2.38
    交通运输业      17549   15.08
    批发和零售业      58140   49.96
    住宿和餐饮业      10753    9.24
    房地产业        633    0.5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02    1.0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213    9.64
    教育        232    0.20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2274    1.9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34    1.66
    其他  1030    0.89
*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从业人员状况

  2008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数为93.91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5.99万人,增加6.47万人,增长21.92%;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27.48万人,增加4.96万人,增长22.05%;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人员30.45万人,占32.42%。在第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21.15万人,比重为33.33%。

  1.单位从业人员行业分布。制造业23.59万人,占37.17%;建筑业10.57万人,占16.6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39万人,占11.65%;教育5.53万人,占8.71%;批发和零售业3.10万人,占4.88%(详见表6)。
表6  绵阳市单位从业人员行业分布情况
  从业人员

  (人)
比  重(%)
合     计 634669 100.00
采矿业   7394   1.17
制造业 235938 37.1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0873  1.71
建筑业 105684 16.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784  1.8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79  0.96
批发和零售业  30993  4.88
住宿和餐饮业  15292  2.41
金融业  12909  2.03
房地产业  13555  2.1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071  1.7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947  1.5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967  0.9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742  0.75
教育  55252  8.7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9285  3.0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962  0.6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3942 11.65


  2.单位从业人员文化构成。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36%、12.73%、19.82%、30.57%和35.53%。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共13.92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21.93%;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共6.45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10.16%(详见表7)。
表7  绵阳市单位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从业人员(人) 比重(%)
从业人员合计 634669 100.00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8603  1.36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80769 12.73
具有大专学历者 125784 19.82
具有高中学历者 194039 30.57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225474 35.53
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 139181 100.00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12719  9.14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51733 37.17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74729 53.69
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 64456 100.00
    高级技师  2936  4.56
 技师  8171 12.68
高级工 18442 28.61
中级工 34907 54.16


  三、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情况

  2008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2710.24亿元,比2004年增加1284.93亿元,增长90.15%。其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69.29亿元,集体企业资产总额42亿元,股份合作企业资产总额309.14亿元,私营企业资产总额347.87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43.08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86.61亿元(详见表8)。
表8  绵阳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资产总额情况
  资产总额(亿元) 比重(%)
合    计 2710.24 100.00
内资企业 2580.55 95.21
    国有企业  569.29 21.01
    集体企业 42.00 1.55
    股份合作企业  309.14 11.41
    联营企业    3.86 0.14
    有限责任公司  944.85 34.86
    股份有限公司  348.55 12.86
    私营企业  347.87 12.84
    其他企业   14.99 0.5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3.08 1.59
外商投资企业   86.61 3.20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第一号公报中“单位数”包括停产、歇业但未注销的单位,以及筹建、在建但未投产的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即按照《民法通则》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具体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体劳动者。

  [3]从业人员:是指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在岗的从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附注:公报中分县市区资料,涪城区和游仙区均为辖区口径。

  

  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2010年2月3 日

  

  根据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有法人单位 3880个、从业人员25.17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52.7%、26.9%;有营业执照的工业个体生产经营户8645户、从业人员3万人。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独资公司83个,占2.1%;集体企业145个,占3.7%;私营企业2965个,占76.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个,占0.6%;外商投资企业35个,占0.9%;其余类型企业630个,占16.3%。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12.1%,集体企业占2.3%,私营企业占34.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7.5%,其它企业占43.2%(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总计 3880 251680
国有企业   74  20865
集体企业  145   5913
股份合作企业   57   2893
国有联营企业    1     30
集体联营企业    9    153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     37
其他联营企业    7    236
国有独资公司    9   9482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367  90329
股份有限公司  127  13025
私营企业 2965  87824
其他企业   61   198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2   5390
外商投资企业   35  1352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15个,制造业3381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84个,分别占5.6%、87.1%和7.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2.9%,制造业占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1%。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7.2%、12.9%和8.2%(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行业名称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行业名称 企业法人

  (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880 25168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53 14416
采矿业 215 7176 医药制造业 37 354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 608 橡胶制品业 18 45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356 塑料制品业 112 379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9 87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44 3250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6 67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7 20588
非金属矿采选业 165 427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6 1439
其他采矿业 8 392 金属制品业 149 4891
制造业 3381 23419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8 4942
农副食品加工业 300 12189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1 5395
食品制造业 152 42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55 8537
饮料制造业 149 641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98 6160
纺织业 70 1458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49 6835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2 585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6 662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2 61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5 41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91 3081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6 444
家具制造业 56 132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84 10307
造纸及纸制品业 81 440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01 6868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28 406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5 150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5 11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8 193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1 785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计量

  单位
产  量 产  品 计量

  单位
产  量
原煤 167044 粗钢 228322
天然气供应量 万立方米 1477 钢材 601048
化肥(折纯量) 191040 彩色电视机 9329243
饮料酒 千升 246909 房间空气调节器 757874
18439 改装汽车 6584
水泥 3380763 集成电路 万块 71841
硫酸(折100%) 70151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19906
烧碱(折100%) 14509 其中: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278921
纯碱(碳酸钠) 750 鲜、冷藏肉 158847
乳制品 19069 机制纸及纸板 74660
人造板 立方米 236273 移动通信手机 万台 621.89
发动机 58903 塑料制品 108832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955.25亿元,比2004年增长79.9%;负债合计613.5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9.9%;所有者权益合计341.7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29.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64.2%,其中,采矿业为74.7%;制造业为60.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84.4%(详见表4)。

  表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行业名称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  计 9552528 6135269 3417259 医药制造业 108735 45218 63517  
采矿业 89220 66673 22547 橡胶制品业 5445 3507 193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2858 8091 4767 塑料制品业 108509 42243 66266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9130 27815 131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94582 170426 12415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619 1492 312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27295 503538 2375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6666 14140 252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863 10281 6582  
非金属矿采选业 25947 15135 10812 金属制品业 57639 32550 25089  
制造业 8166257 4973943 3192314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9876 56186 53690  
农副食品加工业 377542 238909 1386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130887 89232 41655  
食品制造业 83026 43519 3950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89534 186411 103123  
饮料制造业 215670 134339 8133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5062 72501 62561  
纺织业 167995 94242 7375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617135 2822103 179503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8775 28328 1044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0187 22092 18095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3289 7031 625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219 603 2616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7818 18148 2967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113 1173 940  
家具制造业 14858 5590 926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97051 1094653 202398  
造纸及纸制品业 96412 53469 4294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963410 873797 8961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07848 45872 6197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62259 32490 2976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5086 17681 740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71382 188366 8301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30856 228751 302105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825.78亿元,比2004年增长136%。其中,采矿业占1.3%,制造业占94.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9%。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行业只有1个,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前三位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 34.75亿元,2004年为净亏损53.55亿元。其中,采矿业占0.4%,制造业占92.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7.5%。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的行业有9个,其中,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行业只有1个,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详见表5)。

  表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行业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8257829 347501 医药制造业 74307 2651
采矿业 109107 1466 橡胶制品业 6691 11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589 469 塑料制品业 100126 705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9938 15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8071 3122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791 -324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02240 -5594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658 -144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8858 2263
非金属矿采选业 50131 4131 金属制品业 101384 -26
制造业  7829513 320081 通用设备制造业 128937 8851
农副食品加工业 720312 40563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2863 5376
食品制造业 93180 367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79114    17538
饮料制造业 159566 2018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75787 10354
纺织业 185225 712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3942550 14825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2679 216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2103 365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 25164 4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753 159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7461 -8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033 176
家具制造业 19802 200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19209 25954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4258 167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17155 10014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31279 1394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66404 666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5400 528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5650 927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95370 41821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前三位的县市区是:涪城辖区65.1%、江油市12.8%、游仙辖区7.3%。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县市区只有涪城辖区(详见表六)。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县市区分布

  单位:万元
县市区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8257829 347501
涪城辖区 5376541 266557
游仙辖区  606927  37648
三台县  391111  24025
盐亭县  136846  10198
安县   348559  10239
梓潼县  239672   3317
北川县   37837   1399
平武县   65374  -6654
江油市 1054962    772


  (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工业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全市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有121家开展科技活动,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14.42%;共投入科技活动人员2.07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11万人、占53.62%;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2.17亿元,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19.76亿元、占61.42%。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活动经费支出为19.34亿元,投入强度(R&D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34%。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开展较为普遍,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单位数所占比重为41.25%,小型企业为11.59%。

  从行业看,R&D活动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达17.37亿元,占全市R&D活动经费总投入的89.81%,投入强度高达4.41%;其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投入经费0.39亿元、0.43亿元、0.29亿元、0.28亿元,投入强度分别为0.79%、1.53%、1.82%、1.6%。

  分地区看,全市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R&D投入主要集中在涪城区、游仙区和江油市,三区(市)占全市的96.1%。

  2008年,全市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29.90亿元,技术引进经费支出0.66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0.07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为611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94件、占31.75%;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22.52亿元。

  表6  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R&D投入行业分布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与主营收入之比(%)
总  计  193410 2.34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25 0.34
食品制造业 58 0.06
饮料制造业 2912 1.82
纺织业 582 0.31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95 0.29
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 5 0.02
造纸及纸制品业 49 0.0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01 0.1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899 0.79
医药制造业 242 0.33
塑料制品业 386 0.3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4 0.0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25 0.0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  
金属制品业 2  
通用设备制造业 859 0.6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1 0.1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277 1.5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820 1.6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73714 4.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20 0.3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30 0.0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30 0.20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建筑业共有法人企业单位432个,从业人员10.23万人;有证照的建筑业个体经营户2768户,从业人员2.17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独资公司23个,占5.3%;集体企业15个,占3.5%;私营企业243个,占5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个,占0.2%;其余类型企业150个,占34.7%。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独资公司占9.6%,集体企业占2.9%,私营企业占45.0%,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38.2%,其余类型企业占4.3%(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432 102302
国有企业  20   9544
集体企业  15   2972
集体联营企业   1  
其他联营企业    1   2106
国有独资公司   3    328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31  39072
股份有限公司  16   2276
私营企业 243  45989
其他内资企业   1     1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单位数占48.6%、从业人员占88.5%,建筑安装业单位数占14.4%、从业人员占6.2%,建筑装饰业占单位数26.9%、从业人员占3.4%,其他建筑业单位数占10.2%、从业人员占2.0%(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合    计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企业法人

  (个)
从业人员

  (人)
企业法人

  (个)
从业人员

  (人)
企业法人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432 102302 297 96058 135 6244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210 90557 167 88219 43 2338
建筑安装业 62 6278 41 4654 21 1624
建筑装饰业 116 3445 64 1630 52 1815
其他建筑业 44 2022 25 1555 19 467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104.69亿元。其中,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完成98.56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6.14亿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0.1%;建筑安装业占5.7%;建筑装饰业占2.7%;其他建筑业占1.6%(详见表9)。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单位:万元

  
  合    计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合    计 1046933 985553 61380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943289 915875 27415
建筑安装业 59497 44394 15103
建筑装饰业 27914 16590 11324
其他建筑业 16233 8694 7539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完成1133.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0.48万平方米,竣工价值33.52亿元(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万元)
合      计 4004795 335194
厂房、仓库  509080  34415
住宅 2215455 196307
办公用房  561967  45835
批发和零售用房  100576   7807
住宿和餐饮用房   41497   4952
居民服务业用房   18002   1873
教育用房  186040  15863
文化、体育用房    3539    241
卫生医疗用房   40169   3466
科研用房  132594  14058
其他用房  195876  10379


  (四)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89亿元,负债合计为52.25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7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7%(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布

  单位:万元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    计 890033 522546 367488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789562 471825 317738
建筑安装业 66355 37317 29038
建筑装饰业 25155 8895 16259
其他建筑业 8961 4509 4452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我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80.32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1.4%,建筑安装业占5.5%,建筑装饰业占2.2%,其他建筑业占0.9%;利润总额2.7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7.6%,建筑安装业占9.3%,建筑装饰业占1.5%,其他建筑业占1.5%(详见表12)。

  表12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万元

  
  工程结算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803224 26971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734412 23640
建筑安装业 44537 2514
建筑装饰业 17293 417
其他建筑业 6982 401


  注释:

  [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2]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为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指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指获得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企业。

  

  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2010年2月3日

   

      根据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企业法人单位201个,比2004年末增加107个,从业人员1.18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0.1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10个,比2004年末减少8个,从业人员0.04万人,比2004年末减少0.09万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个数中,交通运输业占90%,仓储业占6.5%,邮政业占3.5%;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4.8%,仓储业占4%,邮政业占11.2%(详见表1)。 

  表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指 标 名 称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201 11784
道路运输业 129  5803
城市公共交通业  16  3007
水上运输业   7    55
航空运输业   3   28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26   848
仓储业  13   467
邮政业   7  1319


  (二)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完成营业收入16.54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50.9%。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84.6%、7.8%和7.6%。

       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利润1.95亿元,2004年该行业为净亏损0.11亿元(详见表2)。

   表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万元
指 标 名 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合    计 165353 19472
道路运输业  97146 14311
城市公共交通业  21097  3820
水上运输业    342   129
航空运输业   4151   106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10679  1211
仓储业  14780  1801
邮政业  17158  -1906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797个、从业人员3.1万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53.07%、34.32%。其中,批发业902个、1.5万人,分别占50.19%、48.37%;零售业895个、1.6万人,分别占49.81%、51.63%(详见表3)。

  表3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797 30971
批发业 902 14981
农畜产品批发 114 2007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01 3467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29 48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7 3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42 1493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347 3424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183 2793
贸易经纪与代理 6 130
其他批发 73 1143
零售业 895 15990
综合零售 134 5767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36 329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70 124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31 234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92 736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220 3877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99 2849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57 401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56 54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65个,占3.62%;集体企业59个,占3.28%;私营企业1320个,占73.46%;外商投资企业5个,占0.28%。

  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9.9%,集体企业占3.34%,私营企业占53.41%,外商投资企业占3.43%(详见表4)。

  表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797 30971
内资企业 1792 29910
国有企业   65  3065
集体企业   59  1034
股份合作企业   26   288
联营企业    5   303
有限责任公司  186  5330
股份有限公司   92  2828
私营企业 1320 16543
其他内资企业   39   519
外商投资企业    5  1061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4.76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36.92%。其中,批发业55.68亿元,零售业39.08亿元,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16.16%和83.68%(详见表5)。

  表5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万元)
 合  计 947606
  批发业 556802
  农畜产品批发  33111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9587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884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6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41157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27558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120582
  贸易经纪与代理   8877
  其他批发  20429
  零售业 390805
  综合零售 11505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915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2369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3119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0421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168884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53855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5875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6977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87.15亿元,比2004年增长108.04%。其中,批发业113.75亿元,零售业73.39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80.88%和171.14%(详见表6)。

  表6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合    计 1871488
  批发业 1137547
  农畜产品批发   5805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37753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893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72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82503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79924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402050
  贸易经纪与代理    5426
  其他批发   22388
  零售业  733941
  综合零售  10328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3257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9014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2269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0748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498476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83630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8256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5001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52个,从业人员1.53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67.62%和44.2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125个,餐饮企业227个,分别占35.51%和64.49%。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43.12%,餐饮业占56.88%(详见表7)。

  表7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企业(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52 15284
  住宿业 125  6590
  旅游饭店  49  5099
  一般饭店  65  1304
  其他住宿服务  11   187
  餐饮业 227  8694
  正餐服务 178  7251
  快餐服务   7   290
  饮料及冷饮服务  13   211
  其他餐饮服务  29   94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18个,占5.11%;集体企业18个,占5.11%;私营企业265个,占75.2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占0.57%;外商投资企业0个,占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人员占14.03%,集体企业占3.05%,私营企业占59.6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97%(详见表8)。

  表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企业(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52 15284
内资企业 350 15135
国有企业  18  2144
集体企业  18   466
股份合作企业   5    94
有限责任公司  25  2528
股份有限公司  10   560
私营企业 265  9123
其他企业   9   22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149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40.4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14%(详见表9)。

  表9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万元)
合    计 404203
  住宿业 326525
  旅游饭店 292533
  一般饭店  30332
  其他住宿服务   3660
  餐饮业  77678
  正餐服务  64885
  快餐服务   1825
  饮料及冷饮服务   1798
  其他餐饮服务   9171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0.76亿元,比2004年增长108.99%。其中,住宿业实现4.65亿元、餐饮业实现6.11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33.18%和268.13%(详见表10)。

  表10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合    计 107590
  住宿业  46451
  旅游饭店  37993
  一般饭店   7602
  其他住宿服务    856
  餐饮业  61139
  正餐服务  51227
  快餐服务    986
  饮料及冷饮服务   1169
  其他餐饮服务   7757


       四、房地产业

  (一)企业单位数

  200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621个,比2004年末增加238个,增长62.1%。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72个,物业管理企业175个,中介服务业141个,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83个、83个和80个,其他房地产33个,比2004年末减少8个。

  (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合计1.36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0.2万人,增长17.3%。其中,房地产开发业0.58万人,物业管理企业0.65万人,中介服务业0.08万人,其他房地产0.04万人,房地产开发业和其他房地产分别比2004年末减少0.09万人和0.08万人,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服务业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0.33万人和0.04万人。

  (三)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全市房地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8亿元,比2004年增长22.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 43.9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1.48亿元、中介服务业0.49亿元、其他房地产0.54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9.6%、273.1%、35.2%和31.6%。房地产业企业实收资本为56.1亿元、营业利润4.53 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3.4%和609.6%。

   五、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2]的法人单位5766个,从业人员15.52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819个,从业人员3.06万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3947个,从业人员12.46万人(详见表11)。

  表11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企  业 行政事业及其他 企  业 行政事业及其他  
 
合  计 1819 3948 30596 12461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60 6 6284 186  
金融业 39 1 1796 17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06 42 8776 130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32 228 3192 663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 281 1367 438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76 12 4288 201  
教育 139 793 1920 5044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8 496 1196 1719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5 94 1777 194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994   42148  


    (二)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全市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8亿元,营业收入124.03亿元,营业利润-21.17亿元。由于整个金融业受地震影响、资产减值,亏损巨大,营业利润为-30.69亿元,导致其他第三产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为负(详见表12)。

  表12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万元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合  计 1397733 1240278 -21172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19801 234823 52375
金融业 601353 781751 -30696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4587 96272 205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2933 42948 684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1989 8417 66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2051 28075 5519
教育 16780 15422 259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2623 13214 114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5616 19357 5581


  

  (三)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或费用)

   2008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原价197.18亿元,全年收入合计274.51亿元,全年支出(或费用)合计237.17亿元(详见表13)。 

  表13  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收入和支出

  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原价 本年收入

  合    计
本年支出(或费用)合计
合  计 1971755 2745074 237170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881 3844 3653
金融业 16907  801 145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6993 37744 3346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8728 208080 7461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5450 25072 2354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2815 3065 2829
教育 612600 438635 37775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57644 244608 22756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7361 18075 1474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625376 1765150 1599010


  

   

  注释:

   [1]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2]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