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434/2019-00001 主题分类: 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 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19-01-04
文号: 关键词: 健康扶贫

聚焦健康扶贫 实施精准帮扶 市卫计系统扎实推进藏区彝区健康帮扶工作

2019-01-04 10:22文章来源: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2015年以来,市卫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口帮扶工作决策部署,精准开展援藏、援彝医疗卫生帮扶,提升受援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受到当地干群一致好评。目前,我市已有12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5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受援地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帮扶关系,成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帮扶人数最多、涵盖专业最广、支援时间最长的地级市。

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制定帮扶规划

一是制定帮扶规划。着眼健康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多次组织委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赴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和阿坝州壤塘县、红原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针对受援地资源匮乏、医用设备短缺、技术滞后等问题和短板,按需定制《对口帮扶规划方案》,确保因地施策、精准滴灌

二是签订帮扶协议。推动市三医院、四四医院、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27个对口支援单位,通过“点对点”方式对受援地人民医院、中医院等35个受援单位,分层分级全覆盖签订35份《对口支援三年协议》,明确帮扶工作总目标和年度任务,细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设施设备援助、管理运行、机构达标升级5大类22项措施,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三是理顺帮扶体制。着力健全帮扶组织机构,在受援地以县级为单位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队,在全市卫计系统逐级建立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和支援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帮扶路线图,列出时间任务表,在帮扶人员调配、信息沟通、后勤保障方面下足“绣花”功夫,适时开展暗访督导,定期检查工作成效,层层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二、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精心选派帮扶力量

一是遴选最强力量。坚持把对口帮扶作为淬炼人才的“主战场”,按照递进培养人才、优秀年轻干部、原籍干部“三个优先”原则,广泛动员全系统优秀干部人才积极投身对口帮扶工作,层层推荐遴选把关,确保将最优秀技术人才和干部选好选准,选派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医疗人才42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68人、占87.6%。

二是激发最大热情。建立对口帮扶人员从优从实激励机制,坚持晋升职称给政策、提拔重用给位置、表扬宣传给荣誉,对服务期满、年度考核合格的帮扶人员,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鲜明对口帮扶一线选人用人导向,提拔重用表现优异的人才;突出舆论导向作用,及时深入宣传报道表现突出的优秀一线帮扶人才。近三年以来,共168名帮扶人员晋升职称,50余人得到提拔重用、职级晋升,20人进入递进培养干部人才库。

三是给予最好支持。坚持真金白银投入、真心真情关爱,为每个工作队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逐年增加;保持帮扶队员在帮扶期间原有绩效待遇不变,严格按规定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行探亲假、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等后顾之忧,确保帮扶力量去得了、待得住、干得好。

三、坚持以造血为目标,精细落实帮扶措施

一是帮扶新建重点学科。针对受援地医疗卫生专业化建设薄弱的现状,派出80余名专家,采取现场教学指导、完善制度标准等方式,帮助壤塘、红原、昭觉、布拖4县人民医院和布拖县妇保院组建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重点学科,新开展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CT增强检查、三维重建技术等300余项项目,填补当地多项学科空白,有效提升县域内就诊率。

二是帮扶完善设施设备。针对藏区、彝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设施设备短缺、落后、老化和诊疗技术手段有限等问题,重点在紧缺设备捐赠、基础设施项目、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向受援地捐赠DR、心电监护仪、B超、电脑等160余台(套)设施设备,帮助受援地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新建改建达标村卫生室,推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持续上档升级。

三是帮扶提升医疗水平。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卫生计生人才量少质弱问题,在受援地成立对口帮扶卫生计生人员培训中心,通过“师带徒”集中授课重点培育本土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近三年来,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培训6780余次,手术示教1300余例,义诊2.5万余人次,“传帮带”医疗骨干400余人,帮助红原县、壤塘县、昭觉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验收,布拖县疾控中心通过国家二级乙等卫生机构验收。(委办公室供稿)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