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426/2018-00050 主题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18-05-07
文号: 关键词: 规划计划

绵阳市文化服务业2018年度行动方案

2018-05-07 15:43文章来源: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字体:【    】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绵阳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服务业发展繁荣,根据全市及县市区(园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基础

  1.基本情况。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7)》,主要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辅助生产、文化装备的生产(销售部分)、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部分)八大行业所属各细分行业。文化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措施,高度重视文化服务业发展,文化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直接经济贡献。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2017年我市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41户、从业人员总数2394人,实现营业收入30.14亿元。

  从地区分布看,涪城区(17家)、江油市(6家)、游仙区(4家)、三台县(4家)拥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三位,游仙区(18.05亿元)、涪城区(5.2亿元)、江油市(4.61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全市前三位,在我市各县市区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安州区、高新区、经开区、仙海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零,营业收入为零,在我市各县市区中实力较弱。

  从行业分布看,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行业拥有7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内容创作生产行业有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文化传播渠道行业拥有7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拥有12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文化休闲和娱乐服务行业拥有1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该五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实力。文化辅助生产、新闻信息服务行业企业数量为零,营业收入为零,该两个行业实力相当弱小(文化装备的生产行业、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行业仅统计销售企业,不统计制造企业)。

  3.与一产、二产、服务业的关系及贡献。普查数据表明,得益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我市文化服务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要素支撑不断增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正在形成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一批特色文化服务业集群。

  (二)有利条件

  1.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推动文化服务形成新供给。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将扩大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服务业在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2.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催生文化服务业新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文化服务业的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我市文化服务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3.金融资本大发展助推文化服务企业实现新跨越。国家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文化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在为文化服务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供大量资金的同时,也为文化服务企业的培育和成长提供了风险资本。

  4.文化服务业跨界融合拓宽发展新领域。顺应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文化服务业与制造业、信息产业、建筑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日益深入,产业边界日趋模糊;文化元素日益融入相关产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产业创新的源泉和转型升级的动力。我市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市,文化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将为“绵阳制造”向“绵阳创造”和“绵阳智造”转型提供强力引擎。

  5.数字创意产业为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文化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三)制约因素

  总体而言,我市文化服务业处尚在起步阶段,市场发育不够充分、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主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布局不够均衡、发展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是“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服务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文化服务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重点产业培育为突破口,以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人才队伍和支撑平台为载体,积极构建文化服务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文化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到2018年底,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措施和职责任务全面细化落实,《绵阳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加值分别增长10.5%、10.8%,总量分别达到33.31 亿元、1.95 亿元。

  表1:2018年度县市区(园区)文化服务业考核指标
县市区(园区) 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数(个) 标准以上企业培育数(个)
涪城区 5.75   4
游仙区 19.94   1
安州区 0   1
江油市 5.10 2 2
三台县 0.62 1  
梓潼县 0.72   1
盐亭县 0.27 2  
北川羌族自治县 0.34 2 1
平武县 0.05 2 1
高新区 0 1 1
科创区 0.52 1 1
经开区 0 1  
仙海区 0.00   1
合计 33.31 12 14


  表2:2018年度市级部门文化服务业考核指标
市级部门 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数(个) 标准以上企业培育数(个)
市文广新局 3.07 7 7
市经信委 3.74 1 3
市博览事务局 0 2 1
市旅游发展委 0.59 2 2
市工商局 1.29 0 1
市商务局 24.62 0 0
合计 33.31 12 14


  表3:市级部门文化服务业发展任务分工安排表
序号 部门名称 行业大类(分工) 行业中类(分工) 融合发展任务
1 市文广新局 新闻信息服务 新闻服务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内容创作生产 出版服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现场表演服务、 数字内容服务、内容保存服务
文化传播渠道 出版物发行、广电节目传输、电影院线、艺术表演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休闲娱乐服务
文化辅助生产 印刷复制、版权服务
2 市民政局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娱乐业(婚姻服务)  
文化辅助生产 文化科研培训推广服务[学术理论社会(文化)团体的服务]  
3 市教体局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游览服务(休闲健身活动)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辅助生产 文化科研培训推广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美术、舞蹈、音乐辅导服务)
4 市经信委 新闻信息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内容创作生产 数字内容服务(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工艺美术品生产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专业设计
文化辅助生产 文化科研培训推广服务[三维(3D)打印技术推广服务]
5 市工商局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广告服务  
6 市城乡规划局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管理)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7 市旅游发展委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景区游览服务(其他游览景区管理)、其他游览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8 市住建局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活动)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
9 市林业局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景区游览服务(森林公园管理,自然遗迹保护管理,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植物园管理服务), 其他游览服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其他自然保护)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10 市商务局 文化传播渠道 工艺品销售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娱乐业(茶馆服务、咖啡馆服务、酒吧服务)
文化辅助生产 印刷复制(摄影扩印服务)、 艺术品拍卖及代理、文化经纪代理服务、文化设备(用品)出租服务、文化咨询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
文化装备的生产 广播电视电影设备制造及销售、摄录设备制造及销售、演艺设备制造及销售、乐器制造及销售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 文具制造及销售、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
11 市博览事务局 文化辅助生产 会展服务  
12 市发展改革委 文化辅助生产 文化咨询服务(市场调查、社会经济咨询、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  
文化服务业宏观政策    
13 市科知局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14 市民宗局 民族地区文化服务业 与市文广新局共同推进  
15 市农业局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与农业融合发展
与市文广新局共同推进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16 市国资委 国有文化服务业发展    
17 市财政局 文化服务业财政政策    
18 市国土资源局 文化服务业土地政策    
19 市国税局 文化服务业税收政策    
20 市地税局 文化服务业税收政策    
21 市统计局 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 与市级部门共同推进  
22 市委宣传部 文化服务业统筹协调   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三、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依托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差异竞争、促进集群发展”的思路,与传承城乡特色文化相适应,与城乡总体空间布局相协调,以绵阳主城区为中枢,以北川、平武为藏羌民族特色板块,以游仙、仙海、梓潼为三国历史特色板块,以江油、三台、盐亭为区域增长极,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互补、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体系,塑造“一核辐射、两带串联、三区联动”文化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

  1.“一核”:绵阳主城区—全市文化服务业核心引擎。充分发挥科技城政策优势,打响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文化品牌,打造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核心引擎。依托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科创区、经开区、高新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构建文化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形成“六大文化产业功能区”“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和“两大文化创意街区”空间发展格局,引导发展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数字内容、设计服务、文化贸易、文化休闲娱乐、文化艺术培训等特色行业,将主城区建设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传统与现代交错的“创意之都”,不断提升对全市文化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2.“两带”:藏羌民族特色、三国历史特色产业带。深入实施《藏羌彝文化服务业走廊总体规划》,以“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题,加快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白马王朗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服务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和观光休闲业态,建设藏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以“三国文化”和“文昌文化”为主题,依据三国蜀道文化空间分布,深度挖掘西山、富乐山、金牛蜀道、卧龙山、七曲山等文化资源,以构建三国文化线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健康养老等业态,建设三国历史特色文化产业带。

  3.“三区”:江油、三台、盐亭增长极。充分发挥“一核”“两带”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江油、三台、盐亭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江油“李白文化”、三台“古镇文化”、盐亭“嫘祖文化”等三个特色板块,培育绵阳文化服务业增长极,为“一核”“两带”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重点区块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文化小镇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产业重点区块建设,提高文化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各级文化服务业平台规范有序建设。

  5个重点县市区(园区)。在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超亿元、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园区)中,滚动确定5个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对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在新闻宣传、土地保障、政策扶持、项目推进、企业上市、银行信贷、品牌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10个文化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鼓励各地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中谋划文化服务业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产业、文化、旅游协同发展。聚焦文化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10个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文化小镇。

  10个重点产业园区。发布全市文化产业园区评价标准,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依据主导产业、规模体量、发展潜力等条件,重点遴选培育文化艺术、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内容与动漫、创意设计等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明显、服务标准先进的园区,作为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予以培育扶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和融资服务,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力。

  四、发展措施

  (一)优化文化服务业空间布局

  1.依据《绵阳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完成县市区、市级园区文化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编制任务并落地实施,全面落实绵阳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方案。

  2.制定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和文化小镇遴选方案,遴选一批示范引领作用明显、集聚辐射功能强大的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和文化小镇,以遴选工作推动全市文化服务业向纵深发展。

  3.组织开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审工作,力争126文化创意园等园区成功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促进文化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4.推动朝阳厂文化创意园前期规划论证工作,支持两弹城建设红色文化旅游主题景区,促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

  5.组织实施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碧水寺-越王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促进文化服务业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大力推动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创意城市转型发展。

  (二)加强文化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工作

  1.在现有文化服务企业中,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标准以上企业和标准以下企业,分别建立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培育台账和标准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培育台账,为开展培育工作奠定基础。2018年内,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培育数达到12户、标准以上企业培育数达到14户(不含已入库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力争一批培育企业上规、达标。

  2.每年组织开展两次对县市区(园区)重点企业培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强化对培育企业的跟踪服务和政策扶持,努力为文化服务业重点企业上规模、上台阶创造有利条件。

  3.制定实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支持中国科技城创意设计产业园、中国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猪八戒网绵阳创意园、灵创孵化园、1716创业工场、绵阳设计廊等园区或机构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创意设计、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增强绵阳文化服务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着力推动绵阳创意经济发展壮大。

  (三)提升文化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

  1.深入实施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研发计划,研发推广一批具有绵阳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

  2.深入实施“高清绵阳,智慧广电”发展规划,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和带动,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全面提升我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3.深入实施文化服务业创新发展计划,着力推动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及其衍生品开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创意设计项目,特色演艺娱乐项目,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音乐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含动漫游戏)创新发展项目,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影视内容创作生产项目,网络原创视听节目生产制作项目,中国巨幕、激光放映、沉浸式多维声等国产技术应用项目,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项目,城市数字影院建设项目等新产品、新业态项目落地实施,大力支持实体书店和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发展,不断提升我市文化服务业创新能力。

  (四)培育文化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

  1.每年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文化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入库申报工作,全市新增入库文化服务业重点项目20个以上(不含已纳入《绵阳市2017年度文化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表》的项目),全市文化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表4:2018年度全市文化服务业重点项目入库任务分配表
县市区(园区) 入库项目数量(个)
涪城区 2
游仙区 2
安州区 1
江油市 2
三台县 2
梓潼县 2
盐亭县 1
平武县 1
北川羌族自治县 2
高新区 1
科创区 2
经开区 1
仙海区 1
合计 20


  2.制定全市文化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责任清单,建立重点推进项目进展情况季报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重点推进项目督查评估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点推进项目面临的问题,确保重点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

  3.组织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评审工作,力争一批文化服务业重点项目获得中央、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高质量完成每年500万元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万元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评审工作,不断强化和优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为政策工具的导向、扶持、示范和激励作用。

  (五)打造文化服务业发展支撑平台

  1.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台账,制定园区发展绩效评估标准,定期组织开展园区建设经营绩效估检查工作,提升园区建设经营水平,推动园区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2.积极推动绵阳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绵阳设计廊、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行业组织开展学习交流、创意设计、专业咨询和群众性生活美学活动,全面夯实绵阳文化服务业发展基础,支撑和带动全市文化服务业加快发展。

  (六)促进文化服务业融合发展

  1.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绵委办发〔2015〕17号)、确定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以骨干企业、优势项目和示范园区为支撑,全面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2.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绵府办函〔2015〕119号),建立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协调机制,确定一批融合发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农业、旅游业和体育融合发展。

  (七)壮大文化服务业人才队伍

  1.制定文化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举办全市文化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班,推荐、组织一批本地主管部门和文化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在省内外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活动,努力培育一批复合型文化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

  2.以绵阳设计廊、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长虹创新设计中心等平台为依托,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基础研究和专业咨询等产业发展活动,构建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培育文化服务业人才、提升文化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八)完善文化服务业政策体系

  1.制定实施《绵阳市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园区)遴选方案》《绵阳市文化小镇遴选方案》《绵阳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经营绩效评估标准》等政策文件,为加快推动我市文化服务业发展繁荣提供政策保障。

  2.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服务业政策调研工作,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业政策管理水平,努力为文化服务业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五、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快推进文化服务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把文化服务业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文化服务业创新发展。各县市区、各园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文化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相关举措。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各园区签订年度文化服务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对各地文化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

  2.加强联系指导。成立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部门协同。积极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产业、地区和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努力形成全市合力推进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支持

  1.金融政策支持。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市级文化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银行机构探索著作权、商标权、艺术品等多种质押贷款方式。积极发展专业性担保机构,探索建立文化服务业发展担保平台,重点支持小微文化服务企业融资。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文化服务企业上市挂牌。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和文化、金融等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积极创建省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2.土地政策支持。将文化服务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年度计划指标优先支持文化服务业项目。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依据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充分预留文化服务业发展用地空间,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文化服务业项目,原土地使用单位利用现有工业厂房和仓储用房兴办文化服务业,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应。文化服务企业缴纳的土地出让金,优先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给予土地供应支持;对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按法律法规规定以协议方式供地。投资者要专地专用,不得自行变更土地用途。 

  3.人才政策支持。实施绵阳市文化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文化服务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和管理人才(团队)。支持文化艺术类市属高校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人才培育。以专业院校、文化小镇、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服务企业等为载体,引进培育一批文化领军产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对数字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的各类研发、设计人员,根据相关条件,支持申报绵阳市“千英百团”“涌泉计划”等人才资助项目。支持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等建设,支持申报“绵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团队建设”等人才资助项目。

  4.相关政策支持。认真贯彻国家、省已经出台的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及时出台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确保财政、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对试点单位、新办文化企业、新兴文化服务业和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文化服务企业的税收支持。

  (三)健全统计体系

  1.贯彻落实《绵阳市服务业统计方案》《绵阳市服务业统计分类》《绵阳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体制机制,下达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业务流程,举办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业务培训,常态化组织开展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

  2.建立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结果运用机制,定期开展统计结果汇总、分析、评估和报送工作,将统计结果融入文化服务业发展指导工作,融入对县市区和市级部门目标考核工作,印发《绵阳市文化服务业年度发展报告》,不断强化统计结果对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工作的支撑作用。

  (四)加大宣传推广

  1.以文化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为依托,集中组织开展《绵阳市“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为加快发展我市文化服务业营造思想舆论环境。

  2.组织开展文化服务业媒体宣传、项目推介、信息发布和市场调查等活动,激发文化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文化服务业社会影响力,提升文化服务业市民满意度,使文化服务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逗硬考核

  1.将文化服务业发展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督查等工作,以考核、督查和评估工作为抓手推动全市文化服务业发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并取得实效。

  2.每半年召开全市文化服务业形势分析会,发布绵阳文化服务业年度报告,持续保持大力推进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态势。

  附件:1.2017年度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名录

  2.2018年度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培育企业名录

  3.2018年度文化服务业标准以上培育企业名录

  4.名词解释

  附件1

  2017年度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县市区

  (园区)
现行统计核算

  体系板块归类
1 绵阳万达电影城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传播渠道
2 绵阳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传播渠道
3 绵阳中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传播渠道
4 绵阳市川涪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传播渠道
5 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涪城区 内容创作生产
6 四川国华新益书刊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传播渠道
7 四川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涪城区 内容创作生产
8 绵阳万生壹贰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9 绵阳优歌娱乐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0 绵阳国汇娱乐俱乐部 涪城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1 绵阳市邂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2 绵阳市原音音响工程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13 绵阳天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涪城区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14 四川真知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15 绵阳市神剑广告制作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16 绵阳巴士广告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17 四川都市瞭望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涪城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18 绵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游仙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9 绵阳市游仙区不见不散歌城 游仙区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20 绵阳豪俊艺霖家具有限公司 游仙区 内容创作生产
21 四川家福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游仙区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22 江油市广视传媒有限公司 江油市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23 江油家福来电器有限公司 江油市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24 江油市众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江油市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25 四川省江油市鸿信广告有限公司 江油市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26 江油市凤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江油市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27 江油汇元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油市 文化传播渠道
28 三台县红宫歌城 三台县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29 三台县汇星商贸有限公司 三台县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30 四川乐斯尼娱乐有限责任公司 三台县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1 绵阳市康超游乐有限公司 三台县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2 绵阳市音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盐亭县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33 盐亭县兴化首饰有限责任公司 盐亭县 文化传播渠道
34 梓潼县鸿锋商贸有限公司 梓潼县 文化消费终端的生产(销售)
35 梓潼县酷刻时尚娱乐城 梓潼县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6 北川羌族自治县原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北川县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7 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川县 内容创作生产
38 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北川县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39 平武县慧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武县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40 绵阳博引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科创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41 绵阳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科创区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附件2

  2018年度文化服务业规模以上培育企业名录

  
序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行业

  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所在

  县市区

  (园区)
单位详细住址 法定

  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市级责任部门
1 91510781000056528 7284 江油市星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江油市 江油市中坝镇金轮干道西段锦绣二期 彭丽涛 13708112403 市博览事务局
2 915107813271023084 5243 江油市浩轩商贸有限公司 江油市 江油市中坝剧场大剧院底楼 黄 刚 0816-3222138 市文广新局
3 915107223456784000 5243 绵阳市畅读图书有限公司 三台县 三台县潼川镇解放下街喜洋洋广场一区 李金花 13547118889 市文广新局
4 91510723323342347G 7284 盐亭县桑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盐亭县 盐亭县云溪镇云溪街98-100号 刘春果 13990186096 市博览事务局
5 91510723MA6240E78K 8890 盐亭县嫘祖文化艺术团 盐亭县 盐亭县高灯镇乐坪街中段64号 彭晓玉 13980128891 市文广新局
6 91510726052158889E 8840 北川羌凰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川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山路13号 张桂熙 13096048885 市文广新局
7 915107266948455258 8840 北川羌族自治县莎朗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北川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泉南街37号 何国良 18981103663 市文广新局
8 92510727064485991J 9030 平武县龙池生态旅游 平武县 平武县黄羊乡龙池村 喻秋平 15881626777 市旅游发展委
9 91510727MA6249B14T 9030 四川平武龙州土司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平武县 平武县龙安镇东皋村 张薰支 13990188075 市旅游发展委
10 91510700064475371J 5143 四川源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高新区 绵阳高新区石桥铺大桥东侧路南工业园 叶 媛 18681665567 市文广新局
11 91510700MA63M7528R 8730 四川米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经开区 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 朱纪宇 13981129585 市文广新局
12 915107003093006693 6421 阳扬科技有限公司 科创区 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2号楼307号 邓霁耘 13550827084 市经信委


  附件3

  2018年度文化服务业标准以上培育企业名录
序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行业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所在

  县市区

  (园区)
单位详细住址 法定

  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市级责任部门
1 915107035510164123 7284 绵阳龙腾盛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涪城区 涪城区福星楼3单元13楼5号 龙昌兵 13909019039 市博览事务局
2 91510703687922449L 5243 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 涪城区 涪城区临园路东段49-51号时代大厦负一楼 李 勇 15228352170 市文广新局
3 91510703MA64HF953W 2439 四川炳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涪城区 涪城区涪城路165号1楼 罗 松 13608116287 市经信委
4 91510703684183329B 6429 四川上略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涪城区 科技城软件产业园B-329 杜 瑜 18681689877 市经信委
5 91510704MA666M92X4 9030 绵阳唯爱艺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游仙区 游仙区太平镇 李 娟 13108199991 市旅游发展委
6 91510724323400447R 8760 绵阳市安州区广影环球影城 安州区 安州区花荄镇文苑路中段北侧 唐杜江 13096125111 市文广新局
7 915107817523158227 5243 江油书城 江油市 江油市中坝镇北大街 熊泽华 18990330510 市文广新局
8 91510781660257274M 8870 江油市海艺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江油市 江油市中坝城区东方红幼儿园门口 徐爱兵 13981191000 市文广新局
9 91510725083383931C 8760 梓潼艺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梓潼县 梓潼县城北新区 皮罗鸥腾 15908207789 市文广新局
10 91510726555791336T 7259 绵阳观止装饰广告有限公司 北川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九峰路12-6号 朱 军 13550852720 市工商局
11 915107270833956000 8760 平武县凯利影院 平武县 平武县龙安镇汇口新区金色家园201 陈 俊 13990120395 市文广新局
12 91510700621862981U 7492 绵阳铭星京都实业有限公司 高新区 高新区绵兴中路195号 石 东 13908110909 市经信委
13 91510700MA62447M7R 8730 绵阳微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科创区 科创区创新中心8号楼302号 杨 伟 18981117637 市文广新局
14 91510700MA6248QA06 9030 绵阳市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仙海区 仙海区好运码头 朱志强 0816-2760499 市旅游发展委


  


  附件4

  名词解释

  1.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根据统计部门的相关规定,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按照下列指标认定:

  (1)批发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或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2)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在50人及以上或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其中文化和娱乐服务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

  2.标准以上文化服务企业:标准以上文化服务企业系我市文化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专用名词。根据我市文化服务业发展现状,我市标准以上文化服务企业按照下列指标认定:

  (1)批发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或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2)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数在2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企业。

  3.文化服务业统计:文化服务业统计是我市为推动文化服务业发展开展的地方统计,是我市地方服务业统计制度的组成部分。2018年1月,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绵阳市八大重点服务业统计工作方案》(绵服领发〔2018〕1号),将全市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作为全市服务统计工作组成部分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从2018年起,全市文化服务业将在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下开展统计工作。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绵阳市文化服务业2018年度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