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020/2018-00027 主题分类: 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 绵阳市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18-02-28
文号: 关键词: 服务业

解析量优质高“密码”——看我市服务业在突破GDP2000亿大关中如何实现“压舱”?

2018-02-28 09:58文章来源: 商务局
字体:【    】 打印
  服务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也越能聚集生产要素、聚集人气、聚集财富。

  日前,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西部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再一次把服务业发展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我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44.3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5.5%,全市经济结构第一次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现。

  2018年,我市为服务业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10.5%以上。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是如何以迅猛之势占据了我市GDP2000亿元大关的45.5%?又将如何保持发展势头,继续以实力“压舱”呢?日前,记者对我市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

  【回顾】科学谋划,现代服务业“遍地开花”

  
  早在2017年上半年,我市就发布《2017年绵阳市“项目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传递出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烈信号。

  《方案》提出,着力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分层次抓好千亿电商产业集聚区、绵阳万达城南中央商务区等11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立宇国际家居建材综合体、李白文化产业园等5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以及仙山植物园、同立国际汽车城汽车产业园等120个县市区(园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服务业投资,力争全年服务业投资超过850亿元。

  如何落实?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职能,各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切实构筑起我市服务业发展同频共振机制。通过强“筋骨”、活“血脉”、健“体魄”,深入挖掘服务业发展潜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是全市上下合力给出的答案。

  强壮的“筋骨”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我市

  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障,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积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质押融资试点等,破解现代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题;狠抓企业培育,通过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分类指导等方式,切实加大对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指导力度,推动中小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现代物流,通过加强物流重点工程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等方式,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强壮现代服务业“筋骨”,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现代服务业要想持续保持发展活力,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能量,这还需要招商引资大项目的强力跟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我市去年大力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好11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5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120个县市区(园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加强管理、协调和跟踪服务,用大项目、大投资带动服务业大集聚、大发展,为全市服务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成绩】稳中求进,服务业增速实现10.8%

  
  2017年,我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增速首次位居全省第一,较2016年增长1.3个百分点,增速高出全国2.8个百分点。

  漂亮的成绩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去年,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建立服务业联席会议、季度分析会议等制度,完善服务业督查考评机制,多方联动、协调配合,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强化规划引领,出台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增强中心城区服务业牵动作用和扩散效应,建设绵安北、绵江平、绵三盐、绵梓四条服务业发展带,形成江油、三台等6个服务业特色区域,全力构建“一核驱动、四带辐射、六区联动”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重点产业,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制定《服务业重点产业行动方案》,建立完善了服务业八大产业统计体系,重点推进了电子商务、科技、物流、金融、会展、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八大产业发展。预计新兴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总量比重超过60%。

  再以夯实发展基础为抓手,培育服务业大集团、大企业。深入实施“513”工程,推动绵阳万达城南中央商务区、立宇国际家居建材综合体等50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壮大家福来、百盛等100家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扶持四维、森林雨等30个服务业重点品牌。其中:11个重点项目,13户重点企业,6个重点品牌入围四川服务业“三百工程”,建成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12月,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876.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

  【展望】抢抓改革机遇,建设西部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强市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新的一年又有新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0.5%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有清晰的思路。

  首先,优先发展八大重点服务业。认真落实《绵阳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及空间布局方案》,大力实施服务业八大重点产业年度行动方案,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八大重点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为契机,落实市级部门抓产业发展职能,强力推进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物流、金融、会展、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2018年,力争重点产业培育规上(限上)企业1000户,八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250亿元。

  其次,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新经营理念、优化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推动零售、批发、住宿、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三级零售商业体系,构建“多商业中心”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批发市场体系,推进高水蔬菜批发市场、天泰食品城等10家年交易额过亿元商品交易市场上档升级。合理调整住宿业档次结构,有序发展富乐山酒店、绵州酒店等高端星级酒店,积极发展豪瑞特、绵州映象等商务酒店。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以标准化、特色化、大众化为方向,推动餐饮业健康发展。坚持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两手抓,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再次,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对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领域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重点推进金家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科创区科技服务发展区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国家级示范基地;加快中国科技城科技物流园、龙门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园区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强服务业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集聚平台。

  此外,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完善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推进建设、投产、达产一批服务业重大投资项目;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引进企业总部和龙头企业入驻,加大财政扶持等方式,培育一批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推动10个项目、15户企业、6个品牌进入全省“三百工程”。继续做好服务业牵头工作,完善市、县两级服务业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排名全省靠前,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