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8410397/202308-00002 | 主题分类: | 建议提案 |
---|---|---|---|
发布机构: | 绵阳市林业局 | 发文日期: | 2023-08-21 |
文号: | 关键词: | 林业 |
关于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0253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绵阳市林业局
关于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0253号
提案答复的函
绵林函〔2023〕67号
您在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绵阳小微湿地建设的建议》(第0253号提案)收悉。经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会商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四川游仙水禽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三台水禽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3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四川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等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面积43.4万亩。已出台《绵阳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绵阳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对湿地实行面积底线管控,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为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已将湿地保护纳入绿色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
二、湿地保护主要做法
(一)实施湿地修复工程
为保障湿地生态功能,重点对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四川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开展湿地修复工作。调查评估湿地受损成因,在饮马大桥、安昌桥、星火村等河滩地,通过去除河滩杂草,如菟丝子、喜旱莲子草等外来入侵植物,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环境。通过种植各种花卉和浆果类植物,有效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引导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全市累计修复湿地31.5万平方米,改良鸟类栖息地4.6万平方米,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处亲鸟、亲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
以河湖绿化为重点,遵循乔、灌、草、藤相结合的植物配搭原则,采取人工栽植、补植、自然生态修复等多种方式,加强涪江、安昌江、芙蓉溪等流域及武都水库、鲁班水库、开茂水库、仙海湖等河湖库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已在全市完成20多个堤防和122座水库的坡面绿化,栽植水保林660.2公顷,全面构建绿色健康河流、湖库。
(二)积极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如探索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模式,通过栽种狐尾藻、金鱼藻、睡莲、荷花等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既降低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成本,又易于高效维护。游仙区、梓潼县、盐亭县等县区引入人工生态湿地、生态沟渠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后,既让农村黑臭沟渠得到了有效整治,又把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入到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中,使新生后的沟渠成为村级亮景,实现污水治理与环境美化“双提升”。
(三)重点打造城市湿地生态
为加强城市公园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在人民公园、富乐山公园、西山公园等地,通过整理地形、驳岸,改造基底生态化,铺设沙土乱石层,栽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措施,对水体进行治理,营造近自然的水系生态,使其兼具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游憩、休闲娱乐的景观功能。
对安州区河东新区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打造河东新区湿地公园,既有效解决了工程区排水不畅,内涝威胁较大等问题,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以“水”为纽带,划分活力水岸风情区、滨水休闲养生区、人文风情水街、养生湿地体验区、滨江商务休闲区等5个不同的景观特色区域,打造小视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实现湿地景观功能与水质过滤、调蓄洪水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为明确全市水域的责任主体,做到河长制湖长制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网格化管理,现已将全域范围内所有重要天然湿地,根据实际补充纳入到当地河长、湖长制实施范围内,实现了各类水体数量不减少,面积、形态总体稳定,公益性功能不衰减,开发利用有效控制,全市水域的重点生态区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修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摸清小微湿地底数。《四川小微湿地建设规范》出台后,将对全市范围内面积在8hm2以下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在10m以下、长度在5km以下的河流湿地进行摸底排查,逐步建立小微湿地认证体系。对已建成的小微湿地纳入台账管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小微湿地在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做好小微湿地建设。选取退化或消失的小微湿地,通过适当的生态技术和工程措施,对其进行恢复或重建,尽可能使湿地恢复到自然状态。通过小微湿地建设,进一步有效增加全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利用。
三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湿地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通过与高校联合建立湿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充实湿地保护管理队伍,加强小微湿地建设方面技术指导,逐步建设具有绵阳特色的小微湿地。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轮番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
绵阳市林业局
2023年8月21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