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24X/202202-00014 主题分类: 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1-03-31
文号: 关键词: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1-03-31 16:55文章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 打印

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来,绵阳市人社局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扎实做好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提高干部法治能力、决策水平、全面履职、依法治理和法制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我局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法治绵阳”建设工作作为提高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的重要手段,成立了市人社系统法治建设暨“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局形成了领导负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有力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的稳步实施。

(二)制定年度计划,实施目标管理。制定并印发了《绵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绵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具体要求,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的稳步实施,有计划的逐步推进。

(三)分解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制度。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绵阳市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规定,我局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列入干部年度考核和领导班子年终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时要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同时,将依法治理、普法工作任务落实到各科室、单位,经费列入局年度经费预算。

(四)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绵阳市《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局按要求和程序逐步推进建立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局门户网站公布我局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及行政权力事项清单,逐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为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配置2台执法记录仪,推行文字、音像记录,加强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

二、明确工作任务,依法全面履责

按照《中共绵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绵阳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等要求,我局明确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法治工作开展。

(一)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局党组成立全面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化、专业化、宣传等6个项目组,以涉及面最广、企业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社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服务下延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平台,实现人社业务就近就地办理,并同步拓展网上业务办理渠道。一是务实推进服务平台标准化。全市已建成四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2025个,县市区、乡镇(街道)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率达100%,社区平台标准化率达99.59%,行政村平台建成率达100%。大胆探索“社银一体化”建设模式,全市已建成社银一体化网点42个,实现市、县(市、区)两级社银一体化平台100%覆盖。二是务实推进服务基础信息化。12333”服务热线实现“一号通”,全年人工语音服务10万次,推动实现全天候自动语音咨询服务。拓展线上应用功能实现“一网通”,开通网络办理事项176智慧人社APP81绵阳人社微信公众号58、自助服务终端22项,持续扩展公共服务事项移动端自助办理数量。截至目前“智慧人社”APP用户突破25万余完善社保卡综合应用实现“一卡通”,全市社保卡发卡总量突破435万张,全市制卡网点增加到260个,实现“乡镇制卡全覆盖”。拓展完善社会保障卡服务功能已启用信息查询、缴费申报、待遇发放、医保支付等68项,探索扩大社会保障卡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综合应用。夯实信息应用基础实现“网信通”,启动“绵阳市社保监督类信息化建设项目”工程,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以“互联网+人社”、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等要求重新构建绵阳人社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市级出资2000万元,统一为全市781个乡镇、街道、社区配置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办公设备。基本建成运转高效、服务便捷、开放共享的人社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三是务实推进服务机制协同化。优化事项办理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2项到市辖区(园区),下延8大类48项人社服务到基层平台。强化内部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等办理模式梳理精简地方政府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证明事项21项,减少群众办事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125项。排查人社领域堵点、痛点、难点,制定“人社服务疏堵去痛解难”专项行动方案,排查疏堵去痛解难问题38条。市本级12个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实现打包办理,22个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四是务实推进服务行为专业化。广泛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市系统重点围绕提高窗口经办服务人员“六大基本功”开展培训200余2020年选派的安州区和梓潼县分别获全省练兵比武综合排名“三等奖”

(二)聚焦疫情防控就业社保政策,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一是严格落实农民工服务保障政策。建立全市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疫情日报机制,全面摸排返乡农民工230余万人次,101.36万人办理外出务工健康申报证明,组织专车、专列、专机等帮助20552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实现转移就业138万人。北川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经验被《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二是严格落实防疫人员关心关爱政策。指导江油市紧急招聘一线医务人员4人,累计发放一线医务人员临时工作补助151.74万元,对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增核一次性绩效工资4021.48万元三是出台疫情期间稳就业十六条举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47.6万元,直接扶持创业406人,吸纳就业2244人;发放稳岗补贴27797万元,稳定企业职工30.23万人助力复工复产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截至11月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5笔、10563.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1.20%;截止10月底,组织开展职业培训31362人次,其中创业培训完成4554人次,占省下达目标任务2200人的207%,创业培训后有1263人成功创办企业或实现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为27.7%。到11月,共扶持创业成功980人,完成任务98%。五是狠抓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31290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6.1%,留绵率20.2%;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10%;退捕渔民转产转业148人,转产转业率100%。不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大力推行宽时、线、预约等服务模式,实现就业岗位线上找人社服务线上办,在疫情期间唱响了“人社服务不打烊”的口号开展“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高校毕业就业服务”“金秋招聘月”等现场招聘活动235场次,其中网络招聘会69场,累计提供岗位18万个次,275户重点企业、重大工程开展专门用工服务累计帮助企业新招聘员工4.5万人市委常委会两次听取工作汇报,元方市长对就业服务工作作出肯定批示。

(三)全面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一是落实社保缴费“减免缓”。为全市1.6万家企业减免社保费11.52亿元二是涉稳事项平稳顺利。市本级、各县市区同步启动“中人”待遇计发工作,目前总体平稳顺利,《工作专报》受到市委书记刘超和市长元方的肯定性批示。补缴退役军人养老保险缴费10498人,占进入缴费流程人员的100%,获得市委退役事务领导小组办通报表扬。积极推进长江禁捕退捕渔民依法参保,核实建档立卡渔民170人,符合条件的168人全部参保。四是严格基金监管,强化风险防控,严厉打击社保违规违法行为,全年追回社保基金156.69万元。

(四)依法防控疫情工作卓有成效。2020年2月,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诉累,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我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审理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进一步细化了国、省相关政策规定,明确了本次疫情防控期间的界定、受疫情影响人员的范围,提出了关于劳动关系认定、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待遇赔偿的法律适用指导意见,有效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和程序衔接,指导企业加强用工管理及职工依法理性维权。

三、强化法治宣传,加大普法力度

(一)健全依法行政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利用“会前学法”、“以案说法”、“八小时外普法”、“政策业务培训”四大工作机制,对《宪法》、《行政复议法》、《社会保险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人社相关政策业务的进行宣讲。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今年以来开展会前学法14期

(二)创新法制宣传方式升级“绵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创新宣传方式录制“降费减负”政策解读视频2期,每个工作日发布一条“以案说法”案例,广泛运用“一网两微”、新闻媒体、社会媒体加强氛围营造全年推动微信258期787条,阅读量突破37万,关注人数超过62000人二是开通“政策解读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对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各项人社政策和企业关心的问题分四期进行解读,全市2068家企事业单位7000余人通过手机、桌面电脑等平台收看,现场解答问题近200个。三是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通过移动通信服务商向全市手机接入用户发布就业务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宣传短信3次,覆盖全市数百万手机用户四是在绵阳日报刊登疫情防控期间人社政策解读两版。五是开通1033“法在身边”栏目宣讲工伤保险、劳动争议政策6期六是制作疫情期间人社稳定就业、社保减免系列政策宣传拉页,目前已印发55000份。通过基层服务平台在村、居民小区张贴发布企业招工信息。

(三)做实“法律七进”工作。“法律七进”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动力,健全、完善、落实每一“进”的实施方案,增强人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学校”方面,前往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宣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进企业”方面,组织局系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40多人次前往经开区、科创园区、高新区等中小微企业孵化园面向17家小微企业开展就业、社保、人事劳动争议等人社系统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依法用工指导、问题答疑等服务2200余人次;“进社区”方面,抽调10多名优秀工作人员组成“送法进社区咨询团”,采取面对面咨询服务,解决群众所关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问题活动,送法进社区依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简报、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及时宣传新的法规、规章、政策。

四、强化综合治理,提高法治水平

(一)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修订了《绵阳市人社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实施办法(试行)》、《绵阳市人社局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绵阳市人社局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规定》、《绵阳市人社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作为作决策、出政策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做到在重大行政决策中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政策出台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二)建立法律顾问把关制。我局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不仅参与行政应诉案件的出庭答辩等工作,而且对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办理等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建议,确保行政行为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序运行。同时,在进行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时由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选拔绵阳人社系统法律专业人员组建法律咨询服务团队参与重大决策制定、疑难法律事务处理等,建立体制内外双重法治审查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

(三)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一是做好行政权力清单公开工作通过梳理部门职责,及时在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同时做好运行维护,按照行政权力事项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由涉及的业务科室进行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的日常信息录入和维护,保障行政行为规范、公开透明运行。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三是制定并印发《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方案》,确保相关制度在人社领域落实落地。

(四)加强推进行政调解。进一步加强县市区仲裁院实体化建设,积极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调解工作中的中坚作用,目前,我市县级仲裁院建成率100%,市、县两级全面建成示范仲裁院。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618件,结案2607件,涉案金额1.02亿元,涉案劳动者13466人,调解结案1717,调解率65.6%。

(五)切实加强行政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最大限度减少执法纠纷。积极开展各类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规专项检查活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最大限度减少执法纠纷。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目前已开展根治欠薪、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劳务派遣用工等专项行动,检查用人单位近2000家。全年共查处欠薪案件160件,涉及农民工1580人,讨回工资3089.24万元。全年未发生50人以上群体性欠薪突发事件,高效办理办结省级督办案件23件。与金融机构加强协调配合,依法规范社会保险费强制划拨执行程序。积极与法检部门协调,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接座谈,主动接受司法机关指导,认真开展“两法衔接”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无需要向公安机关移交的行政处罚案件。

(六)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健全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就业、社保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特此报告。

 

                       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月29日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