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绵阳市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02-27 10:05文章来源: 财政局
字体:【    】 打印

2019年2月12日

在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绵阳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绵阳市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部署,认真落实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严格执行审查批准的预算和预算调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全市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6%,增长12.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8.62亿元,增长17.57%。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65.6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408.16亿元,完成预算的98.48%,增长11.81%。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454.54亿元后,全市结存资金11.13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2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6.31亿元(按照《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财政赤字编列等事项的通知》要求,北川羌族自治县因地震形成的历年赤字2.8亿元于2018年全部消化完毕)。全市各级均实现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7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6%,增长20.15%。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81.2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97.83亿元,完成预算的96.41%,增长39.28%。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补助区(园区)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债务转贷区(园区)等支出176.14亿元后,市本级结存资金5.06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2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3.64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0.32亿元,全部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1.04亿元主要用于2018年度防汛应急救灾等。

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经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8年初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3亿元全部补充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2018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市本级财政按规定将财政存量资金、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年终净结余等共计1.42亿元补充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8年末基金余额为1.42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资金3.64亿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资源勘探和商业服务业方面1.29亿元,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方面0.95亿元,农林水和粮油储备方面0.44亿元,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方面0.28亿元,卫生、计生和社保方面0.09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其他支出等方面0.59亿元。

市对区(园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3.28亿元,其中:税收返还5.09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6.4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1.73亿元。

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7.1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增长13.29%。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9.81亿元。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5.92亿元,完成预算的97%,增长4.6%。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38.05亿元后,市属园区结存资金1.76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96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0.8亿元。

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1.1亿元,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经开区、仙海区动用超收收入0.31亿元用于偿还债务支出(经开区0.27亿元、仙海区0.04亿元),其他0.79亿元全部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196.64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161.24亿元),完成预算的104.9%;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46.77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188.19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176.24亿元),完成预算的9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偿债、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公共设施、民航发展、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加上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245.44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市结余1.33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90.9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8%;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21.41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80.45亿元,完成预算的99.37%,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偿债、城市环境卫生、交通运输、城市公共设施、民航发展、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加上补助区(园区)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转贷区(园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20.9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本级结余0.51亿元。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5.4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1.85亿元。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10.31亿元,完成预算的9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偿债、社会福利等;加上上解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1.73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属园区结余0.12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4.15亿元(其中:2018年市属国有企业一次性上缴股权转让收益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结转、上级补助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43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4.4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5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三供一业”移交补助等。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3.63亿元(其中:2018年市属国有企业一次性上缴股权转让收益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结转、上级补助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79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3.7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19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增加市属国有企业资本金、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国有企业升级等。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81.6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86.75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62.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市滚存结余124.07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69.5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9.4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53.7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补助下级和上缴统筹基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市本级滚存结余95.66亿元。

5.地方政府债务

截至2018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6.3亿元,比2017年底增加29.43亿元,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440.69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市一般债务限额254.78亿元,余额228.0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85.91亿元,余额178.25亿元。分级次看:市本级债务限额142.22亿元,余额137.77亿元;县区级债务限额298.47亿元,余额268.53亿元。

以上2018年市本级、市属园区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二)2018年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18年,全市各级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积极听取和吸纳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改进财政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人大决议。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工作基调,全市各级财政严格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和具体编列口径,认真编制2018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全面贯彻《预算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按规定报告预算、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推动财政规范化、法治化管理。健全财政与人大工作联系机制,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

二是提升财政整体实力。坚持依法理财,积极培植财源税源,努力提高收入质量,财政收入圆满完成年初预算,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120亿元新台阶,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3.13%,比2017年提高2.66个百分点。支出规模持续扩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迈上400亿元新台阶,比2017年增加43.1亿元。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力保障重点支出,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市保运转方面支出76.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66%,比2017年下降0.22个百分点;保民生方面支出256.94亿元,占比为62.95%,提高0.08个百分点;支持发展方面支出75.06亿元,占比为18.39%,提高0.14个百分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市本级财政安排“三公”经费支出比2017年下降16.66%。

三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深化财政金融互动,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应急转贷资金作用,累计发放贷款92.5亿元,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支持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绵阳市振兴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绵阳科技城民营企业发展帮扶投资基金成功落地。23个PPP项目加快实施,投资总额229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含融资)216亿元,已建成运营项目5个。设立全国首创的科技型(军民融合)企业“设备仪器贷”融资产品,贷款计划总规模2亿元。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市本级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4个,总金额1.48亿元,全力做好招商引资资金保障和后续服务工作,全程跟进参与京东方、惠科、奇虎360等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四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实施省、市民生项目,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深入发力,因地制宜打造绵阳民生品牌,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全市实施省、市十大类民生项目152个,全市各级财政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民生项目资金,全年实际拨付资金82.17亿元,全面或超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五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力做好财政资金保障,全市落实脱贫攻坚财政扶贫资金34.06亿元,支持22个扶贫专项计划实施,确保年度目标如期完成,全市农村人口贫困发生率降至0.3%。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实现全覆盖,整合资金5.06亿元。加强扶贫“四项基金”管理,建立健全基金补充机制,2018年底基金规模累计达到5.69亿元,先后资助2.56万贫困家庭学生就学、4.88万贫困人口就医,支持7.2万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用贷款8.2亿元,向10.5万贫困户提供产业扶持基金2.96亿元。支持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购买劳务服务,开展“政担银企户”联动扶贫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加快扶贫资金拨付,确保早投入、早见效、早受益。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新模式,“互联网+精准扶贫会计代理记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6.11亿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努力提高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实施涪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数据库建设,开展推动农产品产地环境综合防控试点示范,切实抓好土壤环境监测、治理修复等工作。深入实施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全面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省、县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七是强化债务风险防范。落实经济财政风险防范“1+8”工作方案,全方位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严格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省政府核定限额内。开展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全面完成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全面清理核实隐性债务存量,制定分年化解方案,实施动态监测,隐性债务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实施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加强财政运行风险防范。

八是纵深推进财税改革。合理划分财权事权,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推进实施环境保护税改革,调整金融保险增值税省、市、县收入划分。市本级86个部门的部门预算接受市人代会审查。继续实施预算执行中期评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政信息公开,我市财政透明度排名在全国地级市中继续保持在前20名。全面实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市本级绩效评价项目扩大至30个,深化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绩效目标管理切实加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构建严肃财经纪律、落实监管责任长效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加大对涉农、扶贫、民生和环保项目的监督检查。全市完成财政评审项目3149个,审减支出25.97亿元。全市实施政府采购12.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4亿元。

(三)2018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支出情况

一是着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负、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落实将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新设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退还50户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电网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继续落实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各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71.64亿元,较2017年增加8.82亿元。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全市投入32.81亿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服务保障国防建设,成功召开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动员大会和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实施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试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持续实施“涌泉计划”。出台以“三大计划”“三大工程”为引领的科技城“人才新政”。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三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投入49.29亿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支持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2018年整合涉农资金20亿元,集中财力弥补短板。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畜禽水产等6个重点产业和生猪、麦冬等10个主导产品,打造“绵字号”知名品牌。扎实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推动全市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建立市县乡村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落实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财政支持政策,加快转变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方式。组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助力解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支持应急物资采购储备,有力支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四是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投入61.82亿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午餐计划,提高农村学校学生健康水平,全年共投入1.89亿元,惠及全市491所学校18.7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城乡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引导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幼儿园。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探索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五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投入52.4亿元,支持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连续第14年调整企业养老金水平,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惠及73.21万名待遇领取人员。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50元提高到490元,将大病保险筹资上限由40元提高到60元。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支持民政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摆在优先位置,支持失业保险参保职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六是深入推进健康绵阳建设。全市投入44.1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偿政策,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政策,支持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标政策,将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5元,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继续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政策,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制度。支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七是支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市投入69.64亿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助力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成绵城际动车公交化运营。支持南郊机场停机坪扩建,助推打造川西北区域性航空枢纽。支持绵西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建幸福美丽新村300个。支持国家重点小城镇和省级试点镇建设,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深化城建攻坚行动,“重构一环、贯通二环”扎实推进,梅花东西街道路、剑南路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道路、安昌河综合整治等项目。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同时,全市、市本级、市属园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为2018年12月收支月报数据,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并与省财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协支持关心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规模偏小,人均收支水平偏低,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市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资金使用绩效和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县市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比较突出,债务风险防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是认真贯彻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的落实之年。编制好2019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2019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财政收入方面:2019年,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将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形成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国家重大政策,在我市交汇叠加,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但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今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财政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政府债务还本付息、PPP付费、政府购买服务付费等方面支出刚性较强,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增支需求较大。

综合判断,2019年财政收入预计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财政支出增长较快,预算收支安排依然是紧平衡。全市各级要坚持过“紧日子”,把财政资金用在增强发展后劲、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上。

(二)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系列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系列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财政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支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大力减税降费,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好 “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重要要求,牢固树立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思想,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保障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民生实事;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积极稳妥。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减税降费等因素,按照“实事求是、科学预测”的原则编制收入预算,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协调。

二是突出保障重点。坚决按照“三保一优”重要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

三是厉行勤俭节约。坚持“从紧编预算,从严控支出”,部门预算实行项目支出按额度总控、具体项目按零基编制的方法,严格控制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的一般性支出增加,依规有效盘活存量资金。

四是强化全面统筹。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加强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健全财政支出政策决策机制,建立民生政策统筹平衡机制。

五是加强风险防范。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向财政传导,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2019年财政政策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19年财政收支预算的通知》,2019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深化增值税改革,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促进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新动能成长。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扎实抓好县域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二是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支持地方在建项目平稳建设。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推进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现高质量脱贫、可持续脱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健全技术创新引导支持机制,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基地)和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实施中央、省确定的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落实普惠金融政策。

四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落实好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落实农业信贷担保财政补助政策,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分险制度落实。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节水灌溉,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打造 “绵字号”知名品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五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缓解幼儿“入园难”。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进实施健康绵阳战略,按照中央、省部署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补助水平。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各地优先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推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六是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把钱花在刀刃上。严格支出管理,市本级涉及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按照15%的幅度压减;其他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按照5%的幅度压减;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一律按照10%的幅度压减。节省的资金用于保障重点支出和实施重大改革、重大战略所需支出。

(四)2019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中央、省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确定的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合理编制2019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收入预算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30.8亿元,同口径增长8.5%;加上上级对我市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05.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1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6.31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等各类调入资金23.85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70.57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15.9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54.67亿元。

根据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现行城区财政管理体制,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3.5亿元;加上上级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40.5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2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3.64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等各类调入资金7.7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9.69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86.6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补助下级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26.22亿元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60.38亿元。

2019年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7.95亿元;加上上级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4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8亿元,上年结转0.8亿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1.9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等支出9.8亿元后,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2.15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34.77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0.92亿元,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1.36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7.05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25.34亿元后,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11.71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58.75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下级上解等1.46亿元,上年结余0.51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60.72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对下转移性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15.67亿元后,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45.05亿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处理、交通运输、社会福利等。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5.1亿元,加上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0.15亿元后,收入总量为5.25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0.99亿元后,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4.26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2.92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2.92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2.27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2.27亿元,主要用于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市属国有企业资本金、支持国有企业升级等方面。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81.06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124.07亿元,收入总量为205.13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65.34亿元,滚存结余139.79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68.29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95.66亿元,收入总量为163.95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55.91亿元,滚存结余108.04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遵循“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从严编制预算、从紧控制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突出保障重点,加强风险防范,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保运转方面

安排资金28.3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支出;提高市直机关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严控一般性支出,保证市直机关正常运转。

(2)保民生方面

一是支持教育体育发展:安排资金3.05亿元。

二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安排资金0.43亿元。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安排资金4.39亿元。

四是强化卫生健康保障:安排资金3.58亿元。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安排资金0.68亿元。

(3)支持发展方面

一是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安排资金1.69亿元。

二是安排各类科技项目:安排资金1.72亿元。

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安排资金1.49亿元。

四是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安排资金0.3亿元。

五是支持交通运输建设:安排资金3.92亿元。

(4)安排市本级预备费0.5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绵委发〔2019〕1号)文件精神,我市机构改革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改革工作已经全面推开。由于本次改革涉及的部门(单位)较多,职能职责和人员调整较大,尚有部分需纳入预算的机构等待批准设立。因此,2019年的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暂按机构改革前的部门(单位)编制基本支出,对相关项目支出按规定压缩后实行总额控制。待机构改革工作结束,涉及的部门(单位)“三定”方案确定以及人员到位后,市政府在市人代会批准的部门预算限额内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定,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经费等,2019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6亿元。

6.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1)保运转方面

安排资金3.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市属园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支出;提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严控一般性支出,保证机关正常运转。

(2)保民生方面

一是教育方面支出:安排资金2.85亿元。

二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04亿元。

三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安排资金2.24亿元。

四是卫生健康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58亿元。

五是节能环保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21亿元。

(3)支持发展方面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资源勘探信息方面支出:安排资金1.79亿元。

二是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技方面支出:安排资金3.14亿元。

三是农林水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22亿元。

四是商业服务业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12亿元。

五是城乡社区方面支出:安排资金2.35亿元。

(4)安排预备费0.38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以上市本级、市属园区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三、2019年财政工作

2019年,全市各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经济和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本次人代会关于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相关决议决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更加坚决地抓党建,全面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要要求,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进一步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财政系统党的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更好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更加深入地优结构,大力支持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中央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较高支出强度,用好省级新增下达的债券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引导企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大力培植财源、涵养税源,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加强支出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更加有力地保民生,努力解决群众民生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支持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和稳定在60%以上。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持续完善扶贫长效机制,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对照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和22个专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通过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提高扶贫支出比重。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供给短板、公共服务欠账,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度。科学编制2019年度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务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推进“四项基金”有效运行。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扶贫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入。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扶贫资金监督审计,认真实施脱贫资金管理使用公开公示,加大执法力度。

五是持续保障重点领域支出,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着力增强财政资金和政策的精准性,集中保障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确定的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特别是加快科技城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培育壮大“686”重点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项目年”行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是持续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坚决守住财政风险底线。继续落实经济财政风险防范“1+8”工作方案,全面加强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动态监控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情况,定期实施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分类分级妥善化解存量。推进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建立财政库款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县级保工资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和扶贫资金监控机制。加强财政运行风险防范。

七是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改革部署,进一步完善深化城区财政体制改革,支持扩大基层财力。健全透明预算制度,深入开展财政信息公开。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做好动态监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均衡性。进一步强化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按规定及时收回并重新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纵深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突出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营,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快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强化奖补资金管理,提升财政金融合力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大会决议,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开拓创新、拼搏实干、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

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附表

相关情况说明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