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8410362/202002-00004 主题分类: 预算/决算
发布机构: 绵阳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0-02-04
文号: 关键词: 关于绵阳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绵阳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02-04 10:17文章来源: 财政局
字体:【    】 打印

2020年1月14日

在绵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绵阳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绵阳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严格执行审查批准的预算和预算调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1.1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7%,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实现80.17亿元,增长1.97%。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03.64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453.34亿元,完成预算的98.22%,增长11.07%。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490.37亿元后,全市结存资金13.27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5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8.22亿元。全市各级均实现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7.4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64%,增长18.37%。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下级上解、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70.48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94.93亿元,完成预算的94.75%,下降2.92%。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补助区(园区)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债务转贷区(园区)等支出161.04亿元后,市本级结存资金9.44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8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5.26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0.11亿元,全部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备费动用0.2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暴雨洪涝灾害应急抢险、援助宜宾长宁县抗震救灾、安排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等。

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经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19年初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6亿元补充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2019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市本级财政按规定将财政存量资金、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年终净结余等共计4.18亿元补充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9年末基金余额为4.21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资金5.26亿元主要包括:科技、资源勘探、商业服务业和金融方面2.29亿元,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方面1.63亿元,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方面0.48亿元,农林水和粮油储备方面0.1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和其他支出等方面0.76亿元。

市对区(园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59.18亿元,其中:税收返还5.09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41.6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2.47亿元。

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7.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8%,增长0.63%。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0.05亿元。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7.44亿元,完成预算的97.08%,增长5.64%。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39.02亿元后,市属园区结存资金1.03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21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0.82亿元。

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0.19亿元,按规定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237.14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230.3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61%;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13.2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209.19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158.15亿元),完成预算的95.67%,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利工程、交通运输、民航发展、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专项债务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等;加上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303.73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市结余9.47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123.6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7%;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下级上解、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4.85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82.61亿元,完成预算的93.6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民航发展、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专项债务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等;加上补助区(园区)支出、调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39.29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本级结余5.56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4.9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74%;加上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5亿元。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12.45亿元,完成预算的98.01%,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城市建设、社会福利、文化体育、专项债务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等;加上上缴上级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3.25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属园区结余0.25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5.1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18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5.1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调出资金3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公益性设施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等支出。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4.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26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4.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调出资金2.68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公益性设施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补助下级等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78.9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07.16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71.0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市滚存结余134.06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实现66.3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66.52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实现61.7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补助下级和上缴统筹基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市本级滚存结余102.72亿元。

根据相关要求,一是2019年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1.9亿元,用于2019年至2021年支持失业保险参保职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转换能力;二是2019年失业保险基金年报不包含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基金0.13亿元。

5.地方政府债务

截至2019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63.93亿元,较2018年底增加57.32亿元,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504.25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市一般债务限额260.51亿元,余额232.76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43.74亿元,余额231.17亿元。分级次看:市本级债务限额152.31亿元,余额146.97亿元;县区级债务限额351.94亿元,余额316.96亿元。

以上2019年市本级、市属园区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二)2019年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1.突出重点支持领域,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投入财政资金12.2亿元,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中小企业培育“涌泉计划”,壮大新兴、提升传统,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冠军和领军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数、净增长数与通过率均创历史新高。市本级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0个,总金额1.71亿元。不断创新财政支持发展方式,继续实施财政金融互动和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用好信贷风险补偿、科技保险和企业“应急转贷”资金,2019年向353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2.7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0亿元。2019年为58户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342亿元风险保障。“应急转贷”资金累计支持160余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余亿元,纳税近4亿元。积极推进政府投资基金设立组建,四支基金认缴规模18.2亿元,财政资金放大2.64倍。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组建。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3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9.1亿元。培育重点民营中小企业,375户中小企业进入全省中小企业培育库,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6户、高成长型中小企业28户、行业“小巨人”3户。

2.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财政民生保障原则,切实把直接关乎广大群众基本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完善财政民生政策体系,构建稳定的民生投入机制,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82.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25%,较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投入财政资金64.29亿元,扎实办好27件省级民生实事、25件市级民生实事。切实保障重点民生领域,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累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超过3.2亿元。支持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投入,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持续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落实重大动物防疫强制免疫、无害化处理和扑杀补助政策。完成1300吨市级冻猪肉储备任务,维护生猪市场稳定。

3.全力做好资金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不断提升扶贫实效,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平武县高质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全市落实脱贫攻坚财政扶贫资金93.17亿元,支持19个扶贫专项计划实施,确保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强扶贫“四项基金”管理,建立健全基金补充机制,截至2019年底基金规模已达6.38亿元,累计使用3.78亿元,救助扶持贫困人口13.6万人。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23亿元。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开展“政担银企户”联动扶贫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落实市、县、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深化拓展“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

4.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规范政府性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加强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防控,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全市未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债务风险。动态监测和评估跟踪债务风险,针对部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或提示县区制定防范化解措施,有效降低债务率。积极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合规融资和加快发展。按照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和年度计划全面完成当年化解任务。全市争取用于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公办幼儿园建设等方面的新增债券62.58亿元,增长29.73%;争取再融资债券33.68亿元,有效缓解了政府债券还本压力。

5.不断加大对上争取,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争取政策方面,从2019年起到2022年,省级财政每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并在国务院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对科技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一般债券和项目收益平衡专项债券给予重点支持。在争取资金方面,2019年全市争取上级财政资金329.38亿元,增长7.22%,有力支持了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6.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强化管理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深入推进全国财政系统法治财政示范点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按规定报告预算、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落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规范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加大对扶贫、民生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不断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和成效。完成涉农保险保费补贴问题专项治理。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成财政评审项目3168个,审减支出22.72亿元。全市实现政府采购34.48亿元。全市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下降3.89%。

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意见》,增强财税利益分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合理划分财权事权,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拓展财政绩效评价,市本级绩效评价项目扩大至28个,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深化财政国库改革,深入推进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全面完成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任务。

(三)2019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支出情况

1.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降税率、扩进项、退留抵等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按照50%比例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8项地方税费,全面贯彻个人所得税改革,全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降低至16%,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2019年全市减免税费99.73亿元,其中新增减免税费38.5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投入财政资金50.53亿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奖补力度,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3亿元,支持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展示平台和引领支撑,助力打通农业农村发展要素聚合通道。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培育市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统筹整合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水利发展、水污染防治等相关资金4.8亿元,合力推进“美丽绵阳 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财政资金1.25亿元,积极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落实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财政支持政策,加快转变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方式,2019年累计担保341笔,引导金融、社会资本19亿元投入农业农村。组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0.85亿元,助力解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投入财政资金21.53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技术创新引导支持机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扩大合作交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绵州育才计划”“绵州英才卡”制度,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助推科技城发展。

4.继续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财政资金66.39亿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68亿元,支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1所。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全市共免除8.16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为12.3万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改善和能力提升工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探索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创新。

5.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投入财政资金61.26亿元,支持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惠及全市8.6万户、14.2万人。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年共启动五次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0余万人次。切实支持民政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支持1163张养老机构床位进行适老化改造,为10.4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认真做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工作,全市审核确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1734户,安排补贴资金2.88亿元,惠及职工13.5万人。

6.大力推进健康绵阳建设。投入财政资金47.14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政策,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政策,支持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标政策,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2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继续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推进市儿童医院、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等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三项制度”。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制度。支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7.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财政资金9.27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大空气自动监测站、机动车尾气移动监测等监测设施配备,环保监察、监测能力大幅度提升。积极支持大气污染成份解析,污染治理手段更加精准。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改造,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继续深入实施涪江流域生态补偿,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工业园区周边土壤污染监测,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得到有效管控。

8.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资金83.55亿元,继续深入推进交通攻坚大会战。九绵高速、广平高速加快建设,G5成绵扩容、绵苍高速、中遂高速开工控制性工程,全市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726公里、居全省第3位。安排民航发展基金0.5亿元,支持机场拓展航线,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415万人次,支持南郊机场T2航站楼建设,巩固西部区域性航空枢纽地位。安排成绵乐铁路加密班次和西成客专绵阳增设站点补助0.35亿元,加快促进成绵城际动车公交化运营进程。支持城建攻坚行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筹集各类建设资金22.91亿元,深入推进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攻坚行动,“引通济安”工程开工建设,“新一环”实现主线通车,二环路工程实现全线闭合。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92个,饮马大桥桥头等8处城区内涝点整治完工。全市实施PPP项目24个,投资总额258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含融资)243亿元,建成运行项目7个。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同时,全市、市本级、市属园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为2019年12月收支月报数据,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并与省财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协支持关心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规模偏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部分市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预算绩效管理进度不齐、深度不够,绩效目标设定还不够科学,绩效评价还不够准确规范,绩效结果运用还需强化;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还需进一步规范,预算约束力还需不断加强;个别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比较突出,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依然较重,债务风险防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确定的第一个时间节点目标实现之年。编制好2020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于“稳”,积极求“进”,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绵阳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一是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二是支出预算要严格控制,量入为出,切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财政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在2019年预算扣除一次性支出和据实结算支出基础上按10%幅度压减,“三公”经费预算再压减3%,削减低效无效和长期沉淀资金,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节约的节约下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打破支出固化格局。

三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基本民生支出标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二)2020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中央、省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确定的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合理编制2020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按照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33.8亿元,同口径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保持一致;加上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转移支付补助139.8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8.22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等各类调入资金27.55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13.7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16.93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96.81亿元。

根据预计的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现行城区财政管理体制,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9.4亿元;加上上级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转移支付补助59.1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8亿元,国债转贷结余、上年结转等5.26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等各类调入资金8.6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20.88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17.56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补助下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上缴上级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28.74亿元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88.82亿元。

2020年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8.47亿元;加上税收返还、上级提前通知转移支付补助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12亿元,上年结转0.82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等各类调入资金0.2亿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31.8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等支出9.21亿元后,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2.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210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转移支付补助0.14亿元,上年结余等9.47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19.61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27.94亿元后,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91.67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23.22亿元,加上上级提前通知转移支付补助、下级上解等0.28亿元,上年结余5.56亿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29.06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8.9亿元后,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20.16亿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4.63亿元,加上上年结余等0.25亿元后,收入总量为4.88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上缴上级、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0.48亿元后,市属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4.4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3.1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3.15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2.28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2.28亿元,其中:调出资金0.68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公益性设施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支出等方面。

市属园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0.23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属园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为0.23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84.97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134.06亿元,收入总量为219.03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71.24亿元,滚存结余147.79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72.28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102.72亿元,收入总量为175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61.81亿元,滚存结余113.19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遵循“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原则,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编制预算、从紧控制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突出保障重点,加强风险防范,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保运转方面

安排资金30.31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支出和正常运转;提高市直机关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

(2)保民生方面

一是支持教育发展:安排资金5.06亿元。

二是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发展:安排资金0.68亿元。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安排资金5.07亿元。

四是强化卫生健康保障:安排资金4.5亿元。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安排资金0.1亿元。

六是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安排资金0.31亿元。

(3)支持发展方面

一是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安排资金4.26亿元。

二是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技方面:安排资金1.17亿元。

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安排资金1.5亿元。

四是金融商贸服务业方面:安排资金0.44亿元。

五是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安排资金1.28亿元。

六是城乡社区建设方面:安排资金1.1亿元。

(4)安排债务付息支出4.23亿元。

(5)安排市本级预备费0.61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经费等,2020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7亿元。

6.市属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1)保运转方面

安排资金7.3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市属园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支出和正常运转;提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

(2)保民生方面

一是教育方面支出:安排资金1.06亿元;

二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06亿元;

三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安排资金2.17亿元;

四是卫生健康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39亿元;

五是节能环保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26亿元。

(3)支持发展方面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资源勘探信息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75亿元;

二是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技方面支出:安排资金3.28亿元;

三是农林水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11亿元;

四是商业服务业方面支出:安排资金0.02亿元;

五是城乡社区方面支出:安排资金2.13亿元。

(4)安排预备费0.36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以上2020年市本级、市属园区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三、2020年财政工作

2020年,全市各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经济和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本次人代会关于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相关决议决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大力提质增效,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降低企业成本。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壮大高端现代产业,重点围绕6大工业重点产业和6大创新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建设,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抓好财政对民营企业支持发展政策的落实,继续做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拖欠账款清理工作。抢抓国家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做好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加快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狠抓收支管理,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狠抓财税收入组织,强化收入征管,加大稽查力度,做好非税收入解缴,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支持特色支柱税源发展壮大,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财源税源培育,全力挖掘收入潜力。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保一优”财政工作方针,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加强支出预算管理,注重结构调整,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按法定时限及时下达各类转移支付资金。

(三)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和稳定在60%以上。重点保障2020年省、市民生实事顺利实施。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健康绵阳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四)推进依法理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改革部署,深化完善城区财政体制改革,支持扩大基层财力。落实税制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健全透明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信息公开。强化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纵深推进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运营。继续规范实施PPP项目,加快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体系。

(五)加强风险防范,坚决守住财政风险底线。落实经济财政风险防范“1+8”工作方案,全面加强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动态监控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情况,定期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分类分级妥善化解存量。支持政府平台公司平稳转型,增强平台公司创收能力和偿债能力。继续推进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支付风险。建立财政库款运行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

(六)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健康。加快建设全国财政系统法治财政建设试点单位,推进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深化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完善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加快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完善全过程财政监督体系,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方式,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财政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大会决议,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开拓创新、拼搏实干、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绵阳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附表.zip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