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8410266/202304-00009 主题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绵阳市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23-04-21
文号: 关键词: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3-04-21 15:23文章来源: 司法局
字体:【    】 打印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绵阳现代化建设关键之年,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四年并推”工作全面实施之年。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厅)、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司法行政职能,聚焦“五市战略”,围绕“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深入开展制度建设规范年、基础工作提升年、特色创新发展年、重点工程推进年“四年并推”工作,积极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一、坚定讲政治、强党建,锐意进取担负时代使命

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根本性原则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1.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适时举办全系统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安排,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

2.严格落实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必学必谈必考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好“两个维护”。统筹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常态化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培养制度化长效化。

3.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办好“基层党校”,用活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四年并推’先锋”演讲比赛、“服务现代化、建功新征程”征文活动。加强和改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统筹开展政治轮训,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方式,切实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4.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及实施细则,制定出台《绵阳市司法局直属单位、行业协会重大事项决策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修订完善《绵阳市司法局党委议事规则》,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机制。

5.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机制,逗硬执行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强化执行情况检查指导。

6.严格落实《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细则》,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持续强化系统内部宣传阵地建设和网站、培训、论坛、自媒体监督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主导权。

7.一体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四级党建工作体系,落实十二条措施和系列工作要求。按照“一线创优年”要求,深化“一线践初心”系列活动,分类化精准督导党内基本制度落实。打造一批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单位,纵深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二、聚焦谋大局、促发展,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切实找准定位、积极履职,围绕“五市战略”做好法治服务保障,做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以高质量法治服务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贯彻落实《绵阳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严格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推广使用备案审查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开展常态化网络监督和交叉审查,及时纠正违法文件。推进合法性审查(核)标准化建设,开展省重点领域合法性审查要点指引试点,编制绵阳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引。完善合法性审查(核)方式,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核)专家协审和集体审议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核)能力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工作交流,编印合法性审查(核)典型案例。

9.高质量完成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选聘,建立绵阳市党政机关法律服务人才库。适时出台绵阳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遴选制度办法及考核细则,规范绵阳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以服务“五市战略”为引领,建立绵阳市专项法律服务中心及科技、产业、开放、人才、生态、院士等法律服务工作站,助力“五市战略”。

10.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引导律师聚焦建设中国科技城、成渝经济副中心、科技创新先行区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法律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拓展,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资源、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专门领域提供优质服务;持续巩固深化“万所联万会”“千所百处帮万企”工作机制,推动律师为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专项行动。

11.加强律所监管,鼓励律所创新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强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厘清压实律师行业党建管理责任。坚持以创建“枫桥式律师事务所”和党建示范点为载体,建立党建结对和联系点工作机制,开展律所党建工作质量专项提升行动,深化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固本创新。将律师协会惩戒委员会与律师行业纪委合署办公,探索制定律师行业处分及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规范。标准化建立律师行业党员档案室,加快推进律师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法·律”职业共同体,出台我市《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到法院担任实习法官助理的实施办法》。

12.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行分类检查事项目录,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清单、从重处罚清单“一目录、五清单”机制,推进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案件评查、监督工作,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暨优秀案卷评选活动。

13.创新推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推行行政执法人员“积分制”考核模式,制定《绵阳市行政执法积分制考核办法》,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执法质效进行综合评定。创新行政执法规范化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满意度第三方评估机制。

14.组织落实提升行政执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创建一批服务意识强、执法方式新、服务体系优、队伍管理严、示范作用强、工作成效好的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和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5.高度重视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制定《绵阳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全市行政执法证件的使用和管理。严格组织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确保每名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规定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

16.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回头看”,优化工作机制,以“两示范一打造”纵深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监督功能,建立重大复议案件约谈、通报机制,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三、注重抓统筹、促法治,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工作

聚焦“1+4”工作布局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着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督察、理论与实践调研等工作一体推进,更好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绵阳法治建设生动实践。

17.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的丰富内涵。认真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读本》《习近平法治思想问答》学习宣传,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轮训在法治工作部门全覆盖。

18.筹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开展县(市、区)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轮流现场述法,以法治考核评价和述法为抓手,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9.全面加强市县法治建设,全面推广应用“1+8”示范试点成果,全面推广“法治账图”提升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评价,确保如期完成推广方案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20.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开展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县)创建,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培训、交流,抓好示范地区和项目经验特色宣传推广力度

21.认真梳理民主法制领域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和重点突破事项,逐条逐项跟踪,扎实抓好任务台账“对账销号”。归纳总结抓改革落实的特色亮点、创新做法,强化经验总结、案例复制推广,积极向主流媒体平台报送改革宣传信息,多途径、多层面宣传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好声音”。

22.统筹开展法治督察,加大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同配合工作力度,提高法治督察实效。组织开展法治绵阳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以及“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督导。

23.完善“理论+实践”法治课题研究机制,围绕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重点工作,确立调研课题,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四、积极惠民生、聚民智,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始终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持续做实做优为民办实事,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深化拓展人民参与法治建设渠道,切实用法治维护人民权益。

24.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以“互联网+法律服务”为载体,持续推进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建设;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抓手,探索在开发区、经济试验区等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为导向,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实体平台建设全覆盖。持续开展根治欠薪系列专项法律服务活动。

25.聚焦服务和保障社会民生改善,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省级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保质保量完成省级民生实事各项目标任务;制定《绵阳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推进刑事审判律师辩护全覆盖,将律师辩护全覆盖扩展到审查起诉阶段。持续开展法律进工地、进企业、进社区、进车站等活动。在全市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交叉检查,出台《绵阳市法律援助补贴办法》。

26.指导市司法鉴定协会完成换届选举,规范行业协会内部管理;组织开展公证、司法鉴定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常态化开展司法鉴定诚信评估;开展公证机构标准化创建,进一步加强公证机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公证、司法鉴定投诉案件处理及违法违规查处力度。在全市公证行业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

27.强化立法工作统筹加强督促指导,严格草案审查,积极推进《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起草工作,高质量完成《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绵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健全完善立法程序机制,高质量完成《绵阳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修订工作。加强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打造三台、江油、梓潼实体化运行联系点。

28.持续完善“两员”选任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监督方式和范围,不断提高人民监督员业务能力水平。加强对各县(市区)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管理和考核指导,根据人民陪审员缺位情况及时做好选任补充,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着力抓创新、造品牌,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做好“八五”普法中期检查评估工作,推动“八五”普法工作提质增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绵阳、法治绵阳。

29.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关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重要署名文章精神深化宪法宣誓、宪法纪念、国家象征和标志等制度的教育功能,组织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和“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学习宣传活动。

30.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探索建立绵阳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持续开展“法治绵阳行”一月一主题、一周一单位活动,推动构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31.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做好2023年度“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工作,积极参与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开展“社区(村)法律之家”“党建+法治”示范性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开展第三届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

32.大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市县两级全覆盖,推动学法考法工作向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覆盖延伸

33.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做好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传承工作分类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重点加强公共法治文化阵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乡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高质量打造法治文化特色示范点位。

34.创新普法方式,打造绵阳普法新平台,推动各级普法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普法媒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动发力,实现全领域、全天候普法。推动媒体落实公益普法责任,办好《法在身边》《见事说法》等普法系列节目,创新开办女性普法栏目,拓展普法途径。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典型案事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使典型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

六、聚焦保安全、护稳定,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全力服从服务于“稳”字大局,确保监管和生产安全不出事,更好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全力维护社会面安全稳定,为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35.深入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四大工程”“五大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统筹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劳资纠纷、困难企业等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作用,打造“枫桥经验”绵阳升级版。

36.巩固加强调解规范化建设。坚决整顿“失能”调解组织和“挂名”调解员。推进新行业、新业态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扩大调解领域和工作覆盖面。组织开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60+20先进典型评选工作,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做好全国模范调委会、模范调解员的评选工作。

37.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诉非衔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注重特色亮点打造,结合辖区人文地理、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优秀调解资源等,形成本地本单位的人民调解特色品牌。

38.持续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结合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组织实施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分类三升级”三年提升行动。对全市司法所分类定标准、分层提要求、递进抓整建,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有亮点、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司法所,全面提升司法所整体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39.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用足用好政法专项编制,积极争取地方编制充实司法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多措并举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办好全市司法所所长培训班,多层次多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强化实战实训,努力提升司法所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服务水平。

40.认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推动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安置帮教主体责任,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宣传力度,努力为刑释人员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深入开展重点人员“大管控”,防止发生极端事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41.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筹备召开市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议事决策的作用。力争将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纳入依法治市考核,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争取乡镇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设立。以北川先行试点,推动落实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42.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举措。坚持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健全完善社区矫正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根据需要组织应急处置演练。加强分类管理杜绝监管死角防止脱管失控严防各类事件发生加强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城乡基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大局。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全国“两会”、节假日等重要时节的管控,全力维护绵阳安全稳定。
    43.扎实开展教育帮扶。认真落实社区矫正法,持续开展道德教育铸新魂、法治教育立新行、感恩教育塑新我“三新”教育活动。针对需要帮扶的社区矫正对象,协调教育、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落实就学、就业等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帮扶。结合工作实际对有需要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矫正。

44.推进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新发展需要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推动游仙、安州、梓潼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责化建设试点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按省厅要求配齐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业务大培训”“执法大比武”“案件大评查”,增强执法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45.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北川、梓潼做好司法部验收准备,游仙、安州力争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建设社区矫正移动执法数据专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天网”“雪亮工程”等智能平台接入智慧矫正平台,不断提高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水平。

七、聚焦比实干、看实绩,锻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铁军   

深化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选树一批示范单位、推广一批经验做法、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更好激发广大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46.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执行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12条措施,严把政治素质考察首关,注重选拔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全面用好“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五项措施,逗硬执行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22条具体情形”,坚决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47.认真贯彻落实《绵阳市市直机关(市属园区)干部轮岗交流办法》,推动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开展优秀年轻干部顶岗实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梯次培养力度。

48.深入实施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和我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创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法治人才能力拓展和提升。持续用好用活招录、遴选等方式,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引,推动编制资源高质效使用。

49.落实全市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实现政治轮训全覆盖。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深入推进“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大力推进专业化训练、实战化教学,努力提升司法行政干部岗位履职能力。

50.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完善覆盖全系统全业务的岗位廉政风险分级分类防控体系,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持续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慵懒散浮拖”,锤炼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

八、聚焦强推进、抓落实,高效协同促进整体联动

全系统要以“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劲头,加强统筹、细化举措、强化保障,出实招硬招新招,切实凝聚起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强大合力。

51.大力实施《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四年并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基础建设、法律保障、特色创新、队伍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全市市县两级系统工作项目,以项目为引领强化基层基础和特色重点工程,着力打造更多具有绵阳司法行政辨识度、在全省、全国体现示范引领作用的靓丽名片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52.充分整合资源,凝聚“小家”合力,提升“大家”效能。市局机关新组建的“大科室”要进一步强化组织统筹、畅通运行机制、提升工作质效,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活力。各科室(部门)要合理摆布工作、提升工作标准、开拓工作局面、形成工作闭环。着眼出典型、出亮点、出精品,为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贡献积极力量。

5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主动加强对辖区狱(所)的联络,加大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协调,搭建狱(所)地工作的“连心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特别是监所疫情防控工作。聚焦狱所监管安全,切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督导工作,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走深走实。

54.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要求,加快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智慧矫正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夯实科技信息化工作基础,推进司法行政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强化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助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55.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同级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规范使用中央和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资金使用提质增效,全力保障“四年并推”项目落实落地、见力见效。持续推进装备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确保车辆安全规范运行。

56.加强和改进司法行政调研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按照《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12个方面,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开展调研,抓好调研成果及转化运用。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态势,领导干部要带头到工作创新能力强、服务中心工作实、群众口碑评价好或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深入调研,为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提出务实管用的方案建议。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