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8410530/202207-00001 主题分类: 建议提案
发布机构: 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文日期: 2022-07-26
文号: 绵委统函[2022]22号 关键词: 宗教界、乡村振兴

关于政协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10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2-07-26 15:22文章来源: 市委统战部
字体:【    】 打印

 释照鹏代表:

您提出的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10号提案《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经市政府批转我部办理。提案收悉后,我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绵阳市宗教界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总体情况

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我市各宗教共同的传统。近年来,我市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界人士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动参与扶贫救灾、捐资助学、公益慈善等活动,为服务地方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江油市天主教爱国会本着“为社会分忧,替子女尽孝,让老人舒心,让儿女放心”的原则,在西屏天主堂成立爱心托老所,已帮助托养老人40多人;江油清真寺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总投资56万,总面积760平方米,日间能接纳照料老人40名左右等。2017年至2019年,我市各宗教团体捐款捐物达100余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地方脱贫攻坚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宗教界始终与党同心、与国同行,与全国人民共同战“疫”,累计为疫区和防疫工作捐款捐物100余万元。平时,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还自发组织人员对边远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帮扶、捐款捐物等。

二、我市各县市区(园区)主要做法

各县市区(园区)党委、政府规范管理、正确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与周边村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宗教现代化转型,有效助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

涪城区明确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区文广旅局等配合,通过推动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大对贫困人口、留守老人和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圣水寺创新设立“心灵工坊”并在全区、全市推广,以“听怨声、疏心理、化矛盾、促和谐”为服务理念,从佛教经文、高僧大德名言、哲学和心理学经典中摘抄、诠释并编辑用于心理抚慰、心理疏导的手册《一心无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信教群众心中。

北川羌族自治县积极引导宗教界反哺社会,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灾后重建中彰显宗教中国化责任担当,对信教群众开展心理抚慰200余次,受益群众3500余人次,化解矛盾80余件,为灾后重建特别是心理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龙吟寺、国恩寺,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乡村社区治理体系,配合社区加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员日常宣传教育。科学规划寺庙及周边产业,充分发挥寺庙在素餐、素食方面研发优势,引导周边农户发展生态产业,弘扬佛教养生文化,同石椅村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等打造整体文旅线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江油市针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次组织宗教团体和场所人员深入村社,准确了解致贫原因及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及前阶段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等,明确扶贫工作重点,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重要节日,着力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慈善活动。近几年筹集帮扶、慰问金共计30万余元,切实帮扶困难群众。同时,将罗汉寺、禅林寺等场所打造宗教中国化示范点,建成“心灵工坊”“时代书屋”“清音茶咖”,举办政策法规专题报告会、“读书会” “宗教慈善周”,引导宗教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台县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役,在宗教界开展“助力脱贫·人间有爱”慈善捐赠活动,为忠孝隆垭村、乐加柏林村、争胜花庙村、曙光柳桂村等贫困户送去慰问物资及慰问费;开展“我为群众做件事”活动,每年各宗教教职人员都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以“爱国爱教爱家乡”为主题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社区“环境保护”“互帮互助”“扶贫帮困”等公益慈善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平武县组织宗教团体负责人到贫困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实地参研,感受贫困山区面貌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需要帮扶的具体措施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以县佛教协会和伊斯兰教协会的名义向全县宗教界发出了《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倡议书》,号召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脱贫攻坚任务,动员信教群众关注贫困问题、支持脱贫攻坚任务,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力所能及地开展扶贫济困、助残养老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

(一)全面压实乡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乡村宗教工作复杂、量大,要促进基层组织的自我建设和自我管理,提高村委会干部对农村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乡村宗教工作纳入村委会成员的年终考核,明确乡村干部的宗教管理职责,提高乡村干部从事宗教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村委会干部要不定期走村入户,体察民众生活,了解村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加大村内法治宣传教育,带领群众学习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

(二)全面提高乡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境外渗透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活动大多出现在部分经济落后、群众文化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农村偏远地区。因此,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既要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大力宣传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的典型,又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农民学习科技文化,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筑牢抵御渗透和打击非法宗教的防线。

(三)充分发挥宗教界参与乡村宗教治理的积极作用。一是鼓励宗教界在弘扬向善向上的社会价值上作出贡献。发挥宗教界在教化育人、引人为善、净化心灵、净化社会道德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可在宗教场所开设“心灵工坊”,举办生活智慧大讲堂、道德讲堂,教育教化信教群众和社会大众,调解矛盾纠纷,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启示和引导农村信众自觉践行互帮互助、诚信友善、孝老爱幼的经典教义精神,自觉把宗教信仰实践与培塑良好家风、民风、乡风结合起来,弘扬社会正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二是鼓励宗教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各宗教教义教规中都有丰富的生态理念和思想。要进一步发挥宗教界在倡导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的作用,开展文明敬香、文明燃香、禁烧禁燃高香、大蜡、纸钱,规范放生,推进绿色宗教场所、生态寺观教堂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引导宗教界在生态种植、助力生态产业发展,推动构建全社会共享共行的生态伦理上发挥作用,参与养生、康养、医养产业,打造传统中医药馆、康养体验馆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可发挥佛教农禅并重等特点,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注入农禅文化等元素,将佛道教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华传统美德等融通于当地产业文化,提升观赏性和附加值,为农旅一体提供文化内核。三是鼓励宗教界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作出贡献。在宗教界持续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引导宗教界积极同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宗教思想作斗争,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给广大信教群众。引导宗教界主动配合党委、政府推进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在防范邪教和宗教极端思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宗教界积极服务回馈社会,主动抓好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参与扶贫救灾、捐资助学、慈善公益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养老院、爱心诊所、义诊室、关爱室,在流浪乞讨人员劝返、危重症人员开导、困难家庭及人员关爱、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调节等社会治理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绵阳市委统战部

2022年7月18日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