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8410557/202002-00004 主题分类: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0-02-18
文号: 绵府[2020]8号 关键词: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2020-02-18 12:15文章来源: 网站管理
字体:【    】 打印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绵府〔2020〕8号

2019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圆满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川委发〔2016〕25号)要求,现将绵阳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公开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

(一)健全党的领导机制。机构改革后,我市调整充实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善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示范引领14个县市区(园区)、295个乡镇(街道)参照市本级做法,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和“一级抓一级”工作制度体系。

(二)落实责任履职尽责。市委先后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绵委发〔2017〕6号)、《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绵委办发〔2017〕21号)、《市委常委会带头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深化法治实践的意见》(绵委发〔2018〕22号),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绩效考核、财政预算保障,列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和晋升条件。市政府制定法治政府“两个”规则,印发《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工作台帐》(绵府法组办〔2019〕6号)、《绵阳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绵府办发〔2019〕22号),定期向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委、市人大汇报工作,听取指导意见,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发展。

(三)聚焦问题群策群力。各级紧盯一核两翼三区协同、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保护等重点法治保障工作,常态化召开形势分析研判会、工作部署推进会、法治恳谈座谈会,研究部署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各有关部门相继印发依法保障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安定等工作措施和方案,有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深化改革,政府依法全面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一)深化机构改革。及时制定出台34家政府工作部门“三定”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法定职责,厘清职责边界,为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组织机构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市领导牵头的86个专项改革方案和20项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办结率100%、评议率100%、满意率100%。取消、调整、合并市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29项,取消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11项。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一窗综合出件”新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来回跑”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开展了“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法治营商环境专项督察活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全面实施清单管理。公布《绵阳市市级单位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绵府法〔2015〕88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绵市发改函〔2019〕425号)和《绵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绵财综〔2019〕2号),深入开展“政治规矩不可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洁身自好不可藐视”行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促使政府公开公正、廉洁高效落实。

(四)全面加强市场监管。落实“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全程网办”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市场主体登记实现便利化。首创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开办时间压减至2个工作日。规范“双随机一公开”,创新建立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三大监管体系”。启动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创建示范消费街道30条,打造全省一流的消费环境。

(五)全面强化生态保护。狠抓《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川府发〔2018〕21号)贯彻实施,深入开展“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推行问题整改“清单制+责任制+督考制”措施,提升环评审批效率,落实生态保护“零容忍”制度,政府依法全面履职到位。

三、加强立法,制度质量建设全面提高

(一)加强立法保障。健全党领导政府立法机制,建立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和10个联系点,构建“立法工作者、业务一线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三结合起草模式,为拓宽群众参与立法搭建了工作制度平台。

(二)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研究制定《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公布实施《绵阳市物业管理条例》(市人大2019年第2号公告),认真完成2020年立法项目征集工作。

(三)提高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37号)要求,坚持把合法性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和重要环节,创新“4+12”审查模式并得到司法厅肯定。年内受理审查重大行政决策288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280件,撤回8件;向上级备案3件,报备率、合格率、及时率均达100%。受理规范性文件备案42件,备案14件,不予备案25件,正在办理3件。

(四)强化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转发《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裁决法律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绵府法组办〔2019〕3 号),组织全市对涉及产权保护、商标、生态环境保护、证明事项、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进行认真清理,清理772件。

(五)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稳步推进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切实落实律师参与政府决策和培训教育制度,全市三级政府及其部门、直属单位法律顾问聘请率分别达100%、90%。

四、规范行为,行政执法效能全面提升

(一)强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探索建立园区行政服务便民示范区,健全完善行政权力清单。

(二)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绵府办发〔2019〕24号)、《关于推行“先辅导再整改后执法”行政执法模式的指导意见》(绵司法发〔2019〕33号)等文件,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制度,1732人通过执法培训合格考核,审核执法证件363个,年审186个。

(三)开展“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探索建立拖欠民工工资、网络套贷、电信诈骗等社会乱象专项治理清单,健全“教科书式执法”规程,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标准,落实“五规范”“三标准”,受理行政调解26641件,调解成功24022件,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促进了公正文明执法。

五、加强监督,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

(一)自觉接受人大、民主、司法监督。办理人大建议255件、政协提案37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定期向市委、市人大报告,并向市政协和公众通报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支持法检“两院”工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执行率达100%。

(二)自觉加强行政审计监督。出台《绵阳市市场主体信用行为联合惩戒暂行办法》(绵府办函〔2016〕135号),推动职能部门自查自纠,年度自查、整改率均达100%。出台“两法衔接”工作方案,助推5422件执行积案得以及时清理。落实《绵阳市市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2016—2020年)(绵委办发〔2016〕1号),实施审计项目81个,基本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三)自觉落实政务公开。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截至目前,市本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800余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31件,政务公开工作深入扎实推进。

(四)自觉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依托政务外网探索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监管”“互联网+执法信息公示”等工作平台,方便群众查询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六、完善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明显

(一)构建多元化解机制。印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绵司发〔2019〕3号)、《关于推进工商联、商会、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绵司法发〔2019〕16号)等文件,新建调委会5个,截至2019年11月,排查纠纷14461件,预防纠纷5246件,成功调处26597件,调解成功率98%,涪城区邓启贵同志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公调对接“八位一体”做法被CCTV—12播出,参加全省调解技能大赛获第一名。

(二)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和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范,建立民营企业行政复议“快速通道”,构建行政复议“府院”联席机制,推进“智慧复议”建设,实现全国平台同步办案。年内,市政府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4件,依法受理34件,办结30件,2个行政复议案例入选“四川省十大行政复议典型案例”。

(三)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印发《绵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绵司发〔2017〕92号),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2973个,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96件,帮助群众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0441万元。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新媒体普法和法治微电影大赛、法治创新大赛成为绵阳普法品牌,群众受教率达98.74%。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受理涉黑恶线索2887条,刑事拘留1007人,打掉黑恶犯罪集团(团伙)103个,九类涉恶案件立案489件,移送审查起诉236件799人,判决179件497人。纪检监察机关办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立案234件,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123人。加强律师党建、公证质量检查、司法鉴定能力验证、基层法律服务年审注册,办理刑事民商案件15015件、公证21647件、司法鉴定3289件、非诉法律服务5584件。印发《绵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绵司法发〔2019〕38号),处罚违法违规社区矫正人员88例,收监24例,截至2019年11月安置帮教刑满释放人员2852人,安置率100%、帮教率100%,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七、逗硬考核,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

(一)明确任务标准。探索实施清单制+台帐制+责任制+报告制+督办制“五制合一”工作法,印发《绵阳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绩效考核细则》(绵法委办发〔2019〕17 号),推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创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作品牌,构建“六权治本”机制,推进“六大发展”。

(二)强力推进示范创建。印发《绵阳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绵法委办发〔2019〕13号)等文件,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国家版权示范市、省级科技城法治示范小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市级“九大”法治示范创建,择优申报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4个、单项示范创建4个,表扬命名了782个市级合格单位。

(三)强化督导检验。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的通知》(绵法委办发〔2019〕24号),开展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各1次,整改提升工作滞后、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等事项4件,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

八、强化宣传,特色亮点工作全面呈现

(一)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支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积极创办《案与法》《法在身边》《左零右社》等电视电台法治栏目8个播出169期,播发《“掌上”立案“四川微法院”绵阳上线》等23条新闻被央视采用,出台《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三十六条硬措施》被《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登。

(二)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创新政务网、社会网融合机制,建立法治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跨国电信诈骗 终究难逃法网》等500余条信息获网友好评。

(三)发挥自媒体作用。引导个人微博、微信群、QQ群,转发宪法法律解读和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保护等标语,做强了法治政府建设。

2020年,我市将严格按照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努力推进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法治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整体提升,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20年2月18日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