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内要闻

服务"五市战略"贡献金融力量
——绵阳金融业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报道系列之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篇

发布日期: 2024-01-22 来源: 绵阳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活要素 兴产业 绵阳绘出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悠悠冬日暖,绵阳景如画。

徜徉绵阳大地,城乡面貌的“调色盘”绚烂缤纷,广袤田园与喧嚣市井交织,井然有序。漫步城区,三江相交汇,绿水绕城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科技创新蓄势赋能,城市功能加速升级;迈入乡村,沃野织锦绣,田园花果香,条条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勃勃,美丽乡村串珠成链。

这幅融合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图景离不开金融的杠杆作用、引导作用和支撑作用。2023年,市金融工作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推动更多资金投入以农业农村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搭建平台畅通银企融资信息

构建城乡一体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关键在于要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联结点,搭建联结农业农村客户、农村资源要素互通共享、场景深度融合的服务生态圈。

发展有需求,对接需精准。近两年来,市金融工作局常态化召开金融支持涉农产业投融资推介会,开展涉农金融政策及产品宣讲,提升农户对金融惠农政策的知晓度;定期收集农业企业、涉农项目融资需求,及时推介至金融机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村镇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各类农村主体的融资需求;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深入开展“一镇一经理、一片一行长”金融甘露促振兴行动,围绕“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将金融服务带到乡村,助力村集体经济“消薄”;依托“绵阳金辉”党建品牌和金融系统党建联盟,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强和地方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和工作联动,成立县、镇、村三级联合工作组,帮助提升村级组织的能动性和组织力。

下沉服务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在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发挥网点优势,下沉金融服务,持续优化贫困地区农村网点网络;指导金融机构建设集小额取现、物流、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民综合服务站;畅通农村地区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打造“石椅羌寨”等“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示范场景”;围绕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美丽乡村等乡镇地域特色,丰富移动支付便民场景应用;开展支付服务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村地区老年人、农民等群体支付便利度。

此外,还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引导、金融部门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农村信用建档评价范围;加强评定结果运用,推动金融机构采取“整村授信”融资模式加强信用村信贷支持;不断完善涉农经营主体、农户等信用信息采集、更新和共享机制,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

精准施策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绵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围绕“兴产业、活要素、优服务、强治理”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近年来,市金融工作局在服务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尝试和探索,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推动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

针对涉农领域涌现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市金融工作局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开发更多适合涉农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将农村“沉睡资产”转化为银行信贷资金;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猪活体质押贷款”“麦冬贷”“蜀兴农贷”“裕农快贷”等金融产品,特别是发挥我市作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优势,在全省率先推出“绵州农房增信贷”产品;探索创新“农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信贷模式,建立“粮食收购风险基金”担保模式,推广“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融资模式;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乡村振兴的保险产品,鼓励地方政府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扩品、增量、提标”,探索“保险+期货”模式;支持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创新推出防返贫险、定期寿险等适合农村市场销售的保险产品;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额度,细化涉农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办法,提高“三农”领域的获贷率;推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扩大规模,优化风险补偿方式;充分发挥农担公司作用,在风险可控下逐步提高业务覆盖面和普惠性。

此外,市金融工作局还积极开展涉农企业上市培育,引导社会资本入乡。包括鼓励社会资本聚焦现代种业等优势比较突出的产业链条,支持“台沃科技”“铁骑力士食品”等农业领域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新希望六合”等龙头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绵阳市分行:

多领域全覆盖书写城乡融合发展金融“答卷”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绵阳市分行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围绕扩投资、带就业、促发展,持续创新金融模式、提升服务能力,2023年累计获批贷款316亿元,投放贷款116亿元,连续第三年投放超百亿元,将金融“活水”灌溉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撬动城乡发展双向奔赴,助力美丽乡村、富裕乡村从蓝图和愿景变为现实。

赋能“新赛道”“贷”动产业发展

2023年5月,绵阳市安州区光伏产业园,随着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项目一期第一条生产线贯通,首片“绵阳造”光伏电池片正式下线。而项目自2022年5月签约,到2022年10月正式开建,再到首片电池产品下线仅用时7个月。

项目跑出“加速度”,得益于金融“东风”的赋能。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第一时间对接,市县两级行成立项目推进专班,多次开展项目座谈,现场解难点、排堵点,实现项目高效审批落地,已投放贷款超7亿元,助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如今,园区建设已粗具规模,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提供4000余个岗位,助力农村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化,同时,创新推动“光伏+”模式,进一步整合产、学、研、企优质资源,对于推进农村能源革命、保障农村地区能源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和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打好“民生牌”护航健康安全

既要为“新赛道”提供动力,也要为民生保障提供助力。走进即将竣工的江油市中医医疗康养项目改建疗养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农发行江油市支行近3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江油市中医医疗康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江油市医疗康养服务设施条件,助力区域医疗康养事业发展。

助力医疗发展缩小了城乡间医疗水平的差距,而护航“舌尖”上的安全则将惠及更多群众。

随着绵阳经济快速发展,辖区内逐渐发展成长起来一大批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加工企业,但是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土地等诸多因素,多数企业还在城郊接合部、城市角落或是狭小作坊里生产加工,面临着食品卫生安全不达标、环保问题不过关、产能规模跟不上等困难。对此,我市提出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布局,打造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和产地初加工园区。

农发行绵阳市分行紧跟政府战略部署,为项目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办贷通道,迅速实现该项目审批落地,获批贷款7亿元并实现投放超2亿元,支持科技城食品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打破乡、村、组、户界限,带动农产品供、产、销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整合物流资源,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效率,提升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靓出“高颜值”绘就融合蓝图

要加快城乡融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污染防治、补齐农村环境突出短板,势在必行。

在盐亭,农发行盐亭县支行获批贷款近5亿元已实现贷款投放1亿元,用于支持盐亭县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在梓潼,农发行梓潼县支行投入政策性金融资金近3亿元支持梓潼县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项目建设……随着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城乡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既要推动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更要助力形成城乡深度融合经济生活圈,农发行北川支行在实践中蹚出了“美丽经济”的发展路径。

北川是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民族文化,北川文化综合提升项目启动。得悉情况后,农发行北川支行针对北川文化综合提升项目成立专班,政银企共同应对和解决项目各环节焦点难题,最终该项目获批贷款超3亿元,并实现投放0.7亿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据悉,该项目通过打造集历史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形成业态丰富的城乡深度融合经济生活圈,预计带动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将进一步促进县域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相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让城乡融合发展拥有更强的后劲和更美的底色。

绵阳市商业银行:

增活力添动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插上金融“翅膀”

“资金及时到位了,雨污水泵站建设项目可以顺利推进了。”绵阳雨污清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道。近日,绵阳市商业银行经开区支行向该公司创新定制出贷款期限为15年的项目贷款方案并综合授信1.7亿元,主要用于该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各项支出,助力整治市区涪江上游段的污水直排、防洪排涝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这是绵阳市商业银行发挥机构优势、积极创新的金融产品之一,也是其以强劲金融力量“贷”动乡村振兴、助力绵阳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赋能擦亮城乡发展“生态底色”

城乡接合片区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乡经济的接合部,也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对接点。

我市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还未建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导致污水依靠自然水体乱排放,对涪江等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部分用地高程低于草溪河洪水位,导致雨季来临时,雨水汇集在片区较低地块无法排出,形成内涝,不仅影响到交通,而且会威胁周边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改变现状,彻底整治污水直排、防洪排涝问题,我市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雨污水泵站建设工程项目。

由于该项目是市政民生工程,无法进行在建工程抵押,且社会资本方绵阳雨污清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担保能力较弱,所提供抵押物无法覆盖贷款额度。为此,绵阳市商业银行主动联系,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多次与市财政局、市重点办、市住建委等政府部门开会沟通,共同研讨项目融资建设方案。通过对项目深入调查,分析该项目贷款期限需15年,但绵阳市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一般最长期限不超过10年,针对此情况,该行组织相关条线对该问题多次研究,制定出贷款期限为15年的项目贷款方案,最终成功向雨污水泵站建设工程PPP项目综合授信1.7亿元,目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已发放贷款1.6亿元。

据悉,该项目实施后将大大减少绵阳市区涪江上游段的污染物,可净化水体,降低污水处理费用,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城市旅游价值;水质改善后,可用于下游农业灌溉及水产养殖,增加农业收入;可逐步有效治理水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突破新皂-永兴片区、青义片区、小枧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跃上新台阶。

精准滴灌畅通农村金融“毛细血管”

今年以来,绵阳市商业银行坚持“地方经济助力银行”市场定位,主动顺应农村社会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持续下沉人员、资金和渠道,将“党建+金融服务”工作与城乡融合、乡村治理、农业农村改革等紧密联系起来,疏通堵点、破解难题,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农业主体方面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

针对生猪养殖重点领域,该行细化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相关政策,按季开展生猪贷款情况监测,通过推广养殖E贷、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等创新业务合作模式,解决了广大养殖户的启动资金瓶颈问题,提高了农户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支持生猪产业贷款余额3.01亿元。

针对种植业,该行从贷款额度、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多要素创新,不断“贷”动重点种植业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为4户绵阳市重点种业企业提供9035万元授信额度支持,均为民营企业,其中:大型企业2户、小型企业2户。

截至2023年12月末,绵阳市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6.7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22.29%。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14.6亿元、农户贷款7.45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217.38亿元、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1.77亿元。

不仅如此,在金融支持乡村企业过程中,绵阳市商业银行还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不断争取政策、优化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梓潼君辉膨润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得益于绵阳市商业银行梓潼支行逐年为其下调融资成本,优化担保措施,该公司每年减负近10万元,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了助力。

先行探路振兴城乡融合“共富经济”

当前,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农村的“睡眠资产”制约了农村活力释放,制约了城乡融合步伐。下一步,绵阳市商业银行将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在助推农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有效配置到前景好的农村经济项目上,以普惠金融系列产品为抓手,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让村里的“睡眠资产”变成“活资本”,探索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在完善制度建设方面,该行将结合党中央、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等各项政策规定,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立足点,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切入点,以缓解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着力点,加强行对于涉农、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梳理完善工作流程。

在产品及服务创新方面,该行将加强同税务、农业、工商等部门协作,针对普惠涉农信贷对象短、频、急、广、季节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低成本、易推广、量体裁衣式的农村金融产品,形成普惠涉农信贷产品体系。同时,逐步推出线上专属涉农产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送码入户、一键贷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此外,该行将围绕全面保障粮食和重点农产品有效供给、“6+10”现代农业体系、“23610”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1311”种业强市建设、“三品”工程、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全力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城乡融合一盘大棋,亟待先行者落子破局。绵阳市商业银行将继续探路先行,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落地见效,让城与乡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迎头赶上,让美丽乡村、富裕乡村从蓝图和愿景变为现实。

(记者 唐甜)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