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概况 > 绵阳年鉴 > 绵阳年鉴2009

贸 易

发布日期:2010-05-17 00:00文章来源: 绵阳市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国内贸易

��        

��【概况】   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4亿元,增长11.1%,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省8.5个百分点。全年呈现“U”字型发展态势,一季度受物价指数较高的影响,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较快。因汶川特大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影响,消费下滑严重。7月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社会消费呈现恢复态势。“十一”黄金周期间,商业零售企业消费旺盛。

��

��【灾区市场商品供应和过冬物资储备】   组织11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骨干企业设置帐篷商店426个,建设板房商店38个,出动送货车辆5万余车(次),行程400余万公里,到达全市173个乡镇,做好大米、植物油、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销售2500多个品种,保证了灾区近80万人口的物资供应。

��

��【城乡市场销售回落】   城市市场实现销售105亿元,增长12.7%,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166.4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

��

��【批发零售业销售增长】   全市批发贸易业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增长26.7%;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额175.2亿元,增长9.2%,同比回落6.9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9.7亿元,增长9.5%,同比回落12.9个百分点。

��

��【副食品商业】   全市共有各类酒厂358家,批发企业144家,零售企业2597家,从业人员4513人,酒类年产总量23.256万吨。其中:白酒7.256万吨,啤酒14万吨,总销量23.256万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76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9家,产量21.25万吨,占91%;销量21.16万吨,占91%;销售收入16.15亿元,占81.7%。全市全年发放酒类随附单502家,其中生产企业358家,批发企业144家。全市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5555家,其中生产企业358家,批发企业127家,零售企业3854家,餐饮企业746家,酒吧234家,其他146家。

��

��【肉食品商业】   完成全市448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确定8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为全市样板企业,开展日常监测。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个。

��

��【“家电下乡”试点有序推进】   11户“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在全市9个县市区有备案网点共714个,县、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100%,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生产、流通、维修服务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建立;全年共销售补贴产品 7.27万台(部),销售总金额1.07亿元,农民兑付补贴1010万元,补贴兑付率69.26%,百户农民平均购买5.6台(部),备案网点平均销售量100.9台(部),居全省前列;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亿多元,解决就业4000余万人。

��

��【物价指数回落】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涨幅比上年回落0.8%,低于全省0.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6%,居住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7%。    (丁明勇)

��

��

��粮油购销

��【概况】   2008年全市获准从事粮食收购的各类经营主体共789户,比上年的760户增加29户,增加3.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47户,占6%;民营及个体企业742户,占94%。全年社会粮食收购总量为70.5万吨,比2007年多购1.7万吨,增长2.5%;收购油菜籽13.5万吨,比2007年少购9.5万吨,减少41%。全年社会粮食销售总量为67.7万吨,比2007年增加1.2万吨,增幅为1.8%;销售油菜籽(油折籽)11.7万吨,比2007年少销10.9万吨,减幅为48%。

��

��【粮油系统地震损失】   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全市粮食系统53个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受灾,因灾遇难46人,伤残职工及其家属170人。北川羌族自治县县粮食局6任局长均全部遇难,该县粮食系统资产整体毁灭。平武县粮食系统资产毁损严重。市粮食局办公楼墙裂梁断,被鉴定为“停止使用”。全市粮食系统受损仓库4721幢,仓(罐)容102.9万吨,损失金额11.9亿元;粮油购销附属设施损失金额4.8亿元;粮油损失17794吨,损失金额0.3亿元;办公楼损失13.2万平方米,损失金额2.5亿元;其他损失7.8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7.3亿元。

��

��【确保灾区粮油供应】   13日上午,市粮食局紧急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在第一时间借支市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2.15万吨用于救灾。同时,及时向省粮食局汇报灾区粮油需求量,争取中央储备粮投放绵阳。中央分三批无偿划拨绵阳市救灾粮原粮计划188042.94吨、食用油5130.65吨。全市还累计接收捐赠成品粮10621.332吨及2461袋、食用油537.173吨及2046件。灾难发生初期,全市3个极重灾县的20多个乡镇路断桥垮,灾区群众陷入缺粮境地。危难之际,市粮食局从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送粮突击队,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紧急向极重灾区运送救灾粮油,有的还绕道上千公里把救命粮送到灾区群众手中。据统计,市粮食局组织给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等极重灾区运送粮油的车辆达700多台(部),安排押运人员150余人(部),运送粮食3694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粮食供应网络全面瘫痪的情况下,市粮食局筹措资金先后在桂溪、擂鼓、香泉、陈家坝组建了粮油供应站,解决了极重灾区粮油短期储存难和组织分发难等现实问题。灾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全市粮食部门按照国务院对“三无”人员每人每天供应0.5公斤成品粮的政策,采取本地组织加工和市外调入成品粮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向全市2568970名救助对象发放救灾成品粮11.82万吨、食用油5079吨。同时,还向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群众安置点、灾民临时救助点、救援人员等无偿供应粮食5030吨、食用油435吨,供应在绵部队成品粮489吨、食用油30吨,使灾区的军需民食得到有效保障。

��为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 粮食部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等极重灾县高寒边远山区设置储粮点79个,设供应网点89个,共储备越冬粮食5080吨、食用油508吨,让灾区有粮可供、有店售粮。

��

��【国有粮食企业稳定市场】   在抓好救灾粮供应的同时,全市粮食部门针对灾后口粮消费者剧增、供应难度加大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的粮油经营户快速恢复供应网点,保证正常营业,搞好社会粮油日常供应。震后第2天,在国有粮食企业的带动下,社会粮油经营户相继开门营业。到第4天,绵阳城区就有100多家粮油供应网点恢复营业,粮油价格保持了震前水平,充分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

��2008年,占全市6%的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粮油41万吨,销售粮油39.1万吨,粮油购销总量达到80. 1万吨,占全社会粮油购销总量的58%,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得到显现。

��

��【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规范灾年粮油市场。2008年,全市共出动粮食执法人员2644人(次),检查粮食经营户3199户(次),共查处涉粮案件210起,其中实施罚款处罚166件,罚款金额1.06万元,未出现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使大灾之年没有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现象,确保了灾后粮油价格平稳、粮油市场秩序井然。

��

��【震损仓库应急维修】   为及时修复地震受损仓库,保粮护粮,并满足农民的售粮要求,震后第一时间,市粮食局抢抓了震损仓库的应急维修工作,组织灾区粮食企业自筹资金360多万元,对80余处危重仓房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紧急维修。7月份,省粮食局安排应急维修工作后,全市粮食部门在全面普查各地仓库受损情况、了解维修需求的基础上,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规范操作的原则,全面展开了仓库应急维修工作。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全市地震受损仓库应急维修工作全部结束,并接受了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全市共安排应急维修资金3455万元,维修仓容30万吨,为确保储粮安全奠定了基础。

��

��【编制重建规划】   市粮食局从河南工业大学请来专家,在全面调研、科学评估、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遵循设计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实施、资源统一整合以及适度超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的思路,编制出《绵阳市粮食系统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该《规划》计划用二到三年的时间,从粮食仓储、物流、粮食市场、购销网络、军供网点、应急、质检、粮食信息化等八个方面入手,在全市构建新的粮食流通体系,以进一步提升绵阳粮食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全市粮食系统有153个项目正式进入国家发改委《灾后重建专项规划》,投资额13.1亿元。市本级对重建项目进行打捆整合,集中实施“绵阳粮食物流中心” 和“川西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两个重点项目。项目占地450亩,计划投资5亿元。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市粮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抽调得力人员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在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2008年12月26日,两个重点项目在涪城区龙门镇“川西北农产品物流园区”隆重开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粮食局局长亲自为项目铲土奠基。以高新粮油购销公司为业主单位的“绵阳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和以高水农副产品批发公司为业主的“川西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分别落地涪城区新皂镇和龙门镇,工程建设拉开序幕。

��

��【开展粮食助农、惠农活动】   2008年助农增收达到39634万元。在粮食收购中设置网点3200处,准备仓容38.1万吨,组织粮食经纪人进村入户收粮,节省农村劳力,执行优质优价政策,使全市农民从粮油收购价格提高中增收32804万元;发展优质粮油,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订单收购优质粮油3. 28万吨,助农增收5420万元;推广科学储粮,帮助农户新建示范小粮仓1661个,为农户减损增收28多万元;发展粮食银行,无偿代农储粮2.2万吨,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和节省自建小粮仓资金1300万元;开办农村粮油超市和便民连锁经营店499个,组织放心粮油进乡村活动,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结对帮扶,全市粮食部门定点联系帮扶村38个,为帮扶村提供资金和物资折款82万元。 

��(赵      白虎政)

��石油商业

��【概况】   中国石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销售分公司在绵阳境内的唯一直属机构,是绵阳成品油市场主渠道供应商,肩负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公司内设10个职能部门,下辖绵阳、梓潼、江油、三台、安北、盐亭、平武7个片区,2座油库,加油(气)站74座,在岗员工798人。2008年全市汽柴油表观消费量30万吨,公司市场占有率为83.33%,实现销售收入14.71亿元,上缴税金2,417万元。

��

��【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2008年,市场供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油绵阳销售分公司坚持“科学营销创效益,参与竞争促销售,强化管理谋发展,保障供应稳市场”的基本思路,科学决策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政策,狠抓资源购进落实,千方百计保证“冰雪灾害”袭击、抗震救灾、“三夏”、“奥运”等特殊时期全市成品油平稳供应。尤其在“512”地震期间,公司精心组织油品供应,全力确保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平武等重灾区和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程用油。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引导大客户和重点客户的消费理念,切实保证全市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客户的油品供应。

��

��【抗灾自救有序开展】    汶川特大地震给中油绵阳销售分公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震灾发生后,公司立即作出应对,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展开抗灾自救,第一时间搜救失踪人员和转移受灾员工,及时搭建应急帐篷、简易棚屋和活动板房,大力开展“送温暖”系列活动,对受灾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为地震中遇难人员办理工伤赔付、抚恤金、丧葬费、子女生活困难补助费等善后事宜,确保了关键时刻的队伍团结和人心凝聚。

��

��【灾后重建稳步推进】   汶川特大地震后,中油绵阳销售分公司将灾后重建视为第一要务,举全公司之力,认真谋划重建蓝图,积极启动各项工作。震后冒险深入灾区排查受灾情况,认真开展受损建筑物的鉴定评估和方案设计,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落实内部责任,完成灾后重建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编制,不断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

��【建设发展速度加快】   2008年,中油绵阳销售分公司针对公司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制约企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利用震后形成的环境优势,全力抓好网点项目建设。公司对所属油库和加油加气站进行技术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全力争夺高速公路和城市新区的网点;加快对城市新区网络的布局工作。公司不断增强网点的功能和质量,使网络布局持续得到优化,为绵阳市整体城市规划作出了积极贡献。

��

��【管理科学化程度提高】   公司积极推进科学化管理,全面进行挖潜增效,财务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信息化“四项工程”建设加快反应速度,监督职能强化管理控制,新《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筑牢企业安全屏障,营销成本持续降低,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上升。

��

��【安全环保形势进一步好转】   公司抓住2月份省公司在绵阳召开全省2008年安全环保仓储工作会议的机遇,狠抓制度建设及现场规范管理,加大“反违章禁令”执行力度,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HSE体系建设,有效杜绝了经营中的各类安全风险。汶川特大地震后,众多库站一线员工在特殊环境下熟练地运用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积极做好灾害应急抢险,确保地震期间未发生任何次生灾害事故。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公司全面强化库站安全监管,与武警、公安、社区进行库站联防,维护了公司所处市区重要区域网点周边环境的稳定,实现安全工作零事故。

��(刘代彬)

��盐  

��【灾后保障有力】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盐业公司反应迅速、果断决策,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迅速在城区设置食盐临时供应点11个,保障灾后食盐的需求。抢修机器设备,保证日库存数,严防出现恐慌抢购和哄抬食盐价格的行为,公司为重灾区空投食盐16吨,安排救灾物资58.86吨。切实加强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全面启动恢复重建,抓紧时间维修、加固,确保工作安全和恢复正常营业。

��

��【经营业绩继续增长】   2008年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08年全司总销量81914吨,其中纸塑袋盐销售35568吨,上升43.24%;口盐销售占销售总量51.72%,其中高附加值盐品占口盐销售86.19%。

��

��【规范盐业市场】   继续坚持盐政驻厂监控,按照省盐局的统一安排,派员到乐山、自贡参加驻厂监控,同时坚持对蓬莱盐厂驻厂执法。认真开展两碱工业盐运输途中的抽查和运达后的临收工作,并制定了《绵阳盐政处两碱工业盐网络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管理规定》,不定期对两地两碱盐网上监控情况进行抽查,对网上监控操作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严格行业盐管理 ,进一步规范代理批发商的经营行为。搞好全年盐政市场检查工作,确保市场稳定,全年共安排了4次大的市场检查行动。依法加强对食盐市场的管理检查,积极参加国家发改委部署的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对食盐市场的整顿检查力度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宣传活动。

��

��【巩固食盐专营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2008年食盐专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盐业运销企业的任务加重,一方面严格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管好市场,保证为人民供应合格的碘盐。绵阳市合格碘盐食用率99%,加碘盐覆盖率99.6%,碘盐合格率100%,名列全省前茅。  (杜   科)

��烟草专卖、专营

��【卷烟销售总量再创新高】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大灾不减目标,努力多做贡献,争做抗震救灾亮点企业”的总体要求,绵阳烟草通过优化经济运行结构,深化网建全面提升,严格专卖监督管理,强化企业规范运作,加快恢复重建步伐,确保了大灾之年卷烟销量的持续攀升。2008年共销售卷烟135364箱(5万支/箱),同比增长3.23%;百牌号卷烟销售134154.93箱,占总量的99.11%;名优卷烟销售126898.41箱,占总销售的93.75%;单箱销售收入13438.96元,同比增长10.48%;实现税利3.39亿元,同比增长15.36%;利润总额2.66亿元,同比增长15.91%;税金总额7283.94万元(不含所得税),同比增长13.40%;费用水平6.57%,同比下降1.1%。企业内涵式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卷烟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绵阳烟草认真履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责,始终坚持“内管外打,守土有责,守土有绩”的方针,2008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专卖队伍建设、加强灾后市场监管、强化灾后证照管理,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和占有率,维护了大灾之年正常的卷烟经营秩序。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卷烟违法案件1336起;查扣各类违法卷烟近160箱;查获50万元~100万元案件2起,100万元以上案件1起;治安拘留1人,刑事拘留1人 ,逮捕2人,判刑2人;罚没款35.86万元;全市卷烟市场净化率达到98.4%,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向社会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开展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先后2次走进绵阳广播电台直播间利用电波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有效的维护了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烟草损失情况】   汶川特大地震致使绵阳烟草共8名职工遇难,11名职工家属遇难,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局综合楼完全坍塌,江油、三台、梓潼、平武4个县级局办公楼震成危房,企业账面资产净损失600余万元,职工个人财产损失950余万元。

��(蒋珊珊)

��餐饮业

��【餐饮业小幅增长】   2008年,全市餐饮(含住宿)实现营业额59.7亿元,同比增长9.5%,较上年降低12.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增长3.1%。

��

��【一批重点餐饮企业发展壮大】   四川老字号餐饮企业――四维餐饮公司总资产4000多万元,营业面积逾4万平方米,员工总数2700余名,2008年营业收入近1.2亿元。四川森林雨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拥有5家直营管理店,20余家加盟连锁店,职工1800余人,经营面积达26000平方米,2008年营业收入1.4亿元。“蒋记豆花”公司有跨省市直营店6家,加盟店5家,总经营面积16500余平方米,员工500人,2008年,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四海香餐饮公司总资产1000多万元,营业面积逾2万平方米,员工总数800余名,2008年营业收入2600多万元。

��

��【名特小吃荟萃】   绵阳境内的窝窝店包子、席凉粉、罐罐鸡、菜豆花、梓潼片粉、梓潼酥饼、锅盔等名小吃各具特色,成为餐饮业的一大特色。

��

��【绵阳餐饮饭店业协会成立】   2008年8月27日成立了绵阳餐饮饭店业协会。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出任协会会长。协会内设餐饮技术交流委员会、宾馆饭店业委员会、名厨及厨师长委员会等8个分支机构。协会现有单位会员185家,个人会员85人。

��

��【餐饮人才培训】   2008年11月5日,绵阳市餐饮饭店业协会邀请中国餐饮“六常法”管理创始人邵德春教授专程到绵阳对餐饮企业的总厨、厨师长、大堂经理、门店经理200余人进行管理培训。(丁明勇)

��供销合作社商业

��【概况】   截至2008年底,全系统资产总额76257万元,比上年77679万元减少142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1820万元,比上年43142万元减少1322万元,固定资产33425万元,比上年34537万元减少1112万元;负债总额54534万元,同比减少3673万元;所有者权益21723万元,同比减少2251万元。全年经营服务总值32.9亿元,其中基层社7.1亿元;购进总额7.1亿元,其中基层社2.1亿元;销售总额11.6亿元,其中基层社4.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直接收购农副产品3.2亿元,售给农民生产资料3亿元。年内,系统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工作重点是: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以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开展市县基企业实体的重组;抓紧发展、规范各类专合组织;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群体上访处置化解工作。

��

��【继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继续抓好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年内按标准新建的20个“农资农家店”通过了验收。农资网络体系除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重灾区正在加快恢复外,已覆盖到各镇乡。

��市宝源、生源公司在绵阳城区大型社区开展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的规划和布局;一些县级供销社通过市、县联合和自组实体,正逐步恢复废旧回收业务;市生源公司已在三台、梓潼、江油等地设立报废汽车经营点。梓潼县供销社以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为依托,经商务部门授权承担了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备案登记和日常管理工作,并通过整合70多个经营业主,组建了县级再生资源经营龙头企业――鸿锌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市大丰贸易公司以股权收购方式重组了市吉庆日杂公司,将以其承担市级经营企业的职能和对省外产品实行统一经营,同时积极参与平武、北川羌族自治县烟花爆竹经营实体、网络体系和业务经营的恢复重建。

��在参与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上台阶建设中,全系统共推荐上报8个项目,其中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2个、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

��年内,全系统共巩固、发展连锁经营企业26户,恢复重建配送中心21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3500多个,其中改造、新建日用消费品网点20多个、农资服务网点1100多个、再生资源收购网点210个。

��

��【购销农业生产资料6.35亿元】   全年购进农业生产资料3.25亿元,销售3.10亿元。其中购、销化肥42.27万吨、农药8487吨、农用薄膜2126吨。

��

��【市内化肥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大春用肥货源紧张】   从2007年11月开始,化肥价格持续攀升,至8月中旬达到最高点。其中尿素零售价由1750元/吨上涨至2601元/吨,碳酸氢铵由530元/吨上涨至810元/吨,普通过磷酸钙由500元/吨上涨至889元/吨,氯化钾由2700元/吨上涨至5221元/吨,复合肥由1100元/吨上涨至1794元/吨。涨幅是2003年11月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以来最大的一次,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无法执行。

��受年初雪灾导致国内生产企业产量减少、出口增加、汶川特大地震对生产和经营的影响、化肥淡季储备不足、政府最高限价等诸多因素影响,进入5月以后的大春用肥季节,全市化肥在价格涨幅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货源依然较长时间偏紧,部分地方曾出现氮肥脱销。通过全市供销社积极争取和组织救灾化肥、鼓励企业积极经营,加上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限价措施采取灵活态度、受国家关税政策影响化肥出口锐减,九月以后货源逐渐充足。

��

��【市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意见】   7月14日,市政府以绵府发〔2008〕15号文件,下发《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到“十一五”末的发展目标;出台了注册登记、政府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项目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办理和人才引进、法律扶持等8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

��【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5个】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到2008年底,全市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5个。全市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计826个,比上年增加71个,其中种植业411个,养殖业349个。专合组织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228个市级重点专合组织实现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42.4亿元,为农民实现商品收入38.7亿元;全市有9个专合组织列入全省“千点示范”农民专合组织,获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90万元。

��

��【仙联农机代耕代种助收专业合作社成立】   2008年9月11日,原定于5月13日正式成立,因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推迟的“绵阳市仙联农机代耕代种助收专业合作社”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在游仙区街子乡正式挂牌。该合作社由市供销社牵头,游仙、盐亭、安县供销社共同投资入股,吸收20余户带机入社的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主要开展机收、机耕、机种等农机作业。该社5月初就已购回首批农业机械,“512”地震后为支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迅速开展试营业,5月中旬又紧急购回5台旋耕机投入使用。几个月来,共出动机具3万余台(次),为灾农收割小麦2万多亩,其中免费收割500余亩,优惠价收割5000余亩;为农民翻耕田地、抢栽抢插水稻各万余亩,机收水稻近2万亩。

��

��【举办全市首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   2008年9月4~10日,在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全市首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培训班由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市供销社承办。参加培训的学员124名,来自各县市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营销大户。在6天培训时间中,按照农产品经纪人中级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培训内容包括农产品营销、储运、质量鉴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师资来自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农科所、绵阳高级技工学校和市国税、工商等部门。经考试考评,合格者获得了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国家劳动部门统一印制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

��【市政府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008年1月18日,市政府以绵府函〔2008〕14号文件印发了《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从2008年2月18日(公布之日起30日后)开始正式实施。《办法》共19条,对再生资源的定义及具体种类,管理部门及各自的职能,行业协会及职责,网点规划,申领营业执照和备案,再生资源市场和回收站点的设立及规划、标志、着装、价格、衡量、车辆、管理等七统一要求,禁止收购的物品,赃物及其嫌疑物品的报告,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定义及回收的治安管理,环境污染,公平交易,接受监管,罚则等作了明确规定。

��

��【积极处置原市属企业职工群体上访】   2007年11月上旬开始,市供销社原下属的农资、棉麻、日杂、土产、回收、花园、翻胎、车队等8个企业已通过经济补偿置换身份的下岗分流人员及少部分退休和内退人员,采取不断投送书面材料、多次集体联合到市供销社机关和上级行政单位群体上访、聚集等方式,提出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资产流失、评估不实、企业资产归属有问题从而侵犯了职工利益、解除劳动关系补偿太低标准缺乏依据、改制程序有问题、改制的政策依据和执行文件有误、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保障金性质和归属、部分人员生活困难等若干上访诉求。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多次当面听取上访职工的意见,市供销社承担了大量具体工作。年内,市委、市政府领导召集研究处理上访有关问题专题会议13次以上;就群众反映的问题召开公开答复会议3次;成立由市政府钟乐海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委农办为组长单位,市纪委(监察局)、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法制办、市供销社、市发改委、市信访局、市劳动社保局、市民政局、市审计局、市公安局、涪城区政府、游仙区政府为成员单位的“解决市供销社企业改制问题群众上访工作组”,下设政策法规研究、资产评估清理核实和解决群众生活困难3个工作小组;3个工作小组在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的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9月5日市政府又决定将资产清查转为由市审计局对8个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专项审计调查;9月8日,由省信访办、省供销社监察法制处组成的省信访督导组到绵阳当面听取了上访群众代表的意见,对改制政策、改制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标准、资产流失、社保交费额度、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问题当面给予了答复,其中肯定了绵阳在市供销社直属企业改制中适用政策没有问题。

��

��【灾后损失情况】    汶川特大地震,全系统遇难、失踪21人(北川县联社机关14人,平武7人),受伤18人。北川羌族自治县县联社8名在职工作人员,仅有3人幸存。因条件所限和情况特殊,北川羌族自治县已改制的原所属公司、基层供销社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伤亡、失踪情况均未统计在内,平武统计数据也不完整。全市供销社系统生产、经营服务和办公、教学、住宅等房屋毁损面积69万多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8939万元。

��

��【帮助灾区恢复生产】   518日,市供销社组织运送100吨化肥至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支援当地开展生产自救;20日,通过省政府落实辖区内3000吨尿素货源并及时调运至灾区;23日,又报经全国总社向国家发改委落实5000吨尿素指标。64日起,市供销社农资 公司与川天化联合组织1000多吨尿素到平武、安县、三台等地,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向农民直销。

��

��【安置北川高级职业中学师生】   汶川特大地震将位于曲山镇茅坝上街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高级职业中学夷为平地,师生遇难109人(教师15人,学生94名),无家可归的师生被全部临时转移至九洲体育馆避难。

��5月19日,北川职中校长李影来到市供销社所属位于游仙区治平路的绵阳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求助,希望为北川职中提供过渡性的避难和复课场所,学校领导班子当即决定同意并表示欢迎。

��5月21日,北川职中的300余名师生被安全接到学校,成人中专校为他们举行了简短、热情的欢迎仪式。

��为安置好北川羌族自治县来的师生,成人中专校及其股东、市供销社及其所属企业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条件。天泰集团公司为北川职中师生搭建帐篷1000多平方米;天泰集团公司、虹源棉麻公司、联锋公司等为北川职中捐助了6万多元的现金及食品、生活用品、500套课桌椅等生活必需品。

��为帮助北川职中师生尽快从阴影中摆脱出来,顺利渡过最困难的时期,成人中专校与北川职中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在后勤工作方面主动、优先为北川职中师生考虑、提前安排,尽学校所能达到的条件为北川职中师生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师生购置餐具和提供饭卡,按照教师200元/月,学生150元/月的定期按时发给生活补助费;节日期间,两校师生一起共同组织晚会等活动。

��截至2008年底,北川高级职中的师生们仍然在成人中专校内继续工作、学习和生活。

��

��【19个项目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    汶川特大地震后,共有19个项目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规划投资总额59320万元,5000万元以上规划投资项目5个。其中列入恢复重建市场服务体系专项规划项目18个,规划投资50320万元;列入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项目1个,规划投资9000万元。18个市场服务体系专项规划项目中,包括县级农资和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项目11个,市、县商品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项目6个,化肥储备库项目1个。列入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项目的是市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  (邓   勇)

��集市贸易

��【创新市场监管理念】   各级工商部门以“整顿、规范、服务、诚信”为主线,认真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和“红盾护农”执法行动,加强对各类市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平武、江油等地市场设施遭受了重大损失,各级工商部门把加强市场日常监管、维护灾后市场稳定成为贯穿市场监管工作的两条主线。全市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31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 293个,生产资料市场18个,绵阳市高水蔬菜水产批发市场等商品成交额上亿元的市场有14个。

��

��【市场制度建设】   各级工商部门依托监管模式改革,依靠当地政府和市场开办单位的支持,大力推进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三化”建设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全年共确立省、市、县“三化”试点示范市场138个,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全市有十余个市场的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大部分尚未恢复经营。地震后各级工商部门紧紧依靠政府和企业多头筹措资金,全市规划建设了9个应急市场,共计10000余平方米,以缓解灾区群众买难卖难问题。为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符合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市场建设上,继续坚持市场布局与城市建设同步、市场建设与城市管理同步、市场培育与经济建设发展同步、市场发展与市场监管同步。在市场监管上,以粮食、肉类、蔬菜、儿童食品等商品为重点,通过“把住市场准入关、强化市场主体管理责任、推行市场预警制度、落实猪肉质量检测制度”等措施,严查食品来源和商品质量,防止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导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

��

��【市场网点布局】   各级工商部门积极参与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支持新区及居民区兴建满足人民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支持、鼓励现有市场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区内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一批工业消费品专业市场陆续建成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汽车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市现有专业新车销售市场3个,旧车销售市场1个,年销售车辆3.6万余辆,年成交额17.6 亿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全市现有大中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5个,年成交额达8亿余元。在生产资料市场中木材、建材辅材、钢材等商品的购销两旺及相关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成为绵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业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物流企业总仓储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物流从业人员12000余人;货运车辆22358 台,载货吨位51927吨;火车站铁路货场年吞吐能力287.7万吨,集装箱货场年吞吐能力88.8万吨;全市有4条主要通航河流,航道里程645.79公里。有5个港口,256个码头,拥有各类泊位289个,水运客运周转量139万人公里,水运货运周转量52万吨公里。有保税仓库一个,面积为2200平方米。

��

��【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全市有注册物流企业106家,其中开展物流业务的有32家。四川长虹民生物流、绵阳富临物流、绵阳凯达物流、四川中邮物流绵阳分公司、中远空运等5家物流企业规模列居物流企业前列。(丁明勇)

��外贸与交往

��        

��【概况】   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1.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6%;进口总额6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出口额居全省市州第三位。从县市区出口情况看,科技城管委会出口62446万美元(含代理出口,下同),涪城区出口16500万美元;梓潼县出口5800万美元;江油市出口4000万美元;游仙区出口3900万美元;安县出口3500万美元;三台县出口2900万美元;盐亭县出口510万美元;北川羌族自治县出口422万美元;平武县出口138万美元。

��

��【出口主体队伍壮大】   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400户。其中,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0户。出口超过10000万美元的企业2户,分别是九洲电器集团公司出口1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4%;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出口1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9%。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户,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户。

��

��【出口产品多元化】   出口产品涉及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和服装纺织等五大类,电视机、空调、数字卫星接收机、绝缘材料、芥酸酰胺、毕克草、印花布、服装、汽车配件、钢材、电子元器件、冻猪肉、中药材等成为出口支柱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0%,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7%。

��

��【出口国家(地区)范围扩大】   出口国家(地区)达到130个,对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出口额分别是:28216万美元、10679万美元、3961万美元、3105万美元、7137万美元、2078万美元。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欧盟、韩国、俄罗斯等地;2008年出口范围新增柬埔寨、扎伊尔、阿塞拜疆、苏里南、尼泊尔、冰岛、马其顿、卢森堡等12个国家(地区)。

��

��【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建设】   2008年完成“绵阳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综合服务网”(简称“综合服务网”)项目。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九洲公司两大“公共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长虹的“出口电器产品检测试验室”通过验收,年内对成都阿尔卡特、成都吉锐等国内90余家企业的产品进行了6127次项目检测。九洲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试验检测中心”对成都灵华维电子、成都泰格微电子、内江607所等30余户企业的产品进行了300余次检测。  (丁明勇)

��

��

��

��

��

��

��对外经济合作

��【概况】   2008年,外经工作全面完成下达目标。全市共向境外派遣各类工种劳务2357人(次),同比增长36.5%,完成目标135%。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240万美元,同比增长140%,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120%;企业境外投资1827万美元,实现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突破。

��

��【外派劳务规模扩大】   2008年,结合惠民行动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完成了江油市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县(建筑类)申报,并获得省商务厅批复。向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芬兰、俄罗斯、安哥拉、以色列、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地区)输出机械、电子、农牧业、建筑等8个大类工种劳务。全市9个县市区、园区均有境外劳务输出的实绩,江油、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和涪城成为主要劳务输出地。

��

��【外派劳务培训】   2008年,加强了外派劳务人员技能、语言、法律、外事等方面培训,共组织各类外派劳务业务培训班6期,共培训280人(次),强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获权企业员工培训,通过选聘、送培、自学等方式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上档升级。

��

��【外派劳务公司及中介机构管理】   指导监督外经企业按规定落实出国务工人员综合保险,加强外派劳务招收备案审查,规范外派劳务公司、中介机构组织的从业行为,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务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派劳务经营企业、中介机构组织管理。

��

��【企业境外投资增多】   2008年,全市对外投资加快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全市境外投资企业3家,分别是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独资方式在捷克投资950万美元,以合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投资800万美元生产销售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梓潼昌华公司以独资方式在肯尼亚投资77万美元从事房地产开发。(丁明勇)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概况】   2008年,绵阳检验检疫局共计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2859批,同比下降15.19%,货值15324万美元,同比增长7.45%。另检验出境货物运输包装238批。其中检验检疫出口商品2667批,同比下降13.72% ,货值10879万美元,同比下降2.71% ;检验检疫进口商品192批,同比下降31.43%,货值4445 万美元,同比增长44.32% 。经检验检疫发现不合格出口商品9批,货值90万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0.31%和0.59%;检出不合格进口商品2批,货值44万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1.42%和0.99%。累计签发证书4322份。对不合格出口商品9批签发不合格通知单,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90万美元;对不合格进口商品2批签发了索赔证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4万美元。签发各种优惠原产地证明书338份,签证金额3192.92万美元、一般原产地证明书143份、签证金额1091.62万美元。

��

��【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绵阳检验检疫局于2008年3月至10月对辖区内全部4家出口服装企业和1家木制家具企业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与这5家出口企业100%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0%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加强有害生物疫情控制;建立了原料、成品批次的溯源制度;建立木制品及木家具产品出口企业原材料及成品符合性抽测验证制度。同时,为了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市检验检疫局制定了相关企业的后续监管细则,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

��【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一类企业的现场考核】    2008年8月,由四川检验检疫局和绵阳检验检疫局组织的考核小组依据《四川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和被考核方的质量手册,对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和试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考核,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检验检疫分类管理一类企业的现场考核。

��

��【绵阳产竹纤维首次出口新加坡】    绵阳检验检疫局积极服务受灾企业灾后重建,通过采取现场指导、帮助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等措施,大力帮扶安县永盛天然竹纤维厂顺利通过检疫卫生注册考核,使该企业首批价值1.75万美元的竹纤维于2008年8月27日顺利出口新加坡,实现了绵阳竹纤维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

��【与绵阳市农业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2008年9月10日,绵阳检验检疫局与绵阳市农业局签订《扩大绵阳农产品出口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议定内容,为了推动绵阳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双方将在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化生产过程和出口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实施绵阳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努力提高绵阳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快速处置“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绵阳检验检疫局立即对辖区内所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排查可能存在的三聚氰胺污染风险和隐患,并于2008年9月18日成立了出口重点敏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组, 9月19~20日分别对绵阳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出口重点敏感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查,该项工作获得四川检验检疫局出口重点敏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查组的肯定。

��

��【正式入驻绵阳出口加工区】   2008年10月14日,绵阳检验检疫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为区内企业普思电子公司签发了第一份出境货物通关单,标志着绵阳检验检疫局办事处正式入驻绵阳出口加工区并开始运行,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加便利迅捷的检验检疫通关服务。

��

��【与绵阳市商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2008年10月16日,绵阳检验检疫局与绵阳市商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副市长万连坡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合作备忘录》议定内容,双方将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以技术指导为基础,以依法科学把关、监管有效为原则,建立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机制,在进出口信息资源共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企业出口品牌推广、具体业务领域拓展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努力提高绵阳市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首次签发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原产地证书】   2008年11月,绵阳检验检疫局为江油天安矿业有限公司出口新西兰的大理石签发了绵阳辖区首份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实现绵阳检验检疫局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零的突破。

��

��【恢复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   2008年12月,绵阳局对辖区内10批进出境集装箱进行了检验检疫,并对其中32个进出境集装箱实施了卫生除害处理,标志着绵阳辖区内的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全面恢复,保证了在绵阳进出境的集装箱不携带和传播病媒等有害生物,有力保障了国门安全。

��

��【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   2008年,绵阳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在规划发展和业务开拓及检测能力建设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检测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规划发展方面,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配合省局有关部门,完成了实验室的基建改造方案及规划设计和出口加工区热处理、熏蒸消毒以及生物媒介检疫实验室的规划和设计。在业务开拓和检测能力建设方面,利用技术优势,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抽查工作;积极引导、协助出口企业快速建立较为完善的日常自控监测体系;创造条件开展了三聚氰胺等敏感项目的检测,实验室的检测项目、设备使用率、自检率、检出率等重要指标均大幅提高。 (蔡   辉)

��

��

��绵阳海关

��【概况】   2008年绵阳关区实现外贸总值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51.7%,高于同期全省46.1%的整体增速。其中进口总值6.48亿美元,增长66.7%,高于全省46.2%的整体增速,出口6.52亿美元,增长39.3%,低于全省46.0%的整体增速。绵阳关区外贸总额占四川省外贸总值的6.5%,较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值占四川省外贸进口值的7%,较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出口总值占四川省外贸出口值的6.1%,下降0.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居成都、德阳之后,列四川省第三位。全年绵阳海关实际监管进出口总值5.78亿美元,增长55%,其中进口5.05亿美元,增长65%,出口0.73亿美元,增长7%;监管进出口货物4.11万吨,货运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进口货物1.71万吨,增长39%,出口货物2.4万吨,增长1%。

��

��【推进业务改革整合工作】   11月24日完成搬迁工作,业务改革整合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业务改革整合,将原有业务与出口加工区、公共保税仓业务整合统一,规范到一个监管现场,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了绵阳海关把关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

��【加强风险管理】   强化风险分析理念,进一步整合风险、内控、预警三个平台,坚持开好月监管例会、季度风险分析会及业务例会,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单证交叉检查,分管业务关长在出口加工区和综合监管平台驻点靠前指挥,各业务科长带头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小问题不出科、大问题不出关”。同时,还针对业务改革、金融海啸以及大企业陆续实行集团化经营等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分析海关管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制定应对举措。

��

��【提高海关税收征管质量】   加大对绿通道货物的归类审核及红通道货物的归类复核;强化对易出错商品的归类审核,确保同品名同型号商品归类的准确和一致性;在监管方面利用现场海关见“货”、见“单”、见“人”的优势,加强货物在实际进出口环节的验估工作;根据关区进出口货物实际情况,加强对IT类、电子类商品的归类及价格的审核,重点对关区初次进口的商品、涉税金额较大的商品、减免税货物、特殊贸易方式进口货物等加大审核、复核力度,进行适时布控,确保监管到位、税款应收尽收;四是加大对特殊贸易方式如货样广告品、进口免费提供修理物品等货物的价格审核。通过加强单证复核,纠正因数量少报、价格错报及币制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报关差错,共计补征税款6.8万元,确保了绵阳海关在成都海关税收征管质量量化考核中名列前茅。

��

��【全面提高监管水平】   在企业管理方面,完成企业类别调整工作,强化企业分类管理。在加工贸易方面,继续实施并完善到期手册预警制度,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建立监控台账,加强综合核查,严格控制手册延期,确保了到期核销率、核销及时率及核销结案率达到100%。在减免税管理方面,加强审查审核,确保了单证规范、审批依据准确。总署全年对绵阳海关14票减免税进行了质量抽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在稽查方面,先后对利尔化学等四家企业,以及涉及粮食、钢铁等出口敏感商品的七家企业开展了专项稽查,完成了总署和总关布置的各项奥运安保任务。在实际监管方面,坚持业务主办制和双人作业,进出口货物查验率、查获率指标达到了总关要求。

��

��【做好灾后保障工作】   主动联系长虹、启明星、九洲、普思、三台固锐等主要进出口企业,及时协调解决监管设备转移等困难和问题。在汶川特大地震当日至6月30日40多天时间里,绵阳海关共接受企业申报506单,货物2388吨,货值6065万美元。办理减免税57份,审批货值1256万美元,减免关税、增值税1870万元。先后组织志愿突击队为抗震救灾先遣部队搬运、发放食品,为灾区搬运、分发捐赠物资等活动;承担救灾驻镇部队150名官兵的后勤服务工作。

��

��【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汶川特大地震,关区进出口总值200万美元以上30家企业直接经济损失36.1亿,间接经济损失13.78亿元,18家企业减少了生产和销售计划。为了帮助企业早日恢复重建,绵阳海关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不同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海关作用。同时,积极参与地方重建。绵阳海关灾后重建联系点是游仙区建华乡雨凤村,关党组多次到该村调研,与乡村干部商议农房建设具体方案。

��

��【努力提高通关效率】   严格履行通关服务承诺,根据企业分类管理制度,针对关区国营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较多的情况,将通关优惠政策用足用活。海关作业时间由过去的12小时下降为1.5小时左右,海关作业24小时完成率大幅提高。有效防范报关差错,提高报关质量。1~11月共受理申报报关单6217单,删改200单,报关单删改率仅为3.2%。加强网上支付宣传推介工作,采取网上支付方式缴纳税款的企业已由长虹电器股份公司一家增加为长虹网络、长虹器件及虹欧公司等多家企业。积极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加强与口岸海关联系沟通,不断拓展转关渠道。2008年4月16日,开通与南京龙潭保税物流中心的区域通关进口通关模式,1~11月共办理157单,均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PDP屏及LCD屏,货值5185万美元,征收两税7518万元。这是绵阳海关首次开通区域通关进口通关模式,对绵阳海关推动跨关区特殊区域“直通式”通关模式积累了经验。

��

��【开展主要企业、重大项目跟踪服务】

��   针对产业转移、灾后重建、金融海啸等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总关提出的海关支持科技城承接产业转移6项措施、支持灾后重建9项措施、支持扩大内需10项措施,对主要企业、重大项目提出个性化服务举措,实施跟踪服务。跟踪的主要企业有长虹、九洲、普思、启明星、攀长钢等,跟踪的主要项目有PDP、LED、华瑞汽车。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出口加工区加快发展。

��

��商会活动

��【切实做好灾后服务】   截至唐家山堰塞湖险情解除,共为企业办理一般原产地证45份,出口金额388.38万美元,办理单据认证12份,代办领事认证11份,代办商事认证7份,领事认证及商事认证23份,确保了灾后企业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结汇。并及时对各出口企业下发《关于为我市企业出具地震灾情证明的通知》,为绵阳市南山印染等企业办理了地震灾情证明书,帮助企业挽回损失70万美元,避免了企业无法按时履约而被客户索赔,有效帮助了出口企业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10月27日,由商会和市投促局牵头承办的“四川・绵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推介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主题,集中推介了灾后绵阳拥有的机遇和优势,突出宣传了引资新政策和重建项目,充分展现了绵阳承接产业转移的积极姿态,展示了绵阳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大会集中签约45个项目,签约金额115.44亿元,为灾后重建美好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

��【经贸交流活动】   全年共组织绵阳市企业和有关单位共 397家、767人(次),参加各类中外经贸交流与合作活动共计42次,其中展博会8次,经贸交流洽谈会26次,培训会2次,其他活动6次。由贸促会联系和邀请前来参加经贸交流与合作活动和与绵阳市企业洽谈经贸合作事项的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4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外客商共93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筹备、组展、参展、参会等组织工作。绵阳市共有近300家企业(单位)、600余人参展参会,展位面积达1644平方米,成功签约项目125个,引资285.1亿元,实现贸易签约1.8亿元。长虹等9项产品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

��

��【开拓东南亚市场】   发动和组织绵阳市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有针对性地参加在东南亚南亚举办的各类展博会和经贸洽谈会,并以此为平台打开国际市场。邀请四川省开拓东南亚领导小组、泰国投资委员会到绵阳市向企业推介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商情商机,鼓励长虹、九洲、新晨动力等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全年共收集、整理、推出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项目40个,提供东南亚南亚市场相关信息240条。全年新增培育出口东南亚企业2家,直接促成绵阳市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出口额达48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0万美元。

��

��【促进企业对外贸易】   全年共签发出口货物一般原产地证书691 份,对装箱单、商业发票、动植物检验单等单据认证148 份,代办国际商事认证95份,领事认证128 份, ATA单证册6份,共计1068份,货值6200万美元。新增出具地震灾情证明业务、代办人力不可抗证明书业务和代办SGS认证业务。

��

��【利用信息联络扩大对外开放】   建立绵阳市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全年为企业提供信息1000余条,包装、推出引资项目75个;在巩固绵阳贸促会会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个贸促机构、商会团体、金融单位和工商企业建立的商务信息合作关系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了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加拿大贝祥投资集团、英国戴德梁行公司、英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局、澳大利亚国际商会等一批新的合作伙伴;重点加强与国家总会、四川省贸促会、山东省贸促会以及香港投资推广署、英中贸易协会、加中贸易理事会、泰国投资委员会等机构的联系,并就一些项目开展广泛合作;邀请接待泰国投资委员会代表团、英中贸易协会代表团、英国戴德梁行成都分公司、加拿大贝祥投资集团西南地区代表到绵阳与长虹集团、长虹网络科技、九洲、启明星磷化工、长兴、光友等企业就产品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进行了交流洽谈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王   豫)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贸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