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概况 > 绵阳年鉴 > 绵阳年鉴2006

经济环境

发布日期:2018-10-10 16:27文章来源: 绵阳市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概况】  2005年,全市抓住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努力干好“十件大事”,以科技城建设为契机,继续推动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44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2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07亿元,增长�16.7%�。

��【科技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3亿元,增长15.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05.93�亿元,增长24.2%,工业在科技城GDP中的占比达到50%,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3亿元,增长63.22%。一批新的重大建设项目不断开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新的提升。

��【投资、出口、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4.44亿元,增长10.7%,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4.84亿元,增长28.9%,房地产投资完成28.99亿元,增长15.7%。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教育设施、生态建设、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投资依然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实现外贸出口6亿美元,增长15.4%;全年引进项目达982个,到位外资1.1亿美元,增长23%;到位内资105亿元,增长�40.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005年,绵阳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走出了发展最困难的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8.14亿元,增长24.8%,增速在全省6个工业城市中排第二位;绵阳在阔别6年后,首次荣获全省工业发展二等奖。区市县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涪城区、高新区、北川、平武增幅高达30%以上。运行质量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净利润12.47亿元,与上年净亏损34.38亿元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实现利税27.23亿元;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5.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6.6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发展出现新的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34136,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全市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周期。一是农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建成4.67hm2优质粮食产业化基地、1.33hm2种子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年加工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个,新发展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个。二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5户创百亿企业快速发展。5户创百亿企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22.33亿元,同比增长21.35%,其中,长虹集团产销两旺,实现产值141.37亿元,增长22.7%,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21户,达到66户,一年的新增数量,是绵阳建国以来亿元企业总数的1/3,重点工业企业已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规模以上企业突破500户。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92户,达到505户。全市工业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对个别骨干企业的过分依赖程度显著降低。三是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全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45.07亿元,增长25%。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所有制结构及资本结构调整情况】  2005年全市企业法人单位共有5388个,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占35%,私营企业占45.5%,股份制企业占�3.2%�,外商投资企业占0.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3%。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09.22亿元,同比增长�17.4%�。

��【2006年经济发展预测】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内外环境均有利于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将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宽松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其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外资西移、内资西进”,为绵阳不断拓展资源配置空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契机。再次,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发展。第四,《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省委、省政府也把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写入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绵阳经济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绵阳将重点抓好5户创百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做大做强61户重点工业企业,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大力扶持县域经济成长,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拉动内需;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建成投用和招商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将再上新台阶,从而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夯实坚实的基础。因此,预计全市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2%左右的增长,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00元和2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幅度预计保持在3%以内。

�由于绵阳市经济发展受区位因素及历史积淀影响较大,全市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属于投资拉动型。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项目带动”战略,握紧“两个拳头”抓发展,强力推进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努力扩大投资总规模,加快126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不断优化、拓宽投融资渠道;同时,内外资对绵阳经济发展也持乐观态度,资金流入顺畅,一批重大项目和园区即将落户绵阳。预计全市2006年投资总额将达到180亿元以上,增幅可达20%左右。(杨朝辉)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全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情况】  2005年前,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让和公司制改造等措施先后完成了改制。到2005年底,资产关系在市国资委的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共10户。其中:从事投资控股的企业1户(绵投控股公司)、从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1户(武引水利集团公司)、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8户(长虹集团、九洲集团、华丰集团、矿机集团、双马集团、燃气集团、涪江有限电厂、丝绸总公司)。2005年底,这10户企业累计资产总额�237.04�亿元,负债总额123.88亿元,净资产60.50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91.03亿元,实现利润4.97亿元,上缴税金6.51亿元。

��【长虹公司组建五个合资公司】  长虹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已经形成,通过剥离辅业,对外招商引资,现已组建5个合资公司,即:与上海朝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了四川长虹朝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8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虹公司出资1020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57%;与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虹公司出资21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35%;与吴盛刚等合资组建了四川长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80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虹公司出资178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9.5%;与邓鹏等合资组建了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虹公司出资49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8%;与深圳得润电子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绵阳虹润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长虹公司出资7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以上合资公司均以完成工商注册,运行情况良好。此外,另有4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抓好重点项目的推进,如长虹CRTPDP(与南韩合作)、空调压缩机(与台湾合作)等。

��【华丰公司债转股方案审查通过】  积极推进债转股工作,华丰公司债转股方案已经中国华融资产公司总部审查通过,1.34亿的债转股项目已签署正式协议;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年内与中国航空二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长征火箭股份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公司等企业多次接触和谈判,特别是长征火箭和航天电器两个公司的高层领导亲自到华丰公司考察后,明确提出了战略合作意向和重组的基本方案,目前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九洲公司多方合作创建百亿企业】  九洲创建百亿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方案已经制定;积极推进战略合作,实施扩张经营战略,壮大集团经营规模,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进行合作的工作进展顺利,九洲公司在航管领域方面,积极寻求与意大利、巴西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在LED产品方面,积极调研和选择国内外优势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深圳九洲公司与欧洲某知名公司成功签定年销售50万台数字机的意向性协议,涉及DVB-SDVB-T的四个产品,同时,在深圳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中的NDSCA机顶盒协议供货供应商招标中,深圳九洲公司中标,成功与深圳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确保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如九洲公司的500万台DVB接收机(机顶盒)、九洲国际软件园等。

��【认真做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工作】  做好了所属企业国有资本及其运营情况的统计、分析;组织开展市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2004年度的业绩考核和效绩评价;完成经营者年薪兑现方案的拟订、报批和兑现的各项工作;燃气公司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已经完成,产权清理报告已报市政府。

��【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  根据国家国资委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国有产权的登记换证工作。承办市府交办的县、市区成立国有独资投资公司的审核工作。完成市属东材企业集团、方向机总厂、双马投资集团国有产权转让项目的审核报批工作。坚持企业监事会制度、财务状况月报制度、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审核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加强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管,促进了国有产权交易的规范运作。

��【开展国有资产转让履约情况的清理工作】  市国资委成立工作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开展调查摸底,落实清理责任,建立督查责任制,截至年底,涉及市级7个部门、20余个转让项目的清理工作已全面展开。

��【调查处理一批企业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  双马投资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协议的报批工作已全面启动;临园宾馆拍卖后转让余款的回收已重新落实了责任主体和支付期限;久安公司拍卖后部分工残人员待遇落实和沈家坝宿舍土地的划拨转让问题已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府;驻蓉办和绵阳宾馆资产转让后资产权属证件的办理和资产移交问题已全面完成;东材公司转让后尾款回收、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已落实了处理意见;方向机厂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协议已经签署;燃气集团热电厂职工社保缴费问题的处理意见已报政府审定。

��【协调处理一批不稳定问题】  全面排查不稳定因素,对重点人员建立联系制度,对系统1224名军转干部开展走访慰问。妥善平息了双马双三公司、绵阳方向机厂、涪江有线电厂、绵阳热电公司等职工停工聚集事件。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全年处理信访件151件,解决率达93%;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315人次;承办案件25件,结案率100%。对企业教师和军转干部待遇问题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向政府提交了专项请示。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并报政府批准,解决了原亚太公司职工危房的拆迁和住房问题。

 

投资开发

【概况】  200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150.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完成年目标任务140亿元的107.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4.44亿元,增长1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2%,总量超过更新改造投资,成为城镇投资的领头羊;更新改造累计完成投资44.84亿元,增长28.9%;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8.99亿元,增长�15.7%�。按一、二、三产业划分,分别完成投资2.69亿元、50.93亿元和76.76亿元,增幅分别为37.5%20.5%14.6%

�城镇投资仍然是投资主体,农村投资增幅较大。城镇投资完成�130.37�亿元,增长17.2%,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86.7%。农村投资完成19.95亿元,增长54.5%,比城镇投资快�37.3�个百分点。

�列入考核的14个县级单位(9个区市县、5个园区)全部呈增长趋势,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全部完成年目标考核任务。科技城范围投资增幅结束了几年来一直处于10%以下徘徊的局面,达到21.2%。游仙区增长42.7%,完成计划的111.5%;江油市增长�34.6%�,完成计划的110.7%;涪城区增长25.6%,完成计划的127.9%;梓潼县增长22.9%,完成计划的�111.3%�;平武县增长22.3%,完成计划的100%;北川县增长20.99%,完成计划的�104.1%�;三台县增长18.8%,完成计划的108.1%;盐亭县增长�17.9%�,完成计划的106.9%;安县增长17.3%,完成计划的105.2%。经开区增长18.3%,完成计划的105.4%;仙海区增长15%,完成计划的�102.4%�;高新区增长14.4%,完成计划的101.6%;科创区增长12.4%,完成计划的100%,农科区增长11.6%,完成计划的�100.3%�。6个市级行业部门完成投资计划均在90%以上。市交通局所属项目完成10.62亿元,完成计划的212.3%;市农办完成3.09亿元,完成计划的154.3%;市教育局所属项目完成4.59亿元,完成计划的153%;市水务局所属项目完成10.95亿元,完成计划的95.2%;市卫生局完成1.99亿元,完成计划的94.8%

��【大中型投资项目建设顺利】  计划投资在4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8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6.72亿元,占投资完成额的44.4%。列入2005年目标考核“四个一批”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数77个(含17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85.7亿元。其中:江电四期、科技城区间快速通道一期、九洲体育馆等22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大中型项目陆续收尾竣工,将对绵阳科技城发挥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武引二期、涪江水能开发、城乡电网改造、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长虹3G手机、攀长钢50t棒材生产线等33个加快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4亿元;绵江快速通道、绵遂高速公路、三大公路、吴家渡电站、富乐山国际酒店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一批科技城重点建设项目正陆续加紧前期准备工作,成绵峨铁路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前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将进一步推动绵阳科技城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泛珠三角”开发示范园暨绵阳出口加工区顺利落户绵阳。四川双马集团成功改制,引进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法国拉法基集团对其并购,并实现国有股权溢价转让,新公司3年内将计划投资近3亿元,对现有的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改,在4~6年内规划投资近8亿元,新建日产5000t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

��【中央和省安排资金有力推动全市投资】  2005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国债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一批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一年来,通过积极努力,全市全年共到位中央、省专项资金近5.7亿元,大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政府多次举办银政企项目融资洽谈会,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邀请开行、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与绵阳签订银政企合作协议,积极促使已签订的授信资金到位。全市引进内资项目982个,到位资金105亿元,增长40.7%。引进国内资金投向工业的比重达到51.8%。实际合同利用外资2.08亿美元,增长5%;实际到位外资1.12亿美元,增长23%

��【房地产投资增长15.7%  2005年,绵阳市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消费需求。全市城区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继续增长。近几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但房地产开发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明显,其实质在于稳定市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99亿元,增长15.7%

2005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582435m217438套(新开工面积1265092m29407套)。其中:普通商品房施工面积1432119m211694套;电梯住宅施工面积643748m25338套;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7954m2216套;别墅施工面积47636m2190套(栋)。商品用房施工面积341273m2,写字间施工面积38486m2,其他物业施工面积61219m2

2005年竣工面积1500817m2,其中:普通商品房面积1180951m29648套;商品用房面积147974m2,写字间面积8767m2,其他用房面积15958m2

200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68218m2,销售金额250129万元。在绵阳楼市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精品楼盘、大盘、名盘,2005年销售前十名,十大名盘占了6位,销售面积33m2,销售金额6.7亿元。(林  伟)

国内经济技术合作

【概况】  全年,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组织参加了投资贸易洽谈会4次,实现商品交易额97.6亿元,其中西交会84.5亿元;引进经济技术投资合作项目302个,协议引资297.4亿元,其中绵阳市112个,协议引资49.8亿元。市经和办除帮助各区市县、园区巧搭平台,推荐投资者,帮助引资引智外,还直接谈成招进投资项目4个,协议引资4.75亿元,到位内资7200万元,外资85万美元。新建友好城市1个,友好区县3个。

��【区域经济合作再创新局面】  4月6至9日,第九届中国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行,各区市县、园区、市级部门和企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绵阳市推出招商引资项目300余个,签订投资项目3个,合作项目1个,协议引资5.4亿元;实现商品交易额2.1亿元。42228日,第十届全球采购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举行,各区市县、园区、市级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绵阳市召开“科技城投资说明会”,推出项目220个,达成投资项目11个,协议引资5.8亿元,实现商品交易额6.4亿元。5912日,中国・喀什南亚中亚经贸洽谈暨商品交易会在新疆喀什地区召开,各区市县、园区和绵阳市重点企业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精心包装项目200余个,长虹、九洲、佛泉等公司与巴基斯坦、乌鲁木齐、喀什商家签订彩电销售协议,卫星接收、茶叶经销协议9个,实现商品交易额4.6亿元。92425日,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第十六次会议暨市长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市长唐利民就“全面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西南旅游一体化”在市长论坛上发言,着重对如何加强西南经济区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三个机制,推进“三个一体化”(交通网络、旅游运作、产业发展一体化)进行全方位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接受了央视记者采访。101720日,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联会二十届年会在吴忠市召开,市经协办主任张明桂在年会上代表绵阳市政府作了关于第十七届西交会工作总结报告。

�全年,与成渝两市合作项目45个,协议资金50.7亿元,到位资金8亿元。

�全年,与“三极”区域经济合作项目68个,合作资金171.2亿元,其中与浙江、广东、北京、深圳、上海、江苏合作最为密切,与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合作项目10个,协议资金27.9亿元。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全年,“登门拜访”请商1200多人次;接待来绵考察项目的客商980多人次,除帮助区市县和园区推荐项目和投资商外,还直接洽谈、直接招进投资项目4个。同时竭尽全力做好引进项目的服务工作,鼓励他们做大做强,促成已落户绵阳市的成都置信、四川音乐学院、深国投、中信基投资建设的“芙蓉汉城”、“绵阳艺术学院”、“绵阳商业中心”、“鸿越瑞阁”等项目,2005年又追加投资3.5亿元。充分利用各种区域经贸、会展、领导出访、友好城市交往等时机,先后8次组织区市县、园区有关企业1100余人次走出去,为他们大力宣传推荐企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搭建平台,大唱经贸之戏。通过“3.28”、第十七届西交会、“西洽会”等经贸、会展活动,协助区市县(园区)引进项目130余个,协议引进资金近50亿元。

��【友好城市合作得到新升华】  3月10至18日,受友城邀请,原市政协主席邱文德率区市县、园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温州、杭州、无锡、扬州、连云港、徐汇区7个市区进行友好考察访问;对德力西、正泰、鸥丽斯、科龙、亚星等大型企业进行考察学习。92327日,市长唐利民率区市县、园区主要负责人先后考察广西桂林、南宁、北海三市。着重了解学习他们在城市建设、环境营造、旅游资源开发、繁荣城市、会展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照先进找差距,形成了要高规格、大手笔的规划策划,突出城市建设亮点和特色的共识。

�充分利用绵阳市精心搭建的各种大型活动“舞台”,诚邀友好城市组团并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来这里交流合作。在“3.28”、“西交会”、“世界拳击赛”等大型活动中,有21个友好城市党政代表团先后来绵进行交流活动,增强了来绵投资合作的愿望。

��【会展经济取得新成效】  成功举办第十七届西交会,实现“集聚人气、营造商机、引进资金、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展示绵阳形象”的目标。在会展模式、交易形式、展销方式、客商的组合形式等方面大大创新。交易方式改变以现货交易为主,把投资洽谈、科技、旅游、文化作为主题;在运作模式上,采用“一家搭台、各方参与、大家唱戏”的办会方式,实行由政府主办,企业参与、市场运作、财政补助、节约办会的方法;在展销形式上,采取形象展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相结合;在展馆的设置上,采取室内展示与室外展棚相结合。室内展示主要满足企业对其产品的展销,室外展棚着重满足对个体商户的商业零售。在参展、参会的客商邀请上,打破过去仅限于五省十七方的客商,注重东、中、西部和国内外的结合,特别注重加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西交会参会代表团102个,其中经联会成员方17个;国内其他地区85个。参会客商达到15000人,其中美国、芬兰、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客商1000余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内大企业4500余家。五省十七方组织货源150亿元,实现商品交易额84.5亿元,其中绵阳市60.8亿元。推出项目560多个,共签约265个项目,签约金额286.25亿元,其中,绵阳签约项目74个,签约金额38.53亿元。(覃丽娟)

商标监督管理与保护

【积极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  市工商局制定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方案,把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将侵犯食品、药品、农资、涉外产品商标和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驰(著)名商标、奥林匹克标志等几类商标侵权行为作为打击重点,使行动有目的、有重点得以进行。

��【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市工商局牵头承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街头宣传活动。工商部门宣传的重点是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商标注册的程序、收费;商标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监管职能,我国保护商标知识产权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立场,四川省、绵阳市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实施商标名牌战略的措施、办法、成效,商标权人应如何使用、管理、经营商标,国际、国内商标注册和保护的成功经验及惨痛教训等等,市工商局还印制《商标法》等三种共4.5万份的宣传资料供散发。

��【严厉打击各种商标违法行为】  以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大力宣传商标工作,市县两级工商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种商标违法案件396件,结案381件,罚没款90余万元,并有1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到2005年底,全市的有效注册商标由2003年底的3197件增至3557件,其中农副产品商标由857件增加到960件;并培育了“东方”等8件商标申报四川省著名商标,另有40件商标申报市知名商标,指导“涪城麦冬”等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注册工作,指导“九洲”创中国驰名商标的资料收集及各项准备工作。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取得实效,驰名商标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为切实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保护驰、著名商标权和涉外商标专用权为重点的出版物市场、食品药品、农资产品、建筑辅助材料、商标印制企业、专卖专修直销店等商标监管执法行动,立案查处了侵犯“苹果”、阿迪达斯等服装商标案,假冒“蒙江”牌奶粉案,假冒“长城”葡萄酒、假冒“XO”系列酒案件,侵权“西科”牌杂交水稻粮种案,侵犯涉外农药产品“先正达”商标案件,侵犯“茅台”酒商标权、侵犯“狗不理”商标权、侵权“日丰”PPR管和“奥普”浴霸商标权以及假冒“佳能”等电脑耗材案件396件,结案381件,罚没款90余万元。其中有涉外商标案件113件(含农药案件80件),1件经行政诉讼法院一审已判决维持行政处罚;侵犯驰名商标权益案件96件;侵权农资产品商标权案件93件;没收各种侵权商标标志31000余套,假冒奶粉830袋,侵权服装(鞋)5000套(双),侵权“奥普”浴霸7台,各种假冒(侵权)酒13000余瓶,假冒电脑耗材11000瓶(盒),非法出版的光碟5000张以及两杂种子近百吨。

��【积极处置先正达(中国)注册商标权行政诉讼案】  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商标监管执法人员80余人旁听了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南京红太阳农药厂不服安县工商局认定其产品装潢侵犯先正达(中国)公司图形注册商标权行政诉讼案;庭审活动结束后,省局商标分局调研员赵树健、案件科科长李杰就该行政纠纷中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事实、法律认定、法律适用,特别是商标侵权案的特点向旁听人员作了现场剖析并回答了各地商标监管人员提出的问题。

��【加强企业名称权保护】  依法维护企业名称权,同时注意防范名称权与商标权特别是驰、著名商标权益人的权利相冲突的现象发生,尽量减少两权纠纷;对已出现的纠纷依法予以变更。绵阳市涪城丰谷曲酒厂因其名称使用导致与丰谷酒业有限公司“丰谷”牌省著名商标混淆、误导,4月中旬市工商局强制变更,该企业现在使用的名称中不含“丰谷”二字。

��【大力推进商标注册,积极培育、推荐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  积极向九洲电器有限公司、四川丰谷酒业有限公司和四川一康制药公司宣传驰名商标的创立、认定和保护规定,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均明确表达了时机成熟即刻申报认定驰名商标的愿望,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九洲”商标的创驰名工作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市工商局积极将全市具备条件的四川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剑门”商标、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东方”商标等8户企业的8件商标推荐上报认定的四川省著名商标。同时,全年有40件商标申报参加市知名商标的认定(复审)。

��【切实开展涉外商标保护】  针对绵阳市丰谷酒业公司的“丰谷”商标在香港被他人恶意抢注和四川国豪种业公司的“国豪”商标在越南抢注的问题,主动帮助两企业联系实力商标代理机构分别向港、越商标注册部门提出反对注册意见,现已取得反对香港一企业在香港申请在酒类注册“丰谷”商标的胜利。并据此向两企业制发了《商标注册与保护行政建议书》,敦促相关企业重视商标注册,指导其加强商标保护以及对商标争议、异议提起的时间、程序、要求和途径的熟悉。

��【积极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  培育农副产品的知名、著名商标,推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一方面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向种养殖户(企业)要求,向当地政府建议从政策、财力上支持种养殖大户注册商标,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如三台县古井镇心妙办事处的枇杷种植户侯尚品。在工商部门的协调下,由当地政府支持注册了“心妙”牌枇杷,销售收入翻了一番达13万元。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商标申报知名、著名商标。全市新申请认定和复审认定的市知名商标中,农副产品商标占到57%;推荐申报省著名商标中的农副产品商标达75%。全市现有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约为960件,较上年的857件增长103件,增长率为12%;全市已申请农副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分别是三台县麦冬协会申请的“涪城麦冬”、“蜀汉麦冬”,梓潼县金银花协会申请的“梓潼风橘”,北川县茶业协会申请的“北川茶叶”。(陈洋古  王智勇)

城市产业结构

【概况】  2005年,新一届市委作出推进绵阳发展新跨越的决定,并以“三大要务”为目标,以“十件大事”为着力点,以全力推动工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工业兴市、工业富市”战略,以工业为中心产业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7亿元,占GDP4825亿元的408%,较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685亿元,占GDP的�349%�,较上年上升2.了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2亿元,占GDP363%,较上年上升42个百分点。工业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

��【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均衡】  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04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54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下同)4159%;机械产业完成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936%�,占10.39%;冶金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981%�,占10.57%;医药及食品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2738%,占128%;纺织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1.51%�,占3.62%;建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1608%�,占372%;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9亿元,同比增长�4319%�,占�671%�。在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和巩固其主导地位的同时,其它产业均衡发展,其中,以无机盐和精细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化工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中最为耀眼的亮点。

��【企业规模结构继续改善】  2005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两个拳头”抓工业发展思路,一是大力支持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江电5户创百亿企业的发展,培育绵阳工业的参天大树;二是狠抓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实施了《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培育优势企业群体,打造绵阳工业的一片绿洲。到2005年底,全市已形成过百亿元企业1(长虹),过30亿元企业1(攀长钢),过10亿元企业2(九洲、江电)1亿元以上企业新增21户,达到62户,规模以上企业新增93户,达到505户,合理的企业梯次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产业关联度得到增强】  2005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了打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食品和生物医药、纺织六大产业集群的构想,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长虹配套产业正在快速壮大,九洲软件园建设进展顺利,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呈现出清晰轮廓;新华公司七个整车成功上市,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雏形已成;通过50t棒材、核管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冶金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同时,其他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也有序推进。产业关联度得到提升,产业竞争力得到增强,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12.5�亿元(上年为亏损34.4亿元),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区域结构】  在全力推进科技城建设向“三个中心”的目标不断进取的同时,加大了对区市县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以科技城为中心,将区市县科学地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立足当地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积极调整县域工业结构,支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每个区市县发展12个特色支柱产业,如江油重点发展冶金和建材产业、安县重点发展化工和建材产业、平武重点发展水电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其他各区县也都有自己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2005年,全市县域工业增幅均超过20%,其中,平武增幅达到639%,北川幅达到459%。

��【工业技术结构】  “十五”期间,全市实施国家、省、市技术创新项目398项,其中获得国家、省、市三级资金支持的项目达到124项,有53项实现了技术改造跟进,达到了完全产业化的目的。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76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6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共建企业技术中心38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2个,市级22个;全市工业企业申请专利1500多项,其中,2005年申报专利400项,获得授权32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35%,高于西部各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共有41项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科技部无偿支持科研经费5365万元。工业技术结构不断改善,工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加强市场培育工作】  继续抓了剑南、花园、陶瓷、汽车、蔬菜、装修、钢材、旧货等一批重要市场的培育发展工作,为把专业市场做强做大,经过充分论证,批准花园批发市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该市场年交易额将突破10亿元。针对剑南批发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快对其进行整体改造的步伐,前期工作业已完成,正加紧招商引资工作。针对市场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市场审批程序,加强与规划、工商部门的协调,对申办的专业市场坚持多个职能部门集体汇审,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积极研究市场规范管理、统收税费等办法措施,以引导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和管理水平。

��【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  按照全市流通改革试点方案的安排,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支持双汇等食品加工企业进入城市各大农贸市场、大型社区、重点集镇开办“放心鲜肉店”,扩大有品质保证的猪肉鲜销。目前双汇品牌“鲜肉连锁店”已发展到20个,零售月销量在50t以上,受到市民的欢迎。二是按照商务部要求,引导支持蔬菜、水果经营企业在城市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扩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销售。高水蔬菜批发市场已被推荐上报商务部,争取列入“全国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企业”。

��【推动城市社区商业发展】  按照商务部要求,已基本完成绵阳城区社区商业状况调查,下一步将向商务部申报“全国社区商业示范试点”,并会同民政、规划、工商等部门,推动绵阳城市社区商业规范化发展,以更好地方便城市居民日常消费。

��【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  全市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作为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和省商务厅的工作安排,推荐上报了试点县和试点企业。经商务部批准,涪城区和江油市作为试点县,绵阳互惠超市、江油市汇星实业有限公司、江油市瑞丰农资商贸有限公司和江油市金强农资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试点企业各两家)。各试点县和试点企业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真制定了实施规划。4户企业全年计划新建、改造完成农家店101个,其中村级店19个,乡镇店82个,投资2050.5万元;计划改造企业配送中心2个,投资2500万元。目前,各试点企业正抓紧按照商务部批准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大力推进农家店的新建和改造,以确保年内完成计划任务。

��【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加强流通行政执法】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加大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力度,切实制订生猪、酒类等重点商品市场整治工作方案,加强肉食品和酒类安全信用体系和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宣传教育和专项整治相结合,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特别是全省发生的猪链球菌以及部分省发生禽流感时,坚持日报制度,强化对定点屠宰场检查。全市立案查处生猪屠宰违法案件3起,端掉场外注水窝点2个,取缔非法屠宰点1个,挡获涉嫌注水猪244头,受理落实群众举报电话25次。查处伪造生产日期酒类产品236件,查获劣质白酒17600kg,查处各类有问题瓶装酒3000余瓶。

��【集贸市场平稳运行】  为扩大流通,发展生产,适应绵阳科技城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建设培育的力度,整顿规范市场行为,结合全国、省、市食品放心工程活动,整治规范城区农贸市场。其中市上重点抓了10个大型农贸市场整治检查验收,鼓楼市场、富乐综合市场、花园市场农贸交易区被评为整治工作先进市场。2005年,全市各类市场达到33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20个,生产资料市场16个。在336个市场中,城市市场146个,农村市场190个。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达10个,其中万向汽车城年交易额过10亿元。(罗丰年)

�劳动力市场

�【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  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3566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5704人、“4050”等再就业救助对象47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3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7%,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继续得到保障,并轨出中心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最后2300余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与失业保险并轨;全年为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586.2万元、代缴社保险费660.9万元,没有发生拖欠。

��【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年末全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50个,全年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2422人次(其中,职业介绍成功29788人次);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劳务输出10007人,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综合性职业介绍服务(包括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24302人次,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9885人次。

��【职业培训健康发展】  年末全市技工学校14(其中,国家级高级技工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在校学生15396人,当年招生6300人、毕业4390人;就业训练中心7所,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017人,培训后再就业11502人,培训后再就业率718%;社会培训机构96所,培训学员26200人,培训后就业率70%。

��【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普遍推行】  全年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7685人,其中:初级8660人、中级8039人、高级738人、技师248人。年末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9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372人。

��【社区就业拓展较快】  年末全市社区就业实体9868个,从业人员18481人,其中:失业人员2543人、下岗职工2238;全年新增社区就业实体389个,新安置各类人员5752人。

��【就业服务基础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全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8185册;认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企业60户;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157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64个;配合银行为264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9万元。

��【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和微观决定机制初步形成】  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全市有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4%。

��【劳动用工关系进一步规范,三方协调机制基本建立】  年末全市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25万人,其中:城镇企业17万人、乡镇集体企业1.5万人、私营企业5万人、雇工个体工商户�0.6�万人。全年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1426份,涉及职工14万人。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继续增加】  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31件,比上年上升228%,涉及劳动者631人,审理结案631件,按期结案率100%。年末全市劳动争议仲裁员26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2981人。

��【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各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加大维权力度,在全市范围内重点组织开展了劳动保障法律、社会保险费征缴、禁止使用童工、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88l户,接受举报投诉案件3867件,其中:立案1213件,结案1190件,结案率98%,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服装费等经济损失247903万余元。年末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1个、劳动保障监察大队7个。(王劲松)

 

人才市场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流动】  全年共举办人才集市199场,入场单位4583家次,进场人次达15万多人次。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举办“绵阳市2005届大中专毕业生迎春双选会暨人才交流大会”和“绵阳市2005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参与了人事部和省人事厅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积极开展网上代理招聘和代理求职服务,为210家单位办理网上选才3446人,截至200512月底科技城人才网站访问总量达145万人次,全年净增访问量68万人次。

��【积极开展引智工作】  2005年共争取国家、省级引智项目13项,有近30余名外国专家应邀来绵阳帮助工作,获得国家、省级引智经费46.5万元。其中,绵阳凯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XPMRFID应用开发”获得国家经费支持24万元。完成2006年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引智项目18项。�全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66人,其中硕士28人,博士1人,副高及以上7人。(王  凯)

金融市场

  【概况】  2005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营业网点共855个,金融从业人员7377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9.7亿元,比年初增加48.9亿元,增长9.77%。本外币各项贷款按可比口径实际余额36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增长4%。累计净投放现金7.1亿元,比上年少投放1.15亿元,下降13.9%

��【存款增速放缓储蓄存款平稳增长】�2005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全年新增存款49.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1.1亿元,比年初增加5.7亿元,同比少增16.5亿元。主要原因:一是煤、电、油等能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企业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部分企业大量购进原材料,占用了较多资金;二是企业部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走低,货币资金趋紧;加之企业派生存款增长减缓,导致存款增速放缓。储蓄存款余额345亿元,比年初增加41.5亿元。储蓄存款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消费物价持续走低,实际利率水平“由负转正”,居民仍保持较高储蓄积极性,加之投资渠道狭窄,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烈,收入转存银行较多。

��【贷款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3.3亿元。其中剥离、核呆、上划、置换贷款35.4亿元,总分行直贷1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16.8亿元,增长5%。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19亿元。从辖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结构看:一是新增贷款集中于短期农业贷款、短期商业贷款和票据贴现,分别比年初增加13.4亿元、�2.7�亿元和1.84亿元。二是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分别比年初增加1.8亿元和4948万元。三是受宏观调控及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少增2.2亿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比年初下降8810�万元�。

��【异地贷款的介入度稳步上升】  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对巴蜀电力公司江油电厂燃煤机组等项目直贷12.5亿元,异地商业银行对辖内企业新增贷款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对辖内中小企业新增打捆贷款1.22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对市政府授信52.5亿元和100亿万元。信贷资源配置的跨区域化趋势突出、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金融对绵阳市经济活动的介入度稳步上升。

��【加强外汇监管与服务,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  绵阳外汇局以优质高效的外汇管理服务,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招商引资。2005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24家,外商投资项下外汇登记36笔,注册资本17468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出资额合计0.46亿美元;外商投资出资额询证登记(实际入帐)0.25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对国虹公司等4起较大的外商收购中方股权并购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登记管理,确保了外国(境外)资本流入绵阳市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支持银行发放各类外汇贷款余额1.60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贸易融资同比增加0.54亿美元,引进市外银行外汇贷款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货币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  继续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并支持商业银行发展货币市场业务,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保持资金链的畅通,较好地控制了其货币市场业务风险。2005年绵阳市商业银行共参与货币市场交易609笔,交易金额2709.62亿元,市场排名第30位。绵阳市商业银行连续四年荣获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积极单位和交易量前100强的称号。加强对企业金融政策的指导和宣讲,支持长虹等本地优势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改善企业融资结构。

��【票据业务保持增长势头】  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影响,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投放力度减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票据业务,对短期信贷起到了较大的替代作用。2005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出具保函等119亿元。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66.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90亿元,增幅64%。票据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途径。(刘兴凤)

房地产市场

  【房屋产权产籍规范化管理】  完善房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机构合署办公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窗口收件,一个窗口发证”的“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证效率,全年共办理《房屋所有权证》3.20万件;办理房屋抵押登记6748件,抵押登记面积365.09m2,抵押金额42.91亿元。

��【规范房地产市场】  全年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02件,面积133m2,商品房预售备案登记7270套,面积79.24m2;办理商品房买卖11647件,成交面积160m2,成交总额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房屋租赁市场日趋活跃,租赁登记备案3884件,备案面积31.4m2。编制《绵阳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方案》,确保绵阳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展示和宣传】  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成功组织二手房交易会、住宅产业交易会,西部交易会房产展、指导市房协组织了“房协之夏”和“新年新家”等5次房展交易活动。5次房展会共成交房屋1848套(间),面积16.2m2,成交金额2.3亿元。

��【2005年绵阳市房地产“十大名盘”】

    三汇绿岛  最佳江景楼盘、最佳建筑景观。位于山水富乐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5.20m2,容积率271%,绿化率45%。户型设计采用圆弧式主卧户型风格,创造了270度观水观景面,功能分区先进,利用率高,任何户型都做到了间间采光通风。

�小岛花园  最佳园景、最佳建筑景观。二期水语郡“两岸两岛,水乡风情”项目总建筑面积16.38m2,绿化率给33%,容积率1.38。户型设计90%以上采用错层、复式等多维空间结构,入户花厅设计、大型空中花园;通过景观层架空,部分户型设私家亲水平台、入户花园、观景露台、立面花池,以及特色景观豪窗。

�置信.芙蓉汉城  最佳人文景观、最佳山景、最佳园景。三期仙渔庭总建筑面积7.84m2,绿化率55%,容积率138%。住宅顶层均采用退台形式,层顶层适用坡屋顶作阁楼,从而使屋顶既享受屋平台作为屋顶花园,室内空间层次更为丰富,采用飘窗;房间的采光通风,户型均有良好的景观,户型设计均采用明厨明厕,无暗房间,室内采用错层布置。

�富临・丽景花城  最佳江景。位于花园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1.05m2,绿化率30%,容积率221%。一期主力户型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条式建筑结构的采光、通风更加优越;户型设计采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室内采用下沉式客厅,全落地凸窗,空中生态花园。

�鸿越・瑞搁  最佳江景楼盘、最佳园景。位于三江湖畔,项目总建筑面积13.57m2,容积率112%,绿化率70%。七个江南风格的生态园林;户型设计采用双面景观,凸窗、主卧落地观景窗及客厅观景休闲阳台,南北朝向,通透实用,明厨、明卫、明厅、明卧。拥有城市最美的湖景,滨江新城为大型滨江生态社区。

�倍特・景苑  最佳湖景。位于科创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30m2,容积率141%,绿化率42%。户型设计运用第四代设计手法,格局方正,布局合理,实用性高,分区明显、合理,无异型房、黑房间。为舒适的花园城市“山水社区”。

�花园・星河弯  最佳江景楼盘、最佳园景。二期星河圣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33m2,容积率162%,绿化率59%。户型设计采用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的,点击多彩人生;富涵文化底蕴的景观小品,在家门口感受浪漫气息。花园.星河弯是又一大规模成熟生态社区。

�龙汇花园  最佳江景楼盘、最佳园景。位于三江湖畔、青年广场旁,项目占地3.47hm2,总建筑面积16m2,绿化率42%,容积率460%。户型设计采用全框架,凸窗和半弧型的阳台,140220m2的人性空间,4.5m6.2m超宽景观客厅,下沉式空中生态花园,月光书房,风情宽景主卧,窗窗见景、户户阳光。通透户型布局,明厨明卫明厅。小区景观为活水�景观�。

�启明星・寒舍  最佳湖景。位于科创园区的人工湖畔,项目总建筑面积1.99m2,容积率83%,绿地率50%。户型设计采用欧式风格,全框架;主要户型为230250m2的联排别墅,室内车库、观光露台,户型设计气派大方,实用功能强,分区效果明显,采光、通风、保暖效果好,厅室比例恰当,部分楼层层高5.4m,共享空间大。为绵阳惟一的联排别墅社区。

�富临山庄。位于绵阳西区,33hm2以上的山水项目,总建筑面积14.96m2,容积率45%,绿化率42%,拥有园艺山天然山谷自然生态。户型设计采用全框架,全新TOWNHOUSE花园叠拼别墅,主要户型240m2五室三厅三卫大户之家,每户带40m2空中花园,51m2超大客厅,开间5.4m,明厨明卫采光通风全框架健康房,带私家车库。是绵阳楼市唯一的大型山地生态别墅社区。

��【2005年绵阳市房地产优秀楼盘】�

    三台耀森花园。位于山水富乐片区。户型设计采用圆弧式主卧户型风格,创造了270°观水观景面,功能分区先进,利用率高,任何户型都做到了间间采光通风。

�富临・西蜀名居。位于五一广场旁,1.57hm2江景项目,总建筑面积�9.11�万m2,容积率580%。小区拥有涪江一线江景、五一广场天然氧吧。三期主力户型设计结构合理、户型布局科学,梯形退台式设计达到大户型全江景房,空中生态花园,通风更好,采光更好。

�长兴・江岸山景。位于南河大桥与长虹大道交汇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项目总建筑面积11m2,容积率158%,绿化率33%。户型设计采用以错层为主,部分跃层,中空跃层,全坡屋顶结构,有88~90m2两室两厅、124~138m2三室两厅和160~225m2江景住宅户型,住宅底层有花园、顶层有露台绿化、飘窗、观景阳台、临街双层玻璃窗。为绵阳首席坡地住宅,是城南生活圈在建的第一大盘。

�愿望・帝景。位于滨河小区,项总建筑面积28m2,容积率350%,绿化率35%。户型设计采用96220m2户型,功能齐全,分区明显,全通透设计,明室、明厅、明卫、通风、采光、观景效果良好。采用独特入户花园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隐梁隐柱,使有效使用空间更大,彰显“休闲”韵味。布局采用围合式板式全电梯�公寓�。

�长兴・久远花苑二期。位于科学城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70m2,容积率143%,绿化率38%,户型设计采用96.84165.19m2等六款平、错层户型,布局紧凑合理,南北朝向,格局方正,主要使用空间均为全明设计,配有超大飘窗,生态阳台,通风采光效果极佳,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地处科学城中心地带,欧式风格坡地园林社区。

�盛和・枫景  最佳江景。位于涪江岸边,项目总建筑面积5.04m2,绿化率35%,户型设计采用63230m2,每户均有空中花园,户户正临涪江,布置合理,通风好,采光强。数万平方米三江湖活水景观,自然调温,凉风习习。小区面对开阔的三江湖,后依风景秀丽的富乐山,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王小平)

�中介组织

�【概况】  2005年,全市中介机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新增各类咨询公司95家、房地产经纪机构70家、婚姻介绍机构14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拍卖公司1家。全年共处理各类投诉156件、咨询1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万余元。

��【开展“诚信中介”评选活动】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倡导诚信理念,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执业、诚信服务的中介执业环境,按照建设诚信绵阳和创建绵阳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的总体部署,市政府在全市中介行业开展了评选“诚信中介”活动。首批荣获“诚信中介”称号的中介机构是:四川勤德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永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劲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兴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君房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新天地评估审计有限公司、四川立信房地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中汇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绵阳金典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德恒拍卖有限公司、绵阳市民乐房地产经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市南亚房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绵阳市伍星房地产经纪服务有限公司、绵阳城区兴达职业介绍所、绵阳市红虹劳务中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市汇德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汇德职介所。

��【建立中介行业信用档案】  2005年中介组织发展局制定《绵阳市中介机构诚信管理制度》,据此开始对市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逐步建立信用档案。信用档案包括基本信息、良好信息、警示信息三个方面,实行一企一档,通过绵阳中介网(www.myzj.gov.cn)公开发布,成为行业监管和资质管理的重要考核依据,也供消费者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参考,使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失信机构无法生存。截至2005年底收集188家中介机构的基本信息,涵盖评估、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拍卖、职业介绍、房地产经纪、婚姻介绍等11个行业。

��【成功拍卖新益大厦】  受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四川省绵阳市盈信拍卖有限公司对新益大厦进行拍卖。20051012日下午420,有着“绵阳第一楼”之称的新益大厦以2.6亿元的竞拍价格成功易主于浙江周朝济。这是继四川绵阳德恒拍卖有限公司2004年以2.16亿元整体拍卖临园宾馆、富乐山国际酒店后,绵阳市拍卖行业创造的又一个单宗拍卖成交额全省第一。(廖  恂)

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再创新高,参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继续得到确保】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835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人员11514),当年新增2980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51万人(含省管森工4999),比上年增加4947人。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87亿元,比上年净增1.55亿元,同比增长24.49;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8.86亿元,比上年增加1.32亿元,社会化发放率为100%。

��【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充分得到发挥】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22(其中,事业单位职王84703),当年新增1687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718人,比上年下降1930人。全年征缴失业保险费4607.6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含医疗补助)1408万元,划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671.4万元。

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04万人,当年新增17991人;全年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09亿元,支出2.72亿元,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工伤、生育保险稳步推进】  年末全市开展企业工伤保险县(市、区)15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7.79万人;全年征缴工伤保险基金1815万元,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339人。年末全市开展企业生育保险县(市、区)10个,参加生育保险职工875万人;全年征缴生育保险基金22333万元,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1070人。(王劲松)

 

2005年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绵阳市统计局���

 

    2005年是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绵阳发展的重要转折之年。在这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紧紧抓住“三大要务”,集中干好“十件大事”,认真办好“十件实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实现了绵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   

�经济提速升位。全市经济走出了低位徘徊的局面,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GDP482.53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出“十五”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GDP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长速度在全省排第11位,比上年上升了10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44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2亿元,增长9.5%

�物价快速回落。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上涨�0.9%�,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工业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类价格上涨8.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1.8%,房地产价格指数上涨3.0%

�企业家对预期生产经营状况比较乐观。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7.71,比上年上升3.6点。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120.09,与上年持平。

�科技城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城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8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05.93亿元,增长2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46亿元,增长2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3亿元,增长13.1%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工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较大,金融存贷差继续扩大。

�二、农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54亿元,增长8.9%。其中:农业产值77.34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6.69亿元,增长7.6%;牧业产值84.98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8.22亿元,增长3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1亿元,增长5.6%

�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农作物总播面62.07hm2,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面41.36hm2,比上年增长2.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7.94t,增长2.4%。其中:小春粮食增产7.1%,大春粮食增产0.7%。油料产量27.38t,增产2%;蔬菜产量136.13t,增产5.7%;水果产量29.76t,减产1.5%

�绿化造林成绩显著。全市有林业用地121.97hm2,森林覆盖率达45.7%。全年国家无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0187万元,完成造林面积2.25hm2。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全年收获油桐籽1132t、棕片2234t、核桃4950t

�畜牧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继续扶持和发展规模养殖,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3%�,比种植业高出4.2个百分点。全年出栏肉猪534.59万头,增长6.7%;期末生猪存栏318.9万头,增长2.5%。期末大牲畜存栏48.51万头,增长5.9%。肉类总产量达56.67t,增长10%;牛奶产量2.19t,增长27.3%;禽蛋产量14.86t,增长10.1%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积极调整水产品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品养殖,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全年水产品产量达7.49t,比上年增长21.8%

�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年加工经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7户,比上年新增35户,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88.4亿元,实现利税�3.67�亿元;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59个,新增�41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实有水利工程7.36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78亿m3,实际供水17.06亿m3。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hm2。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1.31hm2,当年新增灌面0.05hm2。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0.63kW,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8.9hm2,机收面积2.1hm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增效。市委、市政府坚持“两个拳头”抓工业,一手抓五户创百亿企业的扩张发展,一手抓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培育;围绕构建六大产业集群,集中精力发展支柱产业,全年工业经济呈现低开高走、逐月攀升、全面提速增效的态势。

�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5户,比上年新增9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30.37亿元,增长25.3%;实现工业增加值118.14亿元,增长24.8%,增速在全省六个主要工业城市中排第二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7.3%,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均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是:国有企业增长11.5%、集体企业增长22.8%、股份合作企业下降2.9%、股份制企业增长2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5.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9.1%

�县域工业发展较快。各区市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是:平武增长63.9%、北川增长45.9%、高新区增长31.3%、游仙增长29.8%、盐亭增长27.7%、梓潼增长27.0%、三台增长�26.3%�、安县增长26.3%、涪城增长18%、江油增长16.9%

�重点优势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61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2.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9.5%,增长22.2%。其中:五户大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2.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7%,增长21.4%40户产值过亿元企业完成总产值100.58亿元,增长15.7%16户产值创亿元企业完成总产值19.24亿元,户均产值达到1.2亿元,增长95.1%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全年生产彩电781.61万部,比上年增长13.5%;空调145.23万台,增长82.8%;内燃机420.84万千瓦,下降25.3%;水泥374.95t,下降�9.4%�;钢材57.31万吨,下降10.1%;发电量71.22亿kW时,增长9.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6.6,比上年上升8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8.66亿元,增长23.7%。实现利润总额12.4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7.23亿元,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99%。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58次,比上年加快0.2次,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有建筑施工企业216户,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9.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818.89m2,房屋竣工面积399.59m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委、市政府通过抓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已批项目尽快上马和新项目的储备、立项报批等多项措施确保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32亿元,增长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4.44亿元,增长10.7%;更新改造投资44.84亿元,增长�28.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99亿元,增长15.7%

�城镇投资仍然是投资主体,农村投资增幅快于城镇投资。城镇投资完成130.37亿元,增长17.2%,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86.7%。农村投资完成19.95亿元,增长�54.5%�,比城镇投资快37.3个百分点。

�计划投资在4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8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6.72亿元,占投资完成额的44.4%。江电四期工程、武引二期工程、水牛家水电站、自一里水电站、阴坪电站、木座电站、绵江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市经济。通过举办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会和首届中国西部啤酒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激活了消费品市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亿元,增长14%。其中:批零贸易业139.4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的�77.2%�,增长11.5%;餐饮业38.02亿元,增长26.5%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5.07亿元,增长2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4.36亿元,增长26.6%。接待国内旅游者755.9万人次,增长7.2%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绩。200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科技城绵阳投资合作洽谈会暨长虹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合作论坛等大型招商活动,主要领导亲自率团赴江浙、深圳等地推荐绵阳投资环境,洽谈合作项目,参加省内外招商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引进内资项目982个,到位资金105亿元,增长40.7%。引进国内资金投向工业的比重达到51.8%。实际合同利用外资2.08亿美元,增长5%;实际到位外资1.12亿美元,增长23%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其中:进口总额2.15亿美元,下降46.5%;出口总额6.01亿美元(含代理出口),增长15%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运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161km,其中等级公路4090km。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33.36亿人・km,增长8.5%;公路货运周转量14.72亿tkm,增长40.3%;水运客运周转量157万人・km,增长2.6%;水运货运周转量160tkm,增长�32.2%�;铁路客运量249.39万人,增长37.8%;铁路货运量252.08t,增长147.1%;民用航空客运量12.98万人次,民用航空货邮运量2891t

�邮政、通讯业稳定发展。全市有邮政局()433所,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26亿元。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通讯公司在绵阳运行良好。通讯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3.42亿元,增长�11.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用户达109.58万户,增长�11.5%�,其中住宅电话50.7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25.68万户,增长5%;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8.4万户,增长19.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通过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8亿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2.45亿元,财政支出55.77亿元。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4.62亿元,比年初增加49.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5.13亿元,比年初增加41.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5.44亿元,比年初减少8.8亿元。年末存贷差为239.18亿元,比上年扩大58.23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各类保险承保额2693.39亿元。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1.17亿元,增长20.2%,其中:人身险8.43亿元,财产险2.74亿元。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3.35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果。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2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9万人。全市共组织申报国省两级科技计划项目250项,申报项目数在全省各市州中名列第一,落实88项。“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申请专利430件,获专利权197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绵阳教育在全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对绵阳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476所,在校学生92.6万人,专任教师4.34万人。

�高等教育逐步发展壮大。全市现有普通高校7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6所,普通专科学校1所。2005年招生1.61万人,在校本()科生5.57万人,毕业生9642人,专任教师2955人。

�基础教育飞速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多。年末全市有小学1419所,招生5.41万人,在校小学生38.0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296所,招生10.66万人,在校学生31.69万人。本科硬上线率连续五年全省第一,万人比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高)学校共49所,2005年招生2.59万人,比上年增加5513人;在校学生6.79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专任教师2535人,比上年增加264人。

�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全市有成人中专学校16所,在校学生1.31万人,专任教师403人。各大高校中成人教育在校学生659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有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9.6万册,比上年增加1.9万册。文化馆10家,文化站222个。乡镇广播电视站264个,广播覆盖率94.8%,电视覆盖率94.85%。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2%,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基本完成。全市公开发行报纸5种,报纸印数2960万份,公开刊物15种,印数50万份,地方性图书450种,印数42万份。

�城乡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13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8个;卫生技术人员1.13万人,有执业医师6519人,注册护师、护士3650人;床位数1.44万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34万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市共举行各级各类运动会1250次,举办健身展示会14次,累计参加人数达94.2万余人。我市运动员人在省级比赛中夺得金牌15枚,银牌27枚,铜牌29枚。全年累计销售体育彩票4500万元。承办了“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和“中美划水对抗比赛”两场国际赛事。承办了全国“连环杯”少儿乒乓赛、四川省青少年篮球赛,四川省“萌芽杯”少儿篮球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加大。全市有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日处理能力19.5t。市区日处理700t的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已建成。市区烟尘控制面积81.6km2,噪声达标面积57.2km2

�城区空气质量API污染指数达到Ⅰ、Ⅱ级天数为347天,优良率达到95.3%,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城区年度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为59,污染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城区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均值为54.8dB,比上年下降2.4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为68.5dB,与上年持平,达到相应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数量小幅增长。全市年末总人口为530.71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男性人口275.73万人,女性人口254.98万人;农业人口404.4万人,非农业人口12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6‰,人口死亡率为5.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1‰。计划生育率为94.7%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1元,比上年增加493元,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22元,增长6.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79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长9.6%;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2456元,增长14.7%

�在岗职工收入增加。全市有在岗职工30.62万人,比上年增长2.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3.55亿元,增长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16元,增长11%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0.23万人,当年新增1.69万人。全市劳务输出达88.6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市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有1.57万人实现再就业。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为43.5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38.36万人。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0/月,有10.3万城镇居民和0.6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为232.5/月(市级),失业保险金标准为280/月。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28个,床位数3570张。�

注:1.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90年可比价格计算。�

2.工业产值绝对数及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生产总值及分产业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

(谢  玲)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