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暂无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19-01-02 14:44文章来源: 网站管理
字体:【    】 打印

截至2018年12月,绵阳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7项省级非遗项目和扩展项目42项市级非遗项目和扩展项目18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

    羌年。羌年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无病无灾,参加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释比(端公)的组织带领下,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7项)

    1.抬阁(青林口高抬戏)。青林口高抬戏是一种民间乔妆戏表演样式,又称作“飘色”或“抬阁”。青林口高抬戏巧妙地运用绑扎艺术中的虚虚实实,整个绑扎过程有11道工序,人物造型采用民间传统年画构图方式,十分夸张,特别是巧设“机关”将剧中人物悬于空中,造成角色与角色之间若即若离的惊险效果,表演者一般限定为两组人,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看起来飘然若仙,充满浪漫色彩。

    2.洞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文昌洞经古乐是产生并流传于文昌祖庭——梓潼七曲山大庙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文昌帝君时的伴奏音乐,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洞经古乐可分为大乐曲牌、细乐曲牌和经腔三类,将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熔于一炉,从乐曲、乐器、演奏技艺到调音方式、演出场景、乐队修养,都有独特之处。

    3.豆豉酿制技艺(潼川豆豉酿制技艺)。潼川豆豉是高蛋白质原料大豆酿造的传统调味品,营养价值极高,是三台县最具盛名的地方特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生产历史。其工艺流程独特,在酿制过程中经多种微生物作用后,产生出多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有机酸、醇脂、氨基酸而更易消化吸收。同时还增加了促进人体造血功能的维生素B12。

    4.羌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年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羌民喜庆丰收、感谢上天的日子,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无病无灾,参加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释比(端公)的组织带领下,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

    5.禹的传说。北川羌族自治县古为西羌蜀地,据典籍记载为大禹出生之地,亦称为大禹故里。北川至今还流传着大量的有关大禹的传说故事,以及祭祀大禹的民俗活动,石纽山、禹穴沟至今集中而完好地保存着有关大禹的遗迹。

    6.口弦音乐。口弦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歇气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也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诗曰:“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夕起春风”。口弦音乐生动的反映了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喜气场面和内心世界,有独奏和合奏,其音乐绵绵悠长,如高山流水,潺潺不绝,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

    7.跳曹盖(又名白马跳曹盖)。平武白马藏人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盖”祭祀山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跳曹盖活动包括宰羊念经、引出曹盖、镇邪、劈魔、祭祀山神等内容。跳曹盖的活动一般历时两天,在这两天中,全寨子的人共同分享羊肉、烧馍,边跳圆圆舞边饮青稞酒,大家都非常兴奋,情绪热烈。

    (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42项)

    1.文昌出巡。“文昌出巡”是产生并流传于文昌故里梓潼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始于明嘉靖五年之前。文昌帝君和他的圣父、圣母供奉于七曲山大庙,为了表示对文昌的崇奉,每年正月十二日从城北七曲山大庙恭请文昌及圣父、圣母巡幸入城,与民同乐,共度新春。“文昌出巡”的主要程序分扫荡、迎文昌、祭文昌、送文昌几个阶段。活动场面宏大,参与人员众多。旧时每到“文昌出巡”日,万人空巷,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

    2.灯戏(许家湾十二花灯戏)。“许家湾十二花灯戏”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早期属于单一的祭祀性舞蹈,后来玩灯艺人通过对戏曲移植和借鉴而发展成为十二花灯戏。每年正月初一出灯,正月至二月初为完灯时间,由会首组织到各家各户表演,表示对新年的祝福。“许家湾十二花灯戏”表演曲目丰富多彩,有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等形式,演唱中加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作伴奏。动作是碎步,抑制上身,给人以飘逸轻快、优美潇洒的感觉。

    3.石刻工艺(雾山石刻)。 雾山石刻是江油市的一种民间美术雕刻工艺。起源于唐代,其作品在川内广为流传,被誉为四川三大石刻之一。所用石材产于江油市著名风景名胜区观雾山,其石色黑如墨,质细如玉,经过采石、开型、出坯、绘样、雕刻、镶嵌、题款、收细、打磨、装盒等工艺流程,采用平、浮、圆、镂、线等雕刻手法,展示出纯真与厚重之美,在传统雕刻工艺中独树一帜。

    4.重华烟火架制作技艺。重华烟火架发源并传承于江油市,产生于清康乾盛世,距今约300年历史。主要分布于江油市重华镇、二郎庙镇、铜星乡.烟火架的主体呈桶状,规格可大可小,底部和顶部为竹编,里面可分为6层、7层、8层、9层,最高为13层。 烟火架是集爆竹、礼花、戏剧人物造型等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主要用于寿诞、婚庆、道场、节日、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以声、色、动感烘托氛围。

    5.蚕丝祖神传说(嫘祖传说)。“嫘祖传说”是以黄帝元妃嫘祖为主人公的民间口头文学,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盐亭金鸡、高灯、八角一带。当地有多处与嫘祖名字或生平活动有关的人文遗址和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嫘祖传说故事妇孺尽知,口耳相传。 “嫘祖传说”内容从嫘祖出生到离世,涵盖嫘祖一生,发明栽桑、养蚕、抽丝等是其核心内容。

    6.羌族沙朗。羌语“沙朗”即为“载歌载舞”之意。古羌人过的是游牧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以“祭”的方式祭天,祭祀活动中开始出现了舞的端倪,“沙朗”是由祭祀舞演变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性较强的集体舞蹈形式。后来艺术家深入民间收集整理羌族音乐舞蹈素材,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推广。

    7.龙舞(盐亭桃子龙)。“桃子龙”流传于盐亭地区一种独特的龙舞。多用于喜庆、寿诞场合,取仙桃献寿之意,故俗称“桃子龙”。《四川省舞蹈志》对“盐亭桃子龙”有文字记载。远古时期人类靠采集果实为主要食物,桃是祖先较早的野生可食植物果实之一,极得人们的喜爱与尊崇,久而久之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灵物,成了长寿和多子多福的象征。耍桃子龙的队伍由头包桃红色头巾、身穿桃花色古便衣服,腰系桃红色彩带,足穿古式布鞋、布靴的九个青年组成,每人各耍一物互不相连,故有“桃子龙各耍各”的说法。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千变万化,单人起舞或集体造型,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味。

    8.耍蚕龙。蚕龙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蚕桑祖师嫘祖种桑养蚕时期,亭县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栽桑养蚕、抽丝的劳动中,产生了“舞蚕龙”的民俗活动。蚕龙是蚕农们用供蚕做茧的专用工具草龙的技术加工和美化,用蓑草、稻草或麦草做成。耍蚕龙由九人组成,还有一位伴舞的蚕姑娘。整个舞蹈表演主题都是源于蚕浮蚁、退纱、起蚕、采桑、给桑叶、翻簸、捡老蚕、摘茧、卖茧、拜蚕神、谢天恩等生产生活过程。每逢先蚕节、蚕神会、酬蚕节或逢年过节,盐亭的城乡都要广泛开展耍蚕龙的民俗活动。

    9.羌戈大战(羌族古典叙事长诗)。羌族史诗《羌戈大战》记叙了羌族迁徙、生存、发展的历史。传说羌人的祖先从西北向西南游牧迁徙,其中的一支游移到岷江和湔江上游丰美的河谷台地带时遭遇到了戈基部落的阻截,羌人与之交锋,屡战皆败,危急关头受神灵托梦启示,乃于颈上粘贴羊毛作标记,以尖硬锋利的白石为武器,再与戈基人沙场决斗,终于战而胜之。从此羌人得以在岷江河谷和湔江上游定居居,成为“有语言、有耕牧、知合群的民族”。

    10.江河号子(涪江号子)。在涪江流域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涪江号子”是船工在航行中触景生情,即兴创作,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的号子词,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 

    11.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是平武虎牙藏族自娱自乐“跳锅庄”时的一项表演内容。“斗牦牛”时两个人共披一张牦牛皮装扮成一头牦牛,由两头“牦牛”斗来斗去取乐,有一种原生态的粗犷美。两头牦牛背后是一群伴舞的姑娘,她们手拉着手,一边唱,一边“哦、哦”地吼着助威。再外边就是跳锅庄与看热闹的人群。

    12.建中高跷狮灯。三台建中高跷狮灯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高跷狮灯表演分地狮表演、高跷表演、高台表演、高杆表演,同时附带武术杂耍、文武阵法。道具最常见的有笑面、狮头、狮皮、高跷、锣、鼓、钹、马锣等。一般在春节期间、婚丧嫁娶及重大节日表演。演出时,表演人员随着音乐节奏舞狮杂耍,根据需要最多时可组八拨狮子,场面壮观精彩。

13.花灯(大新花灯)(梓潼县):大新花灯诞生于民国20年左右,是梓潼县大新乡群众祭祀神灵、祈求平安、企盼五谷丰登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表演大新花灯除青龙、黄龙各一条外,还有大小不同的十多种天灯组成,由12个仙女所表演的灯称为地灯,另外还有春官、灯官、花子、土地等人物形象。参加演出时的人数多达95人,演出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

    14.马鸣阳戏(梓潼马鸣阳戏)。马鸣阳戏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于梓潼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是梓潼文昌文化的分枝和延续。朝拜文昌帝君要举行规模盛大迎神会。迎神会傩祭、傩舞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马鸣阳戏。它是在人们对神的崇拜的过程中,通过设坛祭祀,借以酬神还愿、祈福消灾、安神谢土、驱邪纳吉,使宗教、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入无数戏剧因子,逐渐从娱神到娱人过渡,终于产生了有情节、有人物并具有梓潼地方特色的阳戏。

    15.羌族推杆。羌族推杆是羌族地区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有一千多年历史。比赛之时,两人(有时也三人或多人参加)以一根长约3米、手臂粗细的木杆为器,一人紧握一端,将木杆挟骑于两腿间,作为防守,进攻者握着另一端用力前推。攻守双方面面相向,木杆保持水平线,不能上下摆动或突然猛推。进攻方将防守方推出两尺开外的界限就算获胜。裁判由村寨的长者或有威望者担任,以击掌五次为一个攻守回合的时间。攻守双方要交换位置,实行五局三胜制。
    16.羌族水磨漆艺。“水磨漆”工艺是羌族传统手工艺之一。所制作的水磨漆产品以生漆为主要原料,经过盖面漆画、干燥、砂磨、抛光等40多道工艺流程全凭手工操作,涂层精度高,技术难度大,其漆画內容包罗万象,风格多为写意,所绘山水具有中国画写意风格,人物、花鸟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堪称为中国漆艺一绝。

    17.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平武剪纸”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北沿,代表性传承人谢成深受羌族文化与白马藏族文化的影响,在秉承祖传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融合了古老、朴素的平武白马藏族民俗剪纸和羌族刺绣图纹,形成了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构图饱满,造型巧妙、夸张生动,装饰性强,粗犷而不乏细腻,夸张而不失真实的独特艺术风格。

    18.四川手工剪纸(涪城剪纸)。“涪城剪纸”主要分布在绵阳市涪城区的磨家镇、塘汛镇等15个乡镇。“涪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英的艺术特色较之传统剪纸,题材更为开阔,技法更多创新,写实而富夸张,构图疏密得当,古朴敦厚,造型巧妙,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内涵丰富,极富视觉冲击力,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浓重金石意味。

    19.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北川羌人聚居在山势陡峭的大山区,他们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片石抹浆砌成石雕房居住,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石砌的房屋通常为三层,称为石碉房,最高的达十几层,象宝塔一样,称为碉楼。石雕房具有民居和军事防御之功能。清代后期羌人把传统的石雕房改建为木结构房屋,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依山而建的一楼一底的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房。

    20.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碉楼是羌人居住、军事防御设施。羌寨的碉楼墙体厚实,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砌成。修建碉楼采用粘合力特别强的黏土砌筑,使之起到连接和铺垫作用,使整个砌体变得结实并增强其刚度和强度。碉楼建造时都是采用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工匠世代相传的技艺和经验。碉楼多呈六角形,也有八角、十二角的。在内部结构上采取石砌与木梁“空间划割”手法,砌墙每达丈余,便架直径20厘米的木横梁,上铺木板,以增加碉楼内部的抗拉力,每层均是如此。

    21.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碉楼是羌人居住、军事防御设施。羌寨的碉楼墙体厚实,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砌成。修建碉楼采用粘合力特别强的黏土砌筑,使之起到连接和铺垫作用,使整个砌体变得结实并增强其刚度和强度。碉楼建造时都是采用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工匠世代相传的技艺和经验。碉楼多呈六角形,也有八角、十二角的。在内部结构上采取石砌与木梁“空间划割”手法,砌墙每达丈余,便架直径20厘米的木横梁,上铺木板,以增加碉楼内部的抗拉力,每层均是如此。

    22.大禹祭祀习俗。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大禹天人合一的思想、坚韧不拔的精神、公而忘私的美德、对其华夏文明的贡献,令世代人民群众景仰膜拜。每至春秋及大禹生日(农历六月六日)历代地方长官都要亲自祭祀大禹,从而带动广大百姓对大禹的崇拜和祭祀,明清以来,北川民间组织的禹王庙会在官府的介入下,世代相传,从未间断。其目的一是颂扬大禹的功德,二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免难,和睦安康。

    23.雎水春社踩桥会。安县雎水春社踩桥会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办,历经200余年而不衰。届时无须宣传组织,群众自发涌来,少则数万,多则10万以上。踩桥者首先要在桥上往返行走三次,据说可保一年平安;另有“桥头拜干爹,小儿免病殃;凭栏丢药钱,身健家宅昌;向河抛衣物,灾去洪福降”等民俗活动;民间曲艺表演应有尽有,特色小食风味独特,民间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24.蚕姑庙会。“蚕姑庙会”产生于远古时期的蚕桑文化, 成型于嫘祖发明桑蚕的炎黄时代,是流传于盐亭地区的庙会文化活动,主要内容包括选蚕姑娘、祭蚕神、蚕姑出巡等。庙会期间,各界群众祭拜蚕姑之后,便由彩轿抬着蚕姑,鼓乐齐鸣,随行若干人护送蚕姑去各地行乡,凡蚕姑所经之处的人们,纷纷向蚕姑抛赠丝绵、红鞋之类的礼品,并躬身施礼以求蚕茧丰收。蚕姑庙会和舞蚕龙、桃子龙等活动互相配合形成壮观场面。

    25.灯舞(羌族麻龙马灯)。羌族民间舞麻龙马灯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麻龙马灯求风调雨顺,祈平安"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马灯艺人用材料扎成马身,不要马腿,马身中部留一空洞,以能从中穿过一人为限,马身表面绘成彩色,以示吉祥如意。玩麻龙马灯的人都是壮汉子,每年正月初五晚上凭借灯笼火把,爬山过河,走小路,转院子,一户不漏地拜年。所到之处都要受到主家的热情款待,赠送 “喜钱”。 
    26.梓潼片粉制作技艺。梓潼片粉为清光绪年间梓潼名厨仇宝祥所创。梓潼片粉的制作需选用上好的优质绿豆、碗豆或红苕淀粉,配以清甜井水浸泡后,磨成浆,淀粉则直接加水和匀,用纱帕滤去渣,沉淀为粉,取新鲜的青菜、韭菜捣烂进行挤压取汁后,加在绿豆粉浆里,和匀兑成翡翠色,然后将点好的粉浆用勺子舀至平底锡锅内,放入沸腾的开水锅里边摇边烫,凝结成薄膜状时,将锡锅深入开水锅内再略烫一下,待完全熟透,放入凉水中冷却,将片粉用刀砌成一寸宽左右的长条,薄滑透明,故称片粉。

    27.梓潼酥饼制作技艺。梓潼酥饼发源于梓潼许州。传说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到梓潼上亭铺,夜雨闻铃,非常思念已死的杨贵妃,以致茶饭不思。这时当地官员便向他敬上地方特产—酥饼。他一见了圆而可爱的酥饼,顿生快意,一品尝,果然甚佳,便对酥饼大加赞叹。从此,梓潼酥饼被列为朝廷贡品。梓潼酥饼风味独特,制作工艺讲究。以皮薄酥脆、香酥滋润、入口化渣、色泽黄亮、纹理清晰、圆如秋月而闻名。 

    28.郪江镇城隍庙会。城隍庙会是产生并盛行于三台县郪江场镇传统的群众性的民间朝拜活动,于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日举行。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到王爷庙顶礼膜拜,祈求平安,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游行等,规模宏大。它将传说中的阴阳界、城隍菩萨、吴二爷、鸡脚神等以化装的形式势表现出来,展示了神灵世界鬼怪的活动方式,寄托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9.羌族婚俗。羌人订婚时要经过“开口酒”、“小定酒”、“大定酒”三道礼仪。结婚有“女花夜”、“正宴”及“谢客”三道仪式。婚后第三天,新郎同弟兄背酒肉送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

    30.龙舞(盐亭水龙)。“耍水龙”(即舞水龙),又叫“赶旱魃”。“旱魃”是传说中导致旱灾的一种鬼怪,是远古人民抗旱、祈雨、保丰收盼平安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水龙共有九节,用竹子、棕片,棕丝为原料编织而成。“耍水龙”的队伍由数十人至数百人组成,其中9人负责耍水龙,1人伴“旱魃”,乐器组7人,随行高唱“赶旱魃”的群众若干人。当水龙赶着“旱魃”经过时,人们便用装有水的竹水枪和水瓢向着“旱魃”猛烈地喷水、泼水,并和“耍水龙”随行的人们共同高唱“赶旱魃、赶旱魃、赶走旱魃把雨下……”。 “旱魃”最终被水龙追逼而跳入水中,其活动才告结束。

    31.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人从西北地区携带而来, 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

    32.龙舞(盐亭县梓江龙)。梓江龙又名“手龙”,是盐亭县传统龙舞,迄今有五百多年历史。是梓江流域群众祈福禳灾的民俗活动。梓江龙只有四人操作,一人舞灯,三人共舞.有“一龙入云”,“二龙抢宝”,“开四门”,“关四门”,“黄龙采”,“空化盖顶”,“太公钩鱼”,“古树盈”,“龙游梓江” 等表演形式。

    33.羌绣传统刺绣工艺(北川羌族自治县)。羌(刺)绣年代久远,以家庭母传女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羌绣主要选择黑、白、蓝三色土麻布和棉线为用材,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随着时代发展,现代羌绣既保留了原有的技法和风格,又更多的体现了其工艺价值,材料选择从单一的土麻布拓展到更多的丝绸面料,丝线色彩更加广泛,针法更加细腻,色彩过渡更加自然,构图上更鸡啊灵活多变。适用范围从单一服饰拓展到了图画装饰、工艺品、礼品、家居装饰、旅游商品等范围。

    34.羌绣传统刺绣工艺(平武县)。同上。

    35.毛笔制作技艺(炳林毛笔制作技艺)。炳林毛笔制作是罗松的家传技艺,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罗松是第五代传承人,熟练掌握了毛笔传统技艺的独门绝技。其生产的产品均达到了毛笔四德“尖”、“齐“圆”、“键” 的 特色。

    36.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玉米酒又是北川族群众庆丰收、婚丧嫁娶嫁、造房垒屋、祭祀神灵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羌人无论是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都要适量喝酒,以提神助兴、祛寒暖身。玉米酒以本地产的玉米为原料,酿造技艺神秘,配方独特,其色清冽,其味甘醇,回味悠长,多用竹筒或土瓦罐盛装。

    37.羌族罐罐茶制作技艺(古羌茶艺)。古羌手工茶在羌族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树在北川羌族地区高山上自然生长,茶农们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摊晾、杀青、揉烘等,经过十几道复杂工序,全部靠手感掌握炒制中温度的控制,再采用白炭烘焙制作,保证茶叶的香气纯正,成为口感很好的茶叶。羌族人在婚礼中有“摆茶席”的风俗,以隆重的礼节祝福新人和招待迎亲队伍。

    38.被单戏(安县被单戏)。安县被单戏约起源于明嘉庆年间,因帷幕使用床单之类而得名。表演时将桌子四角绑上四根竹竿,然后再将一块被单一样的布围住竹竿成了被单戏戏台。演员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套入空木偶的衣袖、头像、衣袖,通过这三个手指头的活动进行动作表演。同时,演员可变幻声腔演唱,同时变幻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声效演唱。安县被单戏传人皮正全是四川省著名被单艺人巫加喜的传人,常年在乐山、眉山、安县、北川、绵竹和江油市一带农村演出。

    39.聋派指画。指画又称“指墨画”、“手指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手指和手掌蘸墨代替毛笔作画,作画者从心到手,直接入画,所以很能传神、写意,独具一格。由于手指、手掌不善吸水,又不善于大块面涂抹,所以指画大多以块面凝重、厚朴、粗犷、率直、线条坚挺、奇伟神趣的风格在画坛独树一帜。聋派指画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四代传人刘准的曾祖父系清末著名聋派指画大师刘锡玲。

    40.铁索飞渡。江油窦圌山铁索飞渡的重要载体就是横跨三座三峰的铁索桥。铁索分上下两根,分别为手链和脚链,手链为160环,脚链78环,近40米长度。铁索飞渡传承人杨海平独创的表演已成为窦圌山一个重要的景观。

    41.五子衍宗丸传统制作技艺。五子衍宗丸的炮制及制作技艺由蔡行恭、杨邦义等五代人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五子衍宗丸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和车前子五味中药材配方,经过传统技艺炮制、制作而成,称之为“种子方”,是久负盛名的补肾良药 。

    42.白马毡帽擀制技艺(白马擀毡帽)。白马藏人男女老少都要戴白色的盘形毡帽,帽上插一支或数支白鸡毛。擀织白毡帽系纯手工技艺,有多道工序,其材料是白山羊毛。毡帽成型后,在上面排缠红蓝两色细线,再在线与帽沿之间插上白色公鸡的尾羽,有的女帽插有金色的金鸡毛或红色的松鸡毛,再缠一匝小铜铃作装饰。白马毡帽在中华民族的服饰中极具特色,带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与民族特征。并且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极具艺术、文化价值及民族与民俗研究价值。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

    1.邓均朝,男,江油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抬阁(青林口高抬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格格,男,平武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跳曹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1人:

    1.尧一三,男,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禹的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陈周述,男,梓潼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洞经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3.旭仕修,男,平武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跳曹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4.格汝,男,平武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跳曹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5.王泽兰,女,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口弦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6.周顺兰,女,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口弦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7.杨静,女,三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豆豉酿制技艺(潼川豆豉酿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8.母广元,男,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9.杨华武,男,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0.王泽勇,男,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戈大战(羌族古典叙事长诗)”代表性传承人。

    11.潘泽洪,男,三台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河号子(涪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

    12.何经连,男,三台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中高跷狮灯”代表性传承人。

    13.王洪华,男,三台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中高跷狮灯”代表性传承人。

    14.刘世龙,男,盐亭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舞(盐亭桃子龙)”代表性传承人。

    15.刘世龙,男,盐亭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龙舞(盐亭水龙)”代表性传承人。

    16.赵海全,男,梓潼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灯(大新花灯)”代表性传承人。

    17.夺拉木,男,平武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代表性传承人。

    18.张治满,男,梓潼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鸣阳戏”代表性传承人。

19.冯沛建,男,江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华烟火架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20.苟正万,男,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戏(许家湾十二花灯)”代表性传承人。

    21.陈仕琼,女,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推杆”代表性传承人。

    22.黄英,女,涪城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手工剪纸(涪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23.邓国军,男,江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刻工艺(雾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24.彭耘,男,江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刻工艺(雾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25.谢成飞,男,平武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26.陈云珍,女,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羌綉传统刺绣工艺(北川)”代表性传承人。

    27.朱红志,男,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水磨漆艺”代表性传承人。

    28.刘佑新,男,安州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雎水春社踩桥会”代表性传承人。

    29.王官全,男,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禹祭祀习俗”代表性传承人。

30.李家碧,男,北川羌族自治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禹祭祀习俗”代表性传承人。

31. 刘世龙,男,盐亭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耍蚕龙”代表性传承人。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